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環(huán)評考前復習:案例分析經典例題回顧(4)

字號:

第四題:高速公路項目
    省內兩市間高速公路規(guī)劃,在AB市間要建高速公路,雙向六車道,路寬多少,車流量多少,小車速度120公里,18個取土場,3個棄土場,路基修多寬多高。還有一個熱電廠,有很多粉煤灰運回自己的貯存場。另外,附近還有一個路附近有38個村莊,過境的附近有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公路中擬建一座橋梁,橋梁下面是條河,河水下游5Km有集中式飲水水源保護區(qū)。
    問題:
    1.該項目噪聲評價等級為幾級簡述理由。
    一級評價。 該高速公路為大型建設項目,沿線村莊較多涉及人口多,聲環(huán)境功能區(qū)為居民集中區(qū),噪聲影響聲級變化幅度較大,且有國家保護野生動物。
    (本題考的是噪聲影響評價導則的有關規(guī)定。學習時不僅要知道一級評價確定的或方式,同時要知道二級、三級評價確定的理由及方式)
    2.營運中評價噪聲影響,需要的主要技術資料?
    (1)工程技術資料:公路路段、道路結構、坡度、路面材料、標高、地面材料、交叉口、道橋數量。
    (2)車流情況:分段給出公路、道路晝間和夜間各類型車輛的平均車流量,車速。
    (3)環(huán)境狀況:公路至預測點之間的地面類型,公路與預測點之間的障礙物,地形高差等。
    (4)敏感點參數:敏感點名稱、類型、所在路段、樁號(里程)和路基的相對高差、人口數量、沿線公布情況、建筑物的朝向、層數、現狀噪聲,采用的評價標準。
    (在2005年環(huán)評師案例考試題中,兩道生態(tài)類考題其中之一是高速公路案例,重點考了噪聲預測所需技術參數及資料獲取問題。但2008年又出了基本類似的問題。)
    3.進行環(huán)評時,還需要收集哪些關于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水土流失的資料
    (1)調查并收集野生動物名稱(包括拉丁學名)、保護級別、種群數量、分布、生境條件,包括棲息地、活動區(qū)、食源、水源、庇護所、繁殖區(qū)、遷徙路線及領地范圍等。
    (2)調查并收集當地水土保持區(qū)劃及水土保持要求,收集沿線有關發(fā)生水土流失的侵蝕模數,包括地形、坡度、當地降水量、植被覆蓋率等方面的資料,調查收集當地已采取的成熟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
    4.保護耕地的措施(限6項)?
    (1)工程選線盡可能少占耕地
    (2)采用低路基或以橋隧代路基方案
    (3)利用隧道棄渣作路基填料,減少從耕地取土
    (4)臨時占地選址盡可能避開耕地
    (5)保護土壤層,工程建設時先將表層土壤剝離,堆放保存好,用于植被恢復或重建
    (6)利用兩地電廠粉煤灰用路基填料之一,減少從耕地內取土
    (還有:保護水保設施,防止發(fā)生水土流失;保護農田水利設施等。但本題限6項,答少或答多了均可能不得分,或酌情扣分。)
    5.橋梁運營期間的風險防范的具體措施及建議。
    (1)橋梁營運期的風險主要是運輸危險品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時危險品泄漏對下游飲用水源地的污染;
    (2)提高橋梁建設安全等級;
    (3)建設橋面徑流引導設施,避免直接排入河流;
    (4)設置警示標志和監(jiān)控設施;
    (5)限制車輛速度;
    (6)實施運輸危險品車輛的登記和全程監(jiān)控制度;
    (7)提出風險應急預案。
    (風險評價是當前環(huán)境影響評價的重要內容。首次在公路案例中考出環(huán)境風險是在2006年的公路案例考題中。在2006年的公路案例考試題中提出了公路經過跨河橋梁時應關注哪些問題?實際上考的就是運輸危險品的車輛經過橋梁段時發(fā)生事故的環(huán)境風險問題。2007年考的公路案例其中一問要求指出公路營運期的水環(huán)境風險。2008年又考了相似的內容??梢妼λh(huán)境風險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