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小松樹和大松樹》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小松樹和大松樹》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小松樹和大松樹》是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樹覺得自己長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樹。風伯伯批評了小松樹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驕傲自大的行為。全文共有4個自然段。課文配有兩幅插圖,形象地描繪出課文中小松樹、大松樹、風伯伯的樣子,使學生易于理解故事內(nèi)容。本課共用2課時來完成教學.我重點講講第一課時:
     2、根據(jù)新課標對一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我設計第1課時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能力:
     (1)鞏固生字讀音,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風伯伯的話,知道小松樹為什么慚愧地低下了頭。
     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主,自讀、品讀、表演讀、感情朗讀,通過多種方式的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教育學生做人要謙虛,不可盲目自滿,看不起別人。
     3、教學重難點: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風伯伯對小松樹說的話。
     二、說教法學法
     1、讀中感悟法
     《語文新課程標準》又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痹诮虒W中,我抓住重點詞句,讓學生自讀、品讀、表演讀、感情朗讀,通過多種方式的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
     2、自主探究法
     采用自主探究學習的方法,能促進學生精神的喚醒和潛能的開發(fā),讓每個學生都能嘗到成功的喜悅。根據(jù)本課的特點,讓學生自主讀書、表演、評論,懂得做人要謙虛,不可盲目自滿,看不起別人,從而感悟課文的內(nèi)涵。
     三、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引入新課。
     邊讀邊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誰的事?(小松樹 大松樹 風伯伯)
     〔讓學生認讀生字詞,能鞏固生字的音和形,同時能使學生更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為學習課文作好鋪墊?!?BR>     (二)指導朗讀,感悟體驗。
     1、精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問:讀完了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誰能用“(誰)長在(什么地方)?”的句式說說。
     (2)誰來幫小松樹和大松樹找找家?
     師簡筆畫“大山”,指名將“小松樹”和“大松樹”畫在相應的地方。
     (3)齊讀第一自然。
     [利用簡筆畫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習下文打下基礎,同時采用變換句式練習說話的方法,讓學生感悟、體驗,了解同一種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達。]
     2、精讀第二自然段
     過渡:看來,小松樹和大松樹是鄰居,那它們一定經(jīng)常在一起說話聊天。這一天,小松樹和大松樹說了些什么呢?
    (1)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邊讀邊想:你從小松樹的話中知道了什么?(小松樹認為自己長得高,看得遠,很驕傲。)
     (2)你是從哪些詞語中讀出小松樹很驕傲的呢?指導讀有關詞語。(要讀出小松樹驕傲的樣子,“多高哇”、“很遠很遠”應加重語氣讀。)
     (3)讓學生說說除了看出小松樹很驕傲外,還看出他怎么樣?(沒禮貌,瞧不起人。)指名讀讀有關詞語,(“喂”、“你呢”等詞)讓學生學小松樹說話的語氣。
     (4)指導朗讀。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把小松樹說這些話時的神態(tài)表演出來。(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讀出小松樹驕傲、神氣的樣子。)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通過對重點詞的感悟以及演一演小松樹驕傲的樣子,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讓他們在動情的語文實踐中積淀語感,增強體驗?!?BR>     (5)看圖討論:如果你是大松樹會怎么樣?大松樹聽了小松樹的話以后,生氣了嗎?它在想些什么?(看圖說說)
     [采用假設的方法,讓學生裝扮大松樹,把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引調(diào)出來,將自己的做法和大松樹的態(tài)度進行比較,體會大松樹對小松樹的愛護和寬宏大度。]
     3、精讀第三自然段。
     過渡:大松樹心胸寬廣,不和小松樹計較。可小松樹的話被風伯伯聽到了,它是怎么說的?
     (1)自由讀、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問:風伯伯的話你們聽懂了嗎?(指名說說)
     (2)讓學生把小松樹與大松樹比一比,從而體會小松樹之所以高是借助了大山的力量。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既突破了本課的難點,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指導朗讀。(讓學生裝扮風伯伯,對小松樹說幾句話。指導使用和藹的語氣朗讀)
     4、精讀第四自然段。
     (1)小松樹聽了風伯伯的話后,——(生齊讀第四自然段)
     (2)小松樹為什么“低下了頭”?(理解“慚愧”的意思)
     (3)你能學學小松樹的樣子嗎?
     (4)引導學生想象:小松樹低下頭會想什么?會對大松樹說什么?(同桌討論、交流)
     〔文章沒有直接寫出小松樹認錯的話語,這給學生留下了更多的思考和想像的空間。在這里,我讓他們代表小松樹,再給大松樹說句話,引導他們在相互交流中,利用原有的知識,補足文章省略的信息,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獲得思想的啟迪?!?BR>     (三)總結全文。
     1、分角色朗讀全文。(學生自由選擇角色,戴上頭飾,進行分角色朗讀。)
     [學生是認知和發(fā)展的主體。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給學生提供一個機會,讓他們在組內(nèi)自由挑選喜愛的角色,戴上喜愛的頭飾,給予學生充裕的時間分角色朗讀課文。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孩子們個個都是天生的藝術家。]
     2、說說學了課文以后懂得了什么道理。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可以讓學生受到思想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可以讓學生初步了解,像這樣通過一個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的文章,我們稱為寓言故事。]
     (四)指導書寫生字。
     1、重點讓學生觀察生字中的重點筆畫,如:松:公的小撇在豎中線上,撇折從橫中線起筆等。讓學生自己觀察,培養(yǎng)學生自己讀貼的習慣。
     2、這節(jié)課設計講3個生字。本課的教學目標。]
     (五)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