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關注:分期收款銷售的所得稅處理

字號:

根據新企業(yè)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guī)定,以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貨物的,按照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xiàn),此規(guī)定與舊稅法的規(guī)定是一致的。所以我們原來掌握的分期收款的遞延所得稅處理知識點沒有變化。
    處理思路:
    ①對于長期應收款,
    賬面價值=長期應收款的賬面余額-未實現(xiàn)融資收益的賬面余額
    計稅基礎為0。
    ②對于存貨
    賬面價值為0
    計稅基礎=存貨的賬面價值*(分期收款的期間-1)/分期收款的期間
    ③假設將長期應收款、存貨作為一下整體考慮,比較長期應收款、存貨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對此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如果長期應收款、存貨分別考慮,則對長期應收款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對存貨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例題1】:AA向BB銷售OO產品,2009.12.31發(fā)出商品,OO商品的成本為2000萬元,現(xiàn)銷價為2500.。合同約定為分期銷售,分別于2010、2011、2012年支付購貨款1000萬元,所得稅率為25%?!炯僭O將長期應收款、庫存商品的暫時性差異作為整體考慮】
    會計在銷售時分錄為:
     借:長期應收款 30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2500
     未實現(xiàn)融資收益 500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2000
     貸:庫存商品2000
    從上面的分錄可以看到,會計上資產增加了500(3000-500-2000=500),而按稅法規(guī)定,分期銷售于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產生納稅義務,所以資產的賬面價值不應當有變化,這樣會計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500,產生遞延所得稅負債500*25%。
    【例2】:AA公司07年初分期收款方式銷售給甲公司一批產品,該批產品成本為800萬,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00萬,公允價值為758.16萬,銷售合同規(guī)定價稅合計金額為1170萬,當期收到增值稅170萬,合同約定剩余款項在未來五年每年末收取,實際利率為5%(已知(P/A,5%,5)=4.3295)。07年末收到甲公司支付的款項200萬,資產負債表日發(fā)現(xiàn)甲公司發(fā)生財務困難,長期應收款未來現(xiàn)金流量的現(xiàn)值為600,作出年底進行實際利率法攤銷和計提壞賬準備的分錄,考慮所得稅的影響。
     [例題答案]
     1、長期應收款的現(xiàn)值=200×(P/A,10%,5)=200×4.3295=865.9
     借:長期應收款 1000
      銀行存款 17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865.9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70
      未實現(xiàn)融資收益 134.1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700
      存貨跌價準備 100
      貸:庫存商品 800
     借:所得稅費用 100×33%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33★轉回存貨跌價準備的遞延所得稅
     年底應該攤銷的未實現(xiàn)融資收益=865.9×5%=43.3
     借:未實現(xiàn)融資收益 43.3
      貸:財務費用 43.3  
     年末收到款項200萬:
     借:銀行存款 200
      貸:長期應收款 200
     長期應收款的攤余成本=865.9+43.3-200=709.2,未來現(xiàn)金流量現(xiàn)值為600,應該確認減值損失=109.2
     借:資產減值損失 109.2
      貸:壞賬準備 109.2
    遞延所得稅處理:
    1、 長期應收款的賬面余額=1000-200=800
    2、 未實現(xiàn)融資收益的賬面余額=134.1-43.3=90.8
    3、 長期應收款的賬面價值=長期應收款的賬面余額800-未實現(xiàn)融資收益的賬面余額90.8-減值準備109.2=600
    4、 長期應收款的計稅基礎=0
    5、 據3、4,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600,
    6、 存貨的賬面價值=0,而按稅法,800萬元存貨中只有當年收到貨款的部分能夠當期稅前扣除,剩余部分在以后期扣除,即存貨的計稅基礎=800-800/5=640,據此,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640,
    7、 所得稅的相關分錄為: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640*33%=211.2
    貨:遞延所得稅負債 600*33%=198
    所得稅費用13.2
     ★注:由于以減值后的長期應收款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比較,所以對于提取的壞賬準備不確認遞延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