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一、消費者的含義: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本法未作規(guī)的,受其他有關法律、法規(guī)保護。第五十四條規(guī)定,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于農業(yè)生產的生產資料,參照本法執(zhí)行。由此可見,我國立法中所規(guī)定的消費者是指為了生活消費而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個人。
二、消費者的權利:
安全權,是指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是消費者的第一位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知情權,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知情權在現(xiàn)代社會中對于消費者有著更加重要的意義,是針對現(xiàn)代科學技術發(fā)展帶來的信息偏載問題而提出來的。
選擇權 ,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公平交易權,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求償權,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shù)臋嗬?。是一種救濟性權利。
結社權,消費者享有依法成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社會團體的權利。這是消費者作為公民的一項憲法性權利。
教育權,消費者享有獲得有關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的權利。是公民教育權在消費領域的體現(xiàn)。受尊重權,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其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
監(jiān)督權,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jiān)督的權利。
三、經營者的義務
經營者的義務是指經營者在為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時,依照法律或者約定應當履行的義務?!断M者權益保護法》規(guī)定了經營者的十個方面的義務。
“三包”義務:“三包”義務,即包修、包換、包退義務,是質量擔保義務和保障安全義務的延伸。
四、消費者組織和消費爭議的解決
我國的消費者組織是國務院于1984年批準成立的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消費者協(xié)會是指依法成立的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jiān)督的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社會團體。
五、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法律責任:
經營者的民事責任。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造成人身傷亡時,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造成消費者人身傷亡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支付醫(yī)療費、治療期間的護理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等費用;造成殘疾的,還應支付殘疾者生活自助具費、生活補助費、殘疾賠償金,以及由其扶養(yǎng)的人所必須的生活費等;造成消費者或其他受害人死亡的,應支付喪葬費、死亡賠償金,以及死者生前扶養(yǎng)的人所必須的生活費用。
六、消費者權益爭議的解決:協(xié)商和調解;請消費者協(xié)會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按仲裁協(xié)議提請仲裁,以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等方法解決。
消費者權益爭議的責任主體:
1.一般情況下可以向生產者、銷售者或者服務提供者求償。
2.企業(yè)發(fā)生分立、合并情形的。
3.非法使用營業(yè)執(zhí)照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責任主體,使用他人營業(yè)執(zhí)照搞違法經營,給消費者造成損害的,消費者可以向銷售者或服務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營業(yè)執(zhí)照的持有人要求賠償。
4.在展覽會、租賃柜臺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責任主體。
5.虛假廣告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責任主體,利用虛假廣告給消費者造成損失的。
一、消費者的含義: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本法未作規(guī)的,受其他有關法律、法規(guī)保護。第五十四條規(guī)定,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于農業(yè)生產的生產資料,參照本法執(zhí)行。由此可見,我國立法中所規(guī)定的消費者是指為了生活消費而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個人。
二、消費者的權利:
安全權,是指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是消費者的第一位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知情權,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知情權在現(xiàn)代社會中對于消費者有著更加重要的意義,是針對現(xiàn)代科學技術發(fā)展帶來的信息偏載問題而提出來的。
選擇權 ,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公平交易權,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求償權,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shù)臋嗬?。是一種救濟性權利。
結社權,消費者享有依法成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社會團體的權利。這是消費者作為公民的一項憲法性權利。
教育權,消費者享有獲得有關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的權利。是公民教育權在消費領域的體現(xiàn)。受尊重權,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其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
監(jiān)督權,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jiān)督的權利。
三、經營者的義務
經營者的義務是指經營者在為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時,依照法律或者約定應當履行的義務?!断M者權益保護法》規(guī)定了經營者的十個方面的義務。
“三包”義務:“三包”義務,即包修、包換、包退義務,是質量擔保義務和保障安全義務的延伸。
四、消費者組織和消費爭議的解決
我國的消費者組織是國務院于1984年批準成立的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消費者協(xié)會是指依法成立的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jiān)督的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社會團體。
五、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法律責任:
經營者的民事責任。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造成人身傷亡時,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造成消費者人身傷亡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支付醫(yī)療費、治療期間的護理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等費用;造成殘疾的,還應支付殘疾者生活自助具費、生活補助費、殘疾賠償金,以及由其扶養(yǎng)的人所必須的生活費等;造成消費者或其他受害人死亡的,應支付喪葬費、死亡賠償金,以及死者生前扶養(yǎng)的人所必須的生活費用。
六、消費者權益爭議的解決:協(xié)商和調解;請消費者協(xié)會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按仲裁協(xié)議提請仲裁,以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等方法解決。
消費者權益爭議的責任主體:
1.一般情況下可以向生產者、銷售者或者服務提供者求償。
2.企業(yè)發(fā)生分立、合并情形的。
3.非法使用營業(yè)執(zhí)照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責任主體,使用他人營業(yè)執(zhí)照搞違法經營,給消費者造成損害的,消費者可以向銷售者或服務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營業(yè)執(zhí)照的持有人要求賠償。
4.在展覽會、租賃柜臺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責任主體。
5.虛假廣告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責任主體,利用虛假廣告給消費者造成損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