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虞美人詩詞鑒賞精選

字號:

虞美人是詞牌之一,此調(diào)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因以為名。下面是分享的宋代虞美人詩詞鑒賞精選。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宋代虞美人詩詞鑒賞精選
    虞美人·賦虞美人草
    辛棄疾〔宋代〕
    當(dāng)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風(fēng)好。拔山力盡忽悲歌。飲罷虞兮從此、奈君何。
    人間不識精誠苦。貪看青青舞。驀然斂袂卻亭亭。怕是曲中猶帶、楚歌聲。
    鑒賞
    詞的上片寫霸王別姬,是用對比手法來寫的。開頭兩句寫項羽春風(fēng)得意,言其當(dāng)年在全國反抗暴秦的浪潮中乘機(jī)起事,猶如芳草應(yīng)運而生,春風(fēng)得意,枝繁葉茂,成為西楚霸王,天下無敵。這兩句以芳草喻項羽,既生動形象,富有詩情畫意,又貼近詞題,頗為得體?!鞍紊健背猩蠁⑾?,寫其由強(qiáng)變?nèi)酰墒⑥D(zhuǎn)衰,化用項羽的悲歌,渾化無痕,并巧妙地引出結(jié)尾二句。“飲罷”二句寫霸王別姬。言帳飲之后,彼此分離,而虞姬何以對待項羽呢?言外之意是說她只有以死酬知己,相從于地下,這就自然地過渡到下片去。
    詞的下片詠虞美人草?!叭碎g”二句言虞美人草為虞姬精誠所化,聽到虞美人曲,就應(yīng)拍而舞,千載之下,猶見其對項羽的精誠,世人不理解這一點,只是“貪看青青舞”,則辜負(fù)了虞美人的一片苦心。“暮然”句寫虞美人草停止舞動。在這里,作者使用“斂袂”,寫虞美人草靜止不動,猶如美人整整衣袖,停止歌舞,既增加了意趣,又讓人覺得格外生動。為什么虞美人停止舞動?“怕是曲中猶帶、楚歌聲”,引起虞姬懷舊情緒而不忍卒舞,用擬人筆法和心理描寫的方式,推想虞美人草不舞的原因,賦予虞美人草以人的感情色彩,含蓄蘊藉,真摯動人。
    總觀全詞,作者對虞美人草的遭遇是惋惜的,對虞美人草的品格是贊賞的。聯(lián)系作者身世和南宋情況來看,作者是想借此詞來諷刺和規(guī)勸南宋君臣不要沉溺于歌舞生活,招致亡國殺身之禍,而應(yīng)發(fā)奮圖強(qiáng),收復(fù)失地,重振國威。同時,作者也是借此詞來抒發(fā)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悲憤。因此,這首詞寫得既豪放又婉約,是詠物詞中的妙品。
    【篇二】宋代虞美人詩詞鑒賞精選
    虞美人·聽雨
    蔣捷〔宋代〕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fēng)。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鑒賞
    歷代詩人的筆下,綿綿不斷的細(xì)雨總是和“愁思”難解難分的,如:“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钡窃谑Y捷詞里,同是“聽雨”,卻因時間不同、地域不同、環(huán)境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感受。詞人從“聽雨”這一獨特視角出發(fā),通過時空的跳躍,依次推出了三幅“聽雨”的畫面,而將一生的悲歡歌哭滲透、融匯其中。
