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法制史》教學大綱第一章

字號:

一、 世界各國法律產生的基本過程
    (一) 古代法
    1、 古代東方法
    2、 古代西方法
    3、 古代東西方法的比較
    (二) 中世紀法
    1、 中世紀東方法
    2、 中世紀西方法
    3、 中世紀東西方法的比較
    (三) 近代法
    1、 近代法的形成
    2、 兩大法系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四) 20世紀以來世界各主要國家法律的發(fā)展
    二、 各國法律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
    三、 外國法制史學科概述
    (一) 外國法制史學科研究的對象
    (二) 外國法制史學科的體系
    (三) 外國法制史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四) 外國法制史學習的意義和方法
    第一章 楔形文字法
    本章重點:楔形文字法概念;《烏爾納姆法典》;《漢穆拉比法典》
    第一節(jié) 概 述
    一、 楔形文字法的概念
    楔形文字法是指從公元前3000年起至公元前6世紀新巴比倫王國滅亡時止。西亞兩河流域地區(qū)各奴隸制國家以楔形文字鐫刻而成的法律的總稱。
    二、 楔形文字法的產生和發(fā)展
    公元前3000年至前2500年間,兩河流域地區(qū)出現(xiàn)最初的為法律。
    約公元前21世紀末,烏爾第三王朝頒布的《烏爾納姆法典》是迄今為止所發(fā)現(xiàn)的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公元前18世紀,巴比倫第六代王漢穆拉比制定了的《漢穆拉比法典》,在世界法制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古巴比倫王國滅亡以后,楔形文字法逐漸走向衰落。
    第二節(jié) 漢穆拉比法典
    一、 法典的制定
    《漢穆拉比法典》又稱為“石柱法”。
    《漢穆拉比法典》制定的原因有三個方面。
    二、 法典的結構體系
    《漢穆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結語三個組成。
    三、 法典的基本內容和主要特征
    《漢穆拉比法典》是楔形文字法的代表,也是古代東方法的代表,其基本內容和特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 維護君主專制統(tǒng)治制度
    (二) 土地國有與有限度的私有
    (三) 社會結構
    (四) 婚姻、家庭和繼承
    (五) 債權法
    (六) 刑法
    (七) 訴訟制度
    第三節(jié) 楔形文字法的基本特點和歷史地位
    一、 楔形文字法的基本特點
    二、 楔形文字法的歷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