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用地包括以下( )等10大類。
A.居住用地、公共設施用地 B.工業(yè)用地、倉儲用地
C.對外交通用地、道路廣場用地 D.社會用地
E.市政公用設施用地、綠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
答案:ABCE
解析:社會用地不是城市用地的10大類范圍。
2.下列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指標中,不屬于建筑形態(tài)控制指標的是( )
A.建筑高度 B.建筑間距
C.建筑密度 D.建筑后退紅線距離
答案:C
解析:建筑形態(tài)控制指標:建筑高度、建筑間距、建筑后退紅線距離、沿路建筑高度、相鄰地段的建筑規(guī)定。
3.居住區(qū)作為城市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人口一般以10萬~15萬人為宜。
答案:×
解析:居住區(qū)作為城市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人口一般以3萬~5萬人為宜。
4.城市用地評價中下列哪一項屬于適宜修建的用地( )。
A.一類用地 B.二類用地
C.三類用地 D.已征收的土地
答案:A
解析:一類用地即適于修建的用地。
A.居住用地、公共設施用地 B.工業(yè)用地、倉儲用地
C.對外交通用地、道路廣場用地 D.社會用地
E.市政公用設施用地、綠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
答案:ABCE
解析:社會用地不是城市用地的10大類范圍。
2.下列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指標中,不屬于建筑形態(tài)控制指標的是( )
A.建筑高度 B.建筑間距
C.建筑密度 D.建筑后退紅線距離
答案:C
解析:建筑形態(tài)控制指標:建筑高度、建筑間距、建筑后退紅線距離、沿路建筑高度、相鄰地段的建筑規(guī)定。
3.居住區(qū)作為城市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人口一般以10萬~15萬人為宜。
答案:×
解析:居住區(qū)作為城市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人口一般以3萬~5萬人為宜。
4.城市用地評價中下列哪一項屬于適宜修建的用地( )。
A.一類用地 B.二類用地
C.三類用地 D.已征收的土地
答案:A
解析:一類用地即適于修建的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