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復習時間安排:五步跨入注冊會計師大門

字號:

在我通過了注會考試后,周圍的朋友問我最多的問題是我是怎么復習考試的,有沒有什么訣竅。下面我就自己的學習和應試心得與大家分享,希望對正在考海中的朋友有所幫助。
     首先是權衡自己的業(yè)務理論水平,同時根據(jù)知識的相關性,準確判斷并制定自己的整體考試計劃和考試進度。
     我認為應該將考試計劃期限制定為2-3年。結合我自己的情況,我是會計專業(yè)本科畢業(yè),雖然畢業(yè)時間已經(jīng)不短,但是一直從事財務工作,特別是后來還到了會計師事務所擔任助 理。鑒于以上情況,我給自己的考試計劃定為2年期。其余三年作為機動考試年限。我首先定下了第一年要考的第一門科目會計,畢竟自己是會本資歷嘛,鑒于知識的相關性和實用性,我又確定了經(jīng)濟法和稅法也作為第一年考試科目。審計應該是比較難考的科目,不過我瀏覽了一下上一年度的教材,感覺很多術語和測試程序等與我所在事務所一致,感覺很親切,于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我又報了審計。這樣第二年的考試任務只安排財務成本。我對財務成本是很重視,因為在我上大學的時候,在自以為復習充分的情況下期末只考了29分(沒齒難忘)。這樣,我的考試計劃就出來了:第一年考4保3爭1,如果第一年有通不過的,第二年一定要趁熱打鐵通過,財務成本爭取。
     其次是合理分配學習時間,這在整個成功考試中舉足輕重。
     從拿到考試教材到參加考試,整個復習期不過5個月,如果均攤到每一門不過1個多月。當然,我是不會均攤時間的,而是根據(jù)這4門科目的難易程度和自己的功底,重新確定每門科目所用時間。同樣,我留出一個月的機動復習時間。上班時間是不能看書學習的,只能利用業(yè)余時間。
     第一個月為教材泛讀階段。
     每天早上早起,拿出一個小時通讀經(jīng)濟法和稅法。上班的時候忙里抽閑,在紙片上總結早上讀書要點,在腦子里回顧讀書情節(jié)。中午抽時間將紙片上的內(nèi)容與早上晨讀的教材對照,找出沒有總結到的部分和出現(xiàn)差錯的部分,再次在紙片上記錄下來,并重點標記。晚上11點以前看會計,每天保證2小時,睡前1小時看審計。這樣安排主要是會計需要計算、做分錄,容易興奮,不利于睡眠。而審計主要是記憶和制定工作程序,公式化、程序化的東西較多。爭取12點上床,回顧總結全天學習情況。在這一個月中,根據(jù)自己的水平,可以在科目之間分重點與非重點,但是為了保證學習質(zhì)量,單門科目內(nèi)部章節(jié)不分重點與非重點,僅僅按照教材章節(jié)的篇幅平均分攤學習時間。周末兩天作為前一階段學習的小結性復習,及時做好學習筆記。通過一個月的泛讀,我對各科考試內(nèi)容和涉及范圍都有了一定了解。整理第一個月形成的紙片和學習筆記,對每一科目的章節(jié)重新做復習計劃。比照教材,逐條列出每章節(jié)自己認為的全部知識點和疑點難點,制定第二個月的學習計劃。
     第二個月為教材精讀階段。
     根據(jù)自己已經(jīng)列出的知識點和疑點難點內(nèi)容,重新分配第二個月的復習時間。按照1:3的比例,即知識點一條計算為一,疑點難點一條計算為三,統(tǒng)計全部內(nèi)容點數(shù),并以此平分時間,包括早上、中午、晚上以及周末的全部可利用時間。當然,我還可以利用上班的有利時機與前輩或其他參考同事探討自己不明白的問題。這個月的復習一定要扎實,詳細做好學習筆記,并將自己認為的重點要點和難點在筆記上標記出來。每天都要瀏覽筆記同時回憶當時的學習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