    第一幅畫面:“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彼宫F(xiàn)的雖然只是一時一地的片斷場景,但具有很大的藝術(shù)容量?!案铇恰薄ⅰ凹t燭”、“羅帳”等綺艷意象交織出現(xiàn),傳達(dá)出春風(fēng)駘蕩的歡樂情懷。少年時候醉生夢死,一擲千金,在燈紅酒綠中輕歌曼舞,沉酣在自己的人生中。一個“昏”字,把那種“笙簫吹斷水云間,重按霓裳歌遍徹”的奢靡生活表現(xiàn)出來。這時聽雨是在歌樓上,他聽的雨就增加了歌樓、紅燭和羅帳的意味。盡管這屬于紙醉金迷的逐笑生涯,畢竟與憂愁悲苦無緣,而作者著力渲染的只是“不識愁滋味”的青春風(fēng)華。這樣的階段在詞人心目中的印象是永恒而短暫的。以這樣一個歡快的青春圖,反襯后面的處境的凄涼。
    第二幅畫面:“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fēng)。”一個客舟中聽雨的畫面,一幅水大遼闊、風(fēng)急云低的江秋雨圖,一只失群孤飛的大雁。這里的“客舟”不是《楓橋夜泊》中的客船,也不是“驚起一灘鷗鷺”里的游船,而是孤獨的天涯羈旅,孤獨、憂愁、懷舊時時涌在心頭。這時的雨伴隨著斷雁的叫聲。這一個“斷”字,聯(lián)系了諸多意境,同斷腸聯(lián)系在一起,同親情的斬斷聯(lián)系在一起,有一種人生難言的孤獨和悔恨?!翱椭邸奔捌渌闹茳c綴的“江闊”、“云低”、“斷雁”、“西風(fēng)”等衰瑟意象,映現(xiàn)出風(fēng)雨飄搖中顛沛流離的坎坷遭際和悲涼心境。壯年之后,兵荒馬亂之際,詞人常常在人生的蒼茫大地上踽踽獨行,常常爾奔曲走,四方漂流。一腔旅恨、萬種離愁都已包孕在他所展示的這幅江雨圖中。
    “而今聽雨”的畫面,是一幅顯示他當(dāng)前處境的自我畫像。一個白發(fā)老人獨自在僧廬下傾聽著夜雨。處境之蕭索,心境之凄涼,在十余字中,一覽無余。江山己易主,壯年愁恨與少年歡樂,已如雨打風(fēng)吹去。此時此地再聽到點點滴滴的雨聲,卻已木然無動于衷了?!氨瘹g離合總無情”,是追撫一生經(jīng)歷得出的結(jié)論,蘊有無限感傷,不盡悲慨?!耙蝗坞A前點滴到天明”,似乎已心如止水,波瀾不起,但徹夜聽雨本身,卻表明他并沒有真正進(jìn)入超脫沉靜的大徹大悟之境,只不過飽經(jīng)憂患,已具有“欲說還休”的情感控制能力。
    捷的這首詞,內(nèi)容包涵較廣,感情蘊藏較深。以他一生的遭遇為主線,由少年歌樓聽雨,壯年客舟聽雨,寫到寄居僧廬、鬢發(fā)星星。結(jié)尾兩句更越過這一頂點,展現(xiàn)了一個新的感情境界?!耙蝗巍眱蓚€字,就表達(dá)了聽雨人的心情。這種心情,在冷漠和決絕中透出深化的痛苦,可謂字字千鈞。雖“一任點滴到天明”,卻也同時難掩聽雨人心中的不平靜。身在僧廬,也無法真正與世隔絕,也不能真正忘懷人生。
    方位名詞的巧妙運用,是這首詞的一大特點?!吧倌曷犛旮铇巧稀?,追歡逐樂,無憂無慮,正是作者一生中最美好、最快樂的時光,因而一個“上”字,正好暗合作者這樣一種生活情境?!皦涯曷犛昕椭壑小?,這時期的作者,進(jìn)士及第不久,南宋滅亡,他不肯仕元,開始了漂泊生涯?!败浾Z燈邊、笑渦紅透”的家庭生活既已失去,離亂生活,使他惟有感時傷懷,于客舟中聽瀟瀟冷雨,吹瑟瑟西風(fēng),看遼闊的江面堆滿鉛灰色的云,失群孤雁傳來凄厲的哀鳴,心境一何愁苦悲涼!但這時的處境與暮年相比,還未到達(dá)極端孤寂的境地,因而用一“中”字,倒也貼切。“而今聽雨僧廬下”,已是白發(fā)老者的他,已經(jīng)嘗遍了悲歡離合的滋味,大半生坎坷遭遇的折磨,幾乎使他到了麻木的地步,悲歡離合,已經(jīng)無法掀動他感情的漣漪,因而他能夠聽任檐前冷雨一直滴到天明。作者真的已經(jīng)麻木不仁、萬念俱灰了嗎?如果四大皆空,又為什么徹夜難眠呢?可見作者的憂愁痛苦不僅沒有得到解脫,只是換了一種形式而已。這另一種形式的愁苦,是情感的內(nèi)斂與深化。這時一個“下”字,自然與作者風(fēng)燭殘年的境遇高度一致。三個方位名詞,也許并非刻意安排,但作者一生的際遇,確實能從這三個方位名詞上看出端倪,不是嗎?
