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門變熱門:地震局成國考新寵

字號:

昨天是“國考”網上報名的第7天,往常的冷門地震局今年意外地成為考生們追捧的新寵,重慶市地震局一個僅招一人的職位,昨晚通過審查人數竟達950人!而山西、湖北等地的地震局供求比例也突破100比1。
    按照往年公務員招錄報名慣例,地震部門一直是考生并不熱衷的“冷門”,為何一直不被看好的地震局今年竟成了考生心目中的人們“新寵”?個中原因值得深思。
    首先是一種更加理性的報考思維在左右著考生的行為。按照慣例,地震部門一直是公務員招考的“冷門”,在公務員招考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熱門崗位和職業(yè)等方面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因此,把入門的眼光放在以往的冷門招考職位上,是目前最科學的一種選擇。
    其次,地震部門成“新寵”的現實,也得益于今年四川汶川地震的影響。一場前所未有的災難不僅給人們以警示,同時也暴露了社會在預防自然災害科技研究方面的薄弱,更體現了目前地震等專業(yè)部門人才的匱乏和工作意義的重大。在這種情形下,到最能體現個人作用和人生意義的地方去,為社會發(fā)展進步做突出的貢獻,等等,就成為年輕人首選的理想就業(yè)機會和空間。
    所以,地震由冷門變“新寵”,固然是一種就業(yè)新氣象,但其背后還透露出一些更積極的指向。我們應該對這種現象給以足夠的關注,并在就業(yè)方式、就業(yè)條件、就業(yè)空間等方面給以更積極的引導和創(chuàng)造性的扶持,以鼓勵這些冷門的就業(yè)崗位的就業(yè)者能有更好的發(fā)展空間和進步機會,使這些冷門崗位能留得住人才,養(yǎng)得出人才,從而在社會建設中發(fā)揮出更積極的作用和“熱切”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