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財產繼承權
一、遺囑繼承
(一)遺囑及其有效要件
遺囑是被繼承人生前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按照法定方式對其死后遺產所作的處分,并于被繼承人死亡時發(fā)生效力的法律行為。
1.遺囑的特征
(1)遺囑是遺囑人獨立作出的單方法律行為。
(2)遺囑是死因法律行為,只在遺囑人死后才生效力。
(3)遺囑是要式法律行為,非依法律規(guī)定的方式作成,不生效力。
(4)遺囑是一種與身份法相聯(lián)系的財產行為,與遺囑人的身份、血緣、家庭等相關聯(lián)。
2.遺囑的有效要件
(1)主體要件,即遺囑人在遺囑作成時須有遺囑能力。
(2)客體要件,即遺囑所處分的財產須是遺囑人個人合法財產,且須是遺囑人死亡時所遺留的財產。
(3)內容要件,即遺囑必須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遺囑不得取消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遺囑須為胎兒保留必要的繼承份額;遺囑內容不得違反 社會公镕和公共利益。
(4)形式要件:
公證遺囑,是由遺囑人親自申請、經國家公證機關證明的遺囑。
自書遺囑,是由遺囑人親筆書寫作成的遺囑。
代書遺囑,是遺囑人委托他人代為書寫作成的遺囑。
錄音遺囑,是遺囑人通過磁帶錄音作成的遺囑。
口頭遺囑,是由遺囑人口頭表達并沒有任何物質載體加以記載的遺囑。
(二)遺囑的變更、撤銷和執(zhí)行
1.遺囑的變更及其方式
2.遺囑的撤銷及其方式
3.遺囑的執(zhí)行
(三)遺贈的法律效力
三、法定繼承
1.法定繼承的概念和特征
2.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和繼承順序
我國繼承法確定的法定繼承人的范圍是:
(1)配偶。
(2)子女。
(3)父母。
(4)兄弟姐妹。
(5)祖父母、外祖父母。
(6)對公婆盡了主要瞻養(yǎng)義務的喪偶兒媳、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yǎng)義務的喪偶女婿。
代位繼承和轉繼承,都是由原享有繼承權之繼承人的繼承人取得被繼承人的遺產,原享有繼承權之繼承人均在遺產分割前死亡。兩者極易混淆,其主要區(qū)別有四:
(U性質不同。轉繼承實際上是同一部分遺產發(fā)生兩次連續(xù)的繼承。代位繼承實則一次繼承,只不過是繼承人的直系卑血親代替繼承人的地位繼承被繼承人的遺產。
(2)發(fā)生根據不同。轉繼承的發(fā)生基于繼承人后于被繼承人在遺產分割前死亡的事實,而代位繼承的發(fā)生乃基于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事實。
(3)繼承人范圍不同。代位繼承人僅限于被代位繼承人的直系卑血親,而轉繼承人可以是被轉繼承人的直系卑血親,還可以是被轉繼承人的其他法定繼承人。
(4)適用范圍不同。代位繼承僅適用于法定繼承,是法定繼承的特殊樣態(tài)。而轉繼承既可適用于法定繼承,還可適用于遺囑繼承。
五、被繼承人死亡時間的推定、接受和放棄繼承權的效力
六、遺產的界定和遺產分割原則以及被繼承人債務的清償
1.遺產的界定
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遺產主要有以下四類:
(1)公民的私人財產所有權。主要包括:①公民的合法收入、儲蓄;②公民的房屋、生活用品;②公民的林木、牲畜、家禽;④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⑥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
(2)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利。
(3)公民的債權、債務。
(4)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下列權利、義務不構成遺產;
(1)與被繼承人的人身密不可分的人身權利。
(2)與被繼承人的人身密切相關的債權、債務。
(3)復員、轉業(yè)軍人享有的資助金、復員費、醫(yī)療費;公民的離退休金和養(yǎng)老金;因工傷殘撫恤費和革命殘廢軍人撫恤費。
(4)國有資源使用權。
(5)承包經營權。
(6)宅基地使用權。
2、遺產分割
遺產分割時,應遵循如下原則:
(1)分清遺產與共有財產。
(2)無遺囑的按法定繼承;有遺贈撫養(yǎng)協(xié)議、遺囑的,先執(zhí)行遺贈撫養(yǎng)協(xié)議、再執(zhí)行遺囑,最后還有遺產的,再按法定繼承的原則辦理i
(3)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
