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缺乏在再灌注損傷中的作用

字號:

心肌正常情況下以有氧代謝形式生成三磷酸腺苷(ATP)供作功需要。心肌缺血時則轉為無氧代謝為主,ATP合成減少,以致心舒縮功能障礙。在犬的實驗中證明,心肌嚴重缺血15分鐘(結扎冠狀動脈左旋支),心肌發(fā)生可逆性損傷。此時如果得到血液再灌注,則細胞并不死亡。但有很多報告指出,短時間缺血后,收縮功能長時間不能恢復。究其原因,多認為與ATP水平的低下有關。研究證明缺血15分鐘時不僅ATP減少60%??傁佘账岢匾矞p少50%。ADP也輕度減少(可能轉為ATP或AMP),AMP明顯升高,但其升高程度小于ATP減少輻度。再灌注20分鐘ATP明顯回升,但只接近正常的一半,再灌注24小時仍然維持在低水平上,只有在再灌注4天后ATP及總腺苷池才近于恢復,但仍低于非缺血區(qū)。
    以大鼠離體作功心臟為模型(Neely氏模型),先在20℃低溫下給心臟停跳液,再短時間全心缺血(夾住主動脈)后,再灌注生理溶液。結果是給停跳液30分鐘再缺血30分鐘后,ATP幾乎完全喪失,ADP明顯減少,AMP明顯增加,總腺苷酸量顯著降低。再灌注60分鐘可使ATP明顯回升,但不及正常對照的一半,而總腺苷酸量則明顯低于給停跳液后,比正常對照減少50%。上述研究提示缺血及再灌注損傷的心肌有氧代謝性發(fā)生嚴重損傷,影響能量代謝及心肌功能的恢復。
    再灌注時高能磷酸化合物之所以恢復慢且總腺苷酸水平明顯下降,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一)缺血心肌的代謝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對氧的利用能力受限,有氧代謝嚴重受損。在缺血進入不可逆階段再灌注時,氧的利用并不增加,心肌只能利用運至心肌的氧的17%。氧的利用能力受限與缺血及再灌注所致線粒體受損有關。
    (二)ATP合成的前身物質(腺苷、肌苷、次黃嘌呤等)在再灌時被沖洗出去,使心肌失去再合成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物質基礎。實驗證明在再灌注液中補充肌苷或谷氨酸能促進ATP的合成及心功能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