    這首詞以“聽雨”為線索,以時間為順序,選取作者一生三個典型片斷,凸顯詞人晚年悲苦凄涼的境遇和心情。同是聽雨,不同的年齡,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際遇,有著迥然不同的感受。
    【篇三】宋代虞美人詩詞鑒賞精選
    虞美人·寄公度
    舒亶〔宋代〕
    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背飛雙燕貼云寒,獨向小樓東畔、倚闌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故人早晚上高臺,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鑒賞
    這首《虞美人》是一首寄給友人的詞作,上片寫景,借蕭瑟秋色、分飛雙燕暗喻別離之苦。下片抒情,用陸凱贈梅典故,表達(dá)彼此的深情厚誼和渴望相見的迫切心情。全詞借景寓情,情感真摯深厚,格調(diào)悲涼深沉,語言清婉雅麗。
    上片寫日暮登樓所見。
    “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眱删鋵懭漳旱桥_所見,境界宏大。“芙蓉”三句寥寥幾筆便勾勒出一幅蒼茫的畫卷,由下及上,先由細(xì)處著筆。“芙蓉落盡”點明時節(jié),暗示衰敗孤寂之意?!疤旌笔堑歉咛魍娭?,暮色將至,水面上騰起濃濃的霧氣,遠(yuǎn)遠(yuǎn)望去,水天一色,蒼茫一片?!皽娌ㄆ稹秉c出寒意,冬季傍晚時分,波濤涌動,帶來陣陣寒氣。這兩旬重在寫天地之廣,暗含人世滄桑的慨嘆。
    “背飛雙燕貼云寒”,視角由平遠(yuǎn)而移向高遠(yuǎn);正當(dāng)獨立蒼茫、黯然凝望之際,卻又見一對燕子,相背向云邊飛去。“背飛雙燕”尤言“勞燕分飛”。《玉臺新詠》卷九《東飛伯勞歌》云:“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牽牛)織女時相見?!焙蠹从脕矸Q朋友離別?!百N云寒”,狀飛行之高;高處生寒,由聯(lián)想而得。著一“寒”字,又從視感而轉(zhuǎn)化為一種心理感受,暗示著離別的悲涼況味?!蔼毾蛐菛|畔倚欄看”是補(bǔ)敘之筆,交代前面所寫,都是小樓東畔倚欄所見。把宏闊高遠(yuǎn)的視線收聚到一點,對準(zhǔn)樓中倚欄悵望之人?!蔼殹弊州p輕點出,既寫倚欄眺景者為獨自一人,又透露出觸景而生的孤獨惆悵之感。
    下片直抒念遠(yuǎn)懷遠(yuǎn)之情?!案∩缓献鹎袄希M長安道?!眱删涫钦f光陰荏苒,轉(zhuǎn)眼又是歲暮,雪滿京城,寂寥寡歡,唯有借酒遣日而已。“雪滿長安”既點時地,又渲染出一派冷寂的氣氛,雪夜把盞,卻少對酌之人,歲暮懷人的孤凄心境可想而知。
    “故人早晚上高臺,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边@兩句從對方著筆,心有同感,友情的思念彼此相似:我之思彼,亦如彼海內(nèi)存知己之思我,想象老朋友也天天登高望遠(yuǎn),思念著我;即使道遠(yuǎn)雪阻,他也一定會給我寄贈一枝江南報春的早梅。這是用南朝宋陸凱折梅題詩以寄范曄的故事。這一枝明艷的“江南春色”,定會給“雪滿長安”的友人帶來親切的問候和友情的溫暖。這是用典,卻又切合作者當(dāng)年與友人置酒相別的一段情事。折梅相贈這一典故,在這里具有普遍與特殊的雙層含義,用典如此,可謂表里俱化了。
    全詞構(gòu)思精巧,首尾呼應(yīng),善于借景傳情。
    【篇四】宋代虞美人詩詞鑒賞精選
    虞美人·宜州見梅作
    黃庭堅〔宋代〕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闌風(fēng)細(xì)得香遲。不道曉來開遍、向南枝。
    玉臺弄粉花應(yīng)妒。飄到眉心住。平生個里愿杯深。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鑒賞
    全詞以詠梅為中心,把天涯與江南、垂老與少年、去國十年與平生作了一個對比性總結(jié),既表現(xiàn)出天涯見梅的喜悅,朝花夕拾的欣慰,又抒寫不勝今昔之慨,表現(xiàn)出作者心中郁結(jié)的不平與憤懣。
