上投摩根伴我走上投基之路

字號:

認識基金純屬偶然。2006年11月份,聽父親說他買了基金,賺了不少錢,比在銀行存款強多了。我很驚訝,基金還能賺錢?
    馬上到網上查看,才明白原來還有基金公司,并且是大眾理財機構。于是一連幾天在網上惡補基金知識。而上投摩根是我第一個關注的公司。看了公司的簡介,知道這是個中外合資的基金公司,中方股東實力強大,外方股東有著百余年的金融和基金管理經驗。冥冥之中仿佛潛意識中的我也在說:“就她了?!弊源司秃蜕贤督Y了緣。
    上投摩根成長先鋒是我養(yǎng)的第一只“雞”,所以開始比較謹慎,只申購了幾千元。申購后,天天看著凈值往上漲,幾天時間就到了1.1元以上。心想還會往上漲,機不可失,又申購了幾千元。總計達到了萬余元。剛開始看上投阿爾法的介紹時,沒有弄懂它的“啞鈴型”投資策略是什么。隨著基金知識的增多,逐步明白了“啞鈴”的含義,就又陸續(xù)申購了阿爾法近萬元。
    2007年1月初收到了上投摩根寄來的對賬單。對賬單背面介紹了基金投資組合的重要性。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這樣一段話:上投摩根提醒您,在追逐較高回報的同時,還是要有投資組合的概念。正如在1個籃球隊里不能有5個姚明,在1個足球隊里不能僅有11個前鋒。一旦股票從高點回調,就需要有穩(wěn)健的獲利來彌補損失。所以對于大多數持有人,還是要有一定的比例分布在穩(wěn)健型的產品里。風險控制遠比追求回報重要。想要對抗風險,利用投資組合是很好的方式。
    再看看自己買的基金,都是激進的股票型基金。風險確實太大。同時據專家預測,2007年是一個震蕩的市場。于是又陸續(xù)申購了部分上投雙息。事實證明,上投摩根的提醒和我的“決策”是及時正確的。1月12日后申購的雙息參與了幾次分紅,近2個月的時間總計分紅幾百元,收益在10%以上,我全部選擇了紅利再投資。投基4個月,收益在25%左右,我知足了。
    上投摩根的基金論壇是個好地方。盡管人氣不太旺,但理性多、浮躁少;交流多、預測少,形成了一種良好的氛圍。我想這里也有上投摩根持續(xù)開展基金教育的一份功勞吧。自從申購了上投的基金,我?guī)缀趺刻於肌芭荨痹谡搲?,既學了知識,又交了朋友,上投這個“壇子”里真讓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