(4)清償被繼承人生前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
(5)不得損害遺產的效用和價值。
(6)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7)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遺產,歸死者生前所在集體所有制單位或國家所有。
3、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
清償被繼承人債務時,應當注意以下問題:
(1)對被繼承人債務的清償,以繼承人接受繼承為條件,放棄繼承的,繼承人不負清償責任。但繼承人因放棄繼承權,致其不能履行法定義務的,放棄繼承權的行為無效。
(2)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以其遺產的實際價值為限。
(3)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不能影響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入的基本生活需要。
(4)執(zhí)行遺贈不得妨礙清償遺贈人的債務。
(5)遺產已被分割而末清償債務時,如有法定繼承又有遺囑繼承和遺贈的,首先由法定繼承人用其所得遺產清償債務;不足清償時,剩余的債務由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按比例用所得遺產償還。如果只有遺囑繼承和遺贈的,由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按比例用所得遺產償還。
第十章 人身權
一、人身權
1、人身權的概念
人身權是指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的與其人身不可分離而無直接財產內容的民事權利。人身權與財產權相對稱,共同構架民事權利體系。
2、人身權的特征
人身權的特征有:
(1)人身權的發(fā)生以權利主體的人格和身份為前提,是自主權。
(以下部分為最新增補)
(2)人身權是不直接具有財產內容的權利
(3)人身權是民事主體必備的權利
(4)人身權是絕對權
(5)人身權是支配權
3、人身權制度的歷史發(fā)展
(1)國外人身權的歷史發(fā)展
(2)中國人身權的歷史發(fā)展
二 人格權
1、生命權
(1)生命權概念
生命權是以自然人的生命安全的利益為客體的人格權。
(2)生命權的法律特征
2、健康權
(1)健康權的概念
健康權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以保持其身體機能安全為客體的權利。
(2)健康權的法律特征
3、人身自由權
(1)人身自由權的概念
(2)人身自由權的法律特征
4、姓名權
(1)姓名權的概念
姓名權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決定、變更和使用自己的姓名的權利
(2)姓名權的內容
(3)姓名權的限制
(4)侵害姓名權的行為樣態(tài)
5、肖像權
(1)肖像權的概念
肖像權,是指公民以自己的肖像上所享有的利益為內容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2)肖像權的內容
(3)侵害肖像權的構成要件
6、名譽權
(1)名譽權的概念
名譽權,是以名譽的維護和安全為內容的權利,也就自然人或法人因其自身的特征所具有社會價值而應受到公正評價的權利。
(2)名譽權的特征
(3)侵害名譽權的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
7、隱私權
(1)隱私的概念
隱私權是公民就其個人私事、個人信息等個人領域內不愿為他人知悉、侵入,禁止他人干涉的權利。
(2)隱私權的特征
(3)隱私權的內容
(4)侵害隱私權的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
8、榮譽權
(1)榮譽權的概念
榮譽權是公與和法人對于自己的榮譽以及因此而獲得的利益所享有的保持、支配以及排除妨礙的權利。
(2)榮譽權的內容
9、名稱權
(1)名稱權的概念
名稱權,是指法人、個體工準則戶、個人合伙等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變更及依照法律轉讓自己的名稱,并排除他人非法干涉、盜用或冒用的權利。
(2)名稱權的內容
三 身份權
1、配偶權
配偶權是夫妻雙方在婚姻關系中的身份權,表明夫妻之間互為配偶的專屬支配利益。
2、親權
親權是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人身財產的撫養(yǎng)教育和保護的權利義務。
3、親屬權
親屬權是指父母成成年子女、祖父母與孫子女、外祖父母和外孫子女、及兄弟姐妹之羊的就互為親屬的身份利益所專屬支配的權利。
四 人身權的民法保護