    上片寫驚喜。“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宜州地近海南,去京國數(shù)千里,說是“天涯”不算夸張。到貶所居然能看到江南常見的梅花,作者很詫異。“梅破知春”,這不僅是以江南梅花多冬末春初開放,意謂春天來臨;而且是側(cè)重于地域的聯(lián)想,意味著“天涯”也無法隔斷“江南”與我的聯(lián)系(作者為江西修水人,地即屬江南)。“也有”,是始料未及、喜出望外的口吻,顯見環(huán)境比預(yù)料的好。緊接二句則由“梅破”,寫到梅開。梅花開得那樣早,那樣突然,夜深時嗅到一陣暗香,沒能想到什么緣故,及至“曉來”才發(fā)現(xiàn)向陽的枝頭已開繁了。
    雖則“開遍”,卻僅限于“向南枝”,不失為早梅,令人感到新鮮,喜悅?!耙龟@(其時聲息俱絕,暗香易聞)風(fēng)細(xì)(恰好傳遞清香)”時候才“得香”,故云“遲”。此處用筆細(xì)致?!耙灿小北憩F(xiàn)出第一次驚喜,“不道”則表現(xiàn)出又一次意外,作者驚喜不迭之情,溢于言表。
    至此,作者已滿懷江南之春心。下片以壽陽公主關(guān)于梅花的浪漫故事引出自己的感慨。《太平御覽·時序部》引《雜五行書》:“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币痪洹坝衽_弄粉花應(yīng)妒,飄到眉心住”不但將舊典翻出新意,而且還表現(xiàn)出一個被貶的老人觀梅以致忘懷得失的心情,暗伏下文“少年心”三字。
    想到往日賞梅,對著如此美景,總想把酒喝個夠;但現(xiàn)不同了,經(jīng)過十年的貶謫,宦海沉淪之后,不復(fù)有少年的興致了。結(jié)尾詞情上是一大兜轉(zhuǎn),“老”加上“盡”的程度副詞,更使拗折而出的郁憤之情得到充分表現(xiàn)。用“愿杯深”來代言興致好,亦形象有味。
    這首詞寫得極為深摯,是山谷孤清抑郁的人格風(fēng)貌的寫照。作者先寫在邊地宜州看到梅含苞欲放,接著寫夜晚微風(fēng)中傳來梅花幽香,最后寫早晨梅花開滿枝頭。由“梅破”到“得香”再到“開遍”,作者很有層次地描寫了梅花。全詞由景入手,婉曲細(xì)膩;以情收結(jié),直抒胸臆。整首詞風(fēng)格疏宕,頗具韻味。在情調(diào)上,上片寫梅花,寫得親切婉媚,下片抒感慨,則頹然悲壯,在人與花的對照中,依然可見作者那正直不屈的人格。
    【篇五】宋代虞美人詩詞鑒賞精選
    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秦觀〔宋代〕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shù)。亂山深處水縈回,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枝一作:支)
    輕寒細(xì)雨情何限!不道春難管。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時候斷人腸。
    鑒賞
    這首詞有一段頗具傳奇色彩的本事:“秦少游寓京師,有貴官延飲,出寵妓碧桃侑觴,勸酒惓惓。少游領(lǐng)其意,復(fù)舉觴勸碧桃。貴官云:‘碧桃素不善飲。’意不欲少游強(qiáng)之。碧桃曰:‘今日為學(xué)士拼了一醉!”引巨觴長飲。少游即席贈《虞美人》詞曰(略)。合座悉恨。貴官云:‘今后永不令此姬出來!’滿座大笑?!保ā毒G窗新話》卷上)
    是否真有此“本事”,不得而知。但它對理解此詞的蘊意、寄托卻頗有啟發(fā)。生于非地的一支碧桃,在亂山深處孤獨自開,不被人賞,那正是美人命運的象征。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shù)?!笔拙浠锰圃娙烁唧浮断碌诤笊嫌莱绺呤汤伞罚骸疤焐媳烫液吐斗N,日邊紅杏倚云栽”語。先聲奪人,高雅富麗。那是只有天宮才可能有的一株碧桃?。∮譀r和露而種,更呈其鮮艷欲滴之嬌情妍態(tài)。如此光艷照人,自然不是凡花俗卉之胚數(shù)。詞人從正、反兩面對其褒揚至極?!安皇恰倍诸H耐人玩味。