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經濟師《中級人力》例題(一)

字號:

1.由于缺乏或期待某種結果而產生的心理狀態(tài)被稱為( ),人們從事某種活動、為某一目標付出努力的意愿被稱為(),通過滿足員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從而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被稱為()
    A.需要;動機;激勵
    B.需要;激勵;動機
    C.動機;需要;激勵
    D.動機;激勵;需要
     答案:A
    2.下列關于內源性動機和外源性動機的陳述正確的是()
    A.外源性動機是指人做某種行為是因為行為本身,因為個體認為這種行為是有價值的
    B.出于內源性動機工作的員工更看重工作所帶來的報償
    C.外源性動機指人為了獲得物質或社會報酬或避免懲罰而完成的行為
    D.出于外源性動機工作的員工看重工作本身
    答案:C
    3.按照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下列各種需要按照從底到高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1)舒適的退休計劃(2)工作的創(chuàng)新性 (3)和諧的同事關系
    (4)能獲得足夠熱量的食品 (5)獲得 公司獎章
    A.(4)(1)(3)(5)(2)
    B。(1)(4)(5)(2)(3)
    B.(4)(1)(2)(3)(5)
    D。(5)(2)(3)(4)(1)
    答案:A
    4.從維克多•弗羅姆的期望理論中,員工對一旦完成任務就可以獲得報酬的信念被稱為( )
    A.效價
    B.期望
    C.工具
    D.以上都是
     答案:C
    5.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可得如下結論()
    A.對于具體的個體來說,其行為主要受主導需求的影響
    B.越是低層次的需要,其對于人們行為所能產生的影響也越大
    C.任何人都具有五種不同層次的需要,而且各層次需要的強度相等
    D.層次越高的需要,其對于人們行為所能產生的影響也越大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