一、遺囑繼承
(一)遺囑及其有效要件
遺囑是被繼承人生前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按照法定方式對其死后遺產所作的處分,并于被繼承人死亡時發(fā)生效力的法律行為。
1.遺囑的特征
(1)遺囑是遺囑人獨立作出的單方法律行為。
(2)遺囑是死因法律行為,只在遺囑人死后才生效力。
(3)遺囑是要式法律行為,非依法律規(guī)定的方式作成,不生效力。
(4)遺囑是一種與身份法相聯(lián)系的財產行為,與遺囑人的身份、血緣、家庭等相關聯(lián)。
2.遺囑的有效要件
(1)主體要件,即遺囑人在遺囑作成時須有遺囑能力。
(2)客體要件,即遺囑所處分的財產須是遺囑人個人合法財產,且須是遺囑人死亡時所遺留的財產。
(3)內容要件,即遺囑必須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遺囑不得取消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遺囑須為胎兒保留必要的繼承份額;遺囑內容不得違反 社會公镕和公共利益。
(4)形式要件:
公證遺囑,是由遺囑人親自申請、經國家公證機關證明的遺囑。
自書遺囑,是由遺囑人親筆書寫作成的遺囑。
代書遺囑,是遺囑人委托他人代為書寫作成的遺囑。
錄音遺囑,是遺囑人通過磁帶錄音作成的遺囑。
口頭遺囑,是由遺囑人口頭表達并沒有任何物質載體加以記載的遺囑。
(二)遺囑的變更、撤銷和執(zhí)行
1.遺囑的變更及其方式
2.遺囑的撤銷及其方式
3.遺囑的執(zhí)行
(三)遺贈的法律效力
三、法定繼承
1.法定繼承的概念和特征
2.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和繼承順序
我國繼承法確定的法定繼承人的范圍是:
(1)配偶。
(2)子女。
(3)父母。
(4)兄弟姐妹。
(5)祖父母、外祖父母。
(6)對公婆盡了主要瞻養(yǎng)義務的喪偶兒媳、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yǎng)義務的喪偶女婿。
代位繼承和轉繼承,都是由原享有繼承權之繼承人的繼承人取得被繼承人的遺產,原享有繼承權之繼承人均在遺產分割前死亡。兩者極易混淆,其主要區(qū)別有四:
(U性質不同。轉繼承實際上是同一部分遺產發(fā)生兩次連續(xù)的繼承。代位繼承實則一次繼承,只不過是繼承人的直系卑血親代替繼承人的地位繼承被繼承人的遺產。
(2)發(fā)生根據不同。轉繼承的發(fā)生基于繼承人后于被繼承人在遺產分割前死亡的事實,而代位繼承的發(fā)生乃基于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事實。
(3)繼承人范圍不同。代位繼承人僅限于被代位繼承人的直系卑血親,而轉繼承人可以是被轉繼承人的直系卑血親,還可以是被轉繼承人的其他法定繼承人。
(4)適用范圍不同。代位繼承僅適用于法定繼承,是法定繼承的特殊樣態(tài)。而轉繼承既可適用于法定繼承,還可適用于遺囑繼承。
五、被繼承人死亡時間的推定、接受和放棄繼承權的效力
六、遺產的界定和遺產分割原則以及被繼承人債務的清償
1.遺產的界定
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遺產主要有以下四類:
(1)公民的私人財產所有權。主要包括:①公民的合法收入、儲蓄;②公民的房屋、生活用品;②公民的林木、牲畜、家禽;④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⑥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
(2)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利。
(3)公民的債權、債務。
(4)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下列權利、義務不構成遺產;
(1)與被繼承人的人身密不可分的人身權利。
(2)與被繼承人的人身密切相關的債權、債務。
(3)復員、轉業(yè)軍人享有的資助金、復員費、醫(yī)療費;公民的離退休金和養(yǎng)老金;因工傷殘撫恤費和革命殘廢軍人撫恤費。
(4)國有資源使用權。
(5)承包經營權。
(6)宅基地使用權。
2、遺產分割
遺產分割時,應遵循如下原則:
(1)分清遺產與共有財產。
(2)無遺囑的按法定繼承;有遺贈撫養(yǎng)協(xié)議、遺囑的,先執(zhí)行遺贈撫養(yǎng)協(xié)議、再執(zhí)行遺囑,最后還有遺產的,再按法定繼承的原則辦理i
(3)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
(4)清償被繼承人生前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
(5)不得損害遺產的效用和價值。