詩歌理論家們常常強(qiáng)調(diào)中國詩詞在不用系詞的情況下所取得的成就,并認(rèn)為這種成就正是得益于系詞的缺失。其實,這并不完全正確。系詞的出現(xiàn),從語法角度看,它表示的只是兩個詞之間的等同,但當(dāng)其運用于中國古典詩詞之中時,它卻傳達(dá)出某些與這種等同相抵觸的言外之意,換言之,“是”暗含了“不是”或“也許不是”,“不是”又暗含著“已經(jīng)是”或“然而卻是”,以其內(nèi)在的歧義達(dá)到一種反諷的陳述?!安皇欠不〝?shù)”越是說得斬釘截鐵,越是讓人感到隱含有不愿接受的現(xiàn)實在。事實正是如此:“亂山深處水縈回。”一“亂”一“深”,見其托身非所、處地之荒僻。盡管依然在縈回盤旋的溪水邊開得盈盈如畫,“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沒人欣賞沒人問,美又何然?也許可以保持那份高潔與矜持,然而總是遺恨!從而表現(xiàn)出碧桃不得意的遭遇和寂寞難耐的凄苦心境。杜甫有:“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陸游有“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币馓N與此略似,而此篇吟詠之深沉過之。杜詩、陸詞皆正面點出花之“無主”,而秦詞只以“為誰開”的探詢語氣,將“無主”之慨妥婉出之,音情更顯得低徊搖蕩。
    上片以花象征美人,然著筆在花。高貴不凡之身無奈托于荒山野嶺,盈盈如畫只是孤獨自開,潔愛自好也難禁凄凄含愁,款款妙筆傳其形神兼?zhèn)洹?BR>    下片始轉(zhuǎn)寫美人。前二句見其惜春之心。微微春寒,細(xì)雨霏霏,這如畫一枝桃花更顯出脈脈含情。然而也許女主人公的憂慮太深重了,春天宜人的風(fēng)物也很快從她憂傷的目光底下滑過去,終于發(fā)出了“不道春難管”的一聲傷嘆。是啊,無奈春光不由人遣,無法把留。它已經(jīng)是“寂寞開無主”了,有何人來憐愛它呢?到了明年此時,它是否還是“依舊笑春風(fēng)”呢?嘆之、憐之、傷之。傷春也是自傷。即如此般芳潔光艷,終是青春難駐,年華易往!尾末兩句寫惜別。“為君沉醉又何妨?!彪y得知音憐愛,卻又要匆匆行別,為報所歡,拼卻一醉,應(yīng)是理所為然,何況更是欲借以排遣愁緒。醉意恍惚中也許能減卻幾分離索的凄涼吧!可是轉(zhuǎn)念一想:“只怕酒醒時候斷人腸?!比缃褚蛔眍伡t,自然是容易的,然而,酒醒之后呢?心愛的人兒不見了,不是更令人腸斷?不,不能沉醉,哪怕只是一起度過這短暫的離別時分也是好的?。〕磷碛植荒艹磷淼拿芤浴爸慌隆倍治癯鲋?。“何妨”是為了他,“只怕”也是因為他,惜別之情深自見。
    全詞情感發(fā)展萬轉(zhuǎn)千回,深沉蘊藉。詞情亦進(jìn)亦退,亦退亦進(jìn)地委婉曲折地前進(jìn),每一份情感,都緊緊地跟隨著它的否定:“不是凡花數(shù)”卻是凡花命;亂山深處“一枝如畫”,依然無人賞識;“輕寒細(xì)雨”,風(fēng)物宜人,又恨留春不?。粸榫幌б蛔眍伡t,又怕酒醒時候更添愁,只好任憑愁來折磨她了。最后,在“斷人腸”的怨嘆聲中詞情戛然而止,收到了凄咽惻斷的藝術(shù)效果。
    詞作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運用的是傳統(tǒng)的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為美人之象征,在美人身上,我們又不難看出詞人自身的影子,亦花亦美人亦詞人。詞人本是一位“少豪俊,慷慨溢于言辭”(《宋史·秦觀傳》)的才俊之士,卻不為世用,仕途抑塞,歷盡坎坷,自然是滿腹懷才不遇的不平。然而在那埋沒人才的社會里,這不平,向誰去訴說?訴說又有何用?只好“借他人酒杯,澆胸中塊壘”。于是當(dāng)詞人為美人的命運深情嘆詠的時候,他其實正是在寄寓身世,抒自身懷抱。也正是詞人身世之感的打入,使得此詞的意義大大超越于這則“本事”。詞心所系,寄托遙深,乃是香草美人手法極其成功的運用。全詞處處緊扣,而又不著痕跡,極盡含蓄委婉之致,表現(xiàn)了精湛的藝術(shù)技巧。讀者可知,騷賦之法,“衣被辭人,非一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