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對1984看農村居民各項生活消費支出占全部消費支出的比重與改革開放前的1978年進行比較,有關數據見表2-8:
表2-8 我國農村居民家庭生活費支出構成比較
生活消費支出項目 占全部生活費支出比重(%)
1978年 1984年 1984年-1978年
食品
衣著
燃料
住房
用品及其他
文化生活服務 67.7
12.7
7.1
3.2
6.6
2.7 59.0
10.4
5.5
11.7
11.0
2.4 -8.7
-2.3
-1.6
8.5
4.4
-0.3
資料來源:《中國統(tǒng)計年鑒》,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
表2-8給我們的印象是,與改革開放前的1978年相比,我國農村居民1984年消費支出構成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食品、衣著、燃料、文化生活服務的支出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在表中第4列可以顯示出來,為負值;住房和用品及其他比重有所提高,在表2-8中第4列中我們可以看到為正值。那么,能否認為消費支出構成的變化足以反映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在改革開放前后有了“質”的改變呢?要說明這樣的問題,統(tǒng)計假設檢驗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假設檢驗方法對結構問題進行評價,能夠根據人們對顯著性的要求,來說明我們所評價的結構變化是否是顯著的,以及有多大把握認為是顯著的。
主要介紹兩種較為適宜的對總體結構評價的假設檢驗方法
表2-8 我國農村居民家庭生活費支出構成比較
生活消費支出項目 占全部生活費支出比重(%)
1978年 1984年 1984年-1978年
食品
衣著
燃料
住房
用品及其他
文化生活服務 67.7
12.7
7.1
3.2
6.6
2.7 59.0
10.4
5.5
11.7
11.0
2.4 -8.7
-2.3
-1.6
8.5
4.4
-0.3
資料來源:《中國統(tǒng)計年鑒》,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
表2-8給我們的印象是,與改革開放前的1978年相比,我國農村居民1984年消費支出構成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食品、衣著、燃料、文化生活服務的支出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在表中第4列可以顯示出來,為負值;住房和用品及其他比重有所提高,在表2-8中第4列中我們可以看到為正值。那么,能否認為消費支出構成的變化足以反映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在改革開放前后有了“質”的改變呢?要說明這樣的問題,統(tǒng)計假設檢驗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假設檢驗方法對結構問題進行評價,能夠根據人們對顯著性的要求,來說明我們所評價的結構變化是否是顯著的,以及有多大把握認為是顯著的。
主要介紹兩種較為適宜的對總體結構評價的假設檢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