(6)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7)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遺產,歸死者生前所在集體所有制單位或國家所有。
3、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
清償被繼承人債務時,應當注意以下問題:
(1)對被繼承人債務的清償,以繼承人接受繼承為條件,放棄繼承的,繼承人不負清償責任。但繼承人因放棄繼承權,致其不能履行法定義務的,放棄繼承權的行為無效。
(2)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以其遺產的實際價值為限。
(3)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不能影響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入的基本生活需要。
(4)執(zhí)行遺贈不得妨礙清償遺贈人的債務。
(5)遺產已被分割而末清償債務時,如有法定繼承又有遺囑繼承和遺贈的,首先由法定繼承人用其所得遺產清償債務;不足清償時,剩余的債務由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按比例用所得遺產償還。如果只有遺囑繼承和遺贈的,由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按比例用所得遺產償還。
第十章 人身權
一、人身權
1、人身權的概念
人身權是指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的與其人身不可分離而無直接財產內容的民事權利。人身權與財產權相對稱,共同構架民事權利體系。
2、人身權的特征
人身權的特征有:
(1)人身權的發(fā)生以權利主體的人格和身份為前提,是自主權。
(以下部分為最新增補)
(2)人身權是不直接具有財產內容的權利
(3)人身權是民事主體必備的權利
(4)人身權是絕對權
(5)人身權是支配權
3、人身權制度的歷史發(fā)展
(1)國外人身權的歷史發(fā)展
(2)中國人身權的歷史發(fā)展
二 人格權
1、生命權
(1)生命權概念
生命權是以自然人的生命安全的利益為客體的人格權。
(2)生命權的法律特征
2、健康權
(1)健康權的概念
健康權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以保持其身體機能安全為客體的權利。
(2)健康權的法律特征
3、人身自由權
(1)人身自由權的概念
(2)人身自由權的法律特征
4、姓名權
(1)姓名權的概念
姓名權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決定、變更和使用自己的姓名的權利
(2)姓名權的內容
(3)姓名權的限制
(4)侵害姓名權的行為樣態(tài)
5、肖像權
(1)肖像權的概念
肖像權,是指公民以自己的肖像上所享有的利益為內容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2)肖像權的內容
(3)侵害肖像權的構成要件
6、名譽權
(1)名譽權的概念
名譽權,是以名譽的維護和安全為內容的權利,也就自然人或法人因其自身的特征所具有社會價值而應受到公正評價的權利。
(2)名譽權的特征
(3)侵害名譽權的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
7、隱私權
(1)隱私的概念
隱私權是公民就其個人私事、個人信息等個人領域內不愿為他人知悉、侵入,禁止他人干涉的權利。
(2)隱私權的特征
(3)隱私權的內容
(4)侵害隱私權的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
8、榮譽權
(1)榮譽權的概念
榮譽權是公與和法人對于自己的榮譽以及因此而獲得的利益所享有的保持、支配以及排除妨礙的權利。
(2)榮譽權的內容
9、名稱權
(1)名稱權的概念
名稱權,是指法人、個體工準則戶、個人合伙等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變更及依照法律轉讓自己的名稱,并排除他人非法干涉、盜用或冒用的權利。
(2)名稱權的內容
三 身份權
1、配偶權
配偶權是夫妻雙方在婚姻關系中的身份權,表明夫妻之間互為配偶的專屬支配利益。
2、親權
親權是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人身財產的撫養(yǎng)教育和保護的權利義務。
3、親屬權
親屬權是指父母成成年子女、祖父母與孫子女、外祖父母和外孫子女、及兄弟姐妹之羊的就互為親屬的身份利益所專屬支配的權利。
四 人身權的民法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