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關員考試相關海關法律制度強化題5

字號:

三、判斷班
    1.根據(jù)《中國人民共和國海關法》規(guī)定,海關的基本任務為:監(jiān)督、征稅、編制海關統(tǒng)計和查緝走私
    2.我國海關現(xiàn)行的領導體制是垂直領導體制。
    3.進口貨物的報關時限是在運輸工具申報進境之日起14日內,出口貨物的報關時限是在裝貨前的24小時以前。
    4.納稅義務人對海關征稅有異議的,在提出納稅復議申請后,可以暫緩繳納稅款。
    5.海關在調查走私案件時,可以徑行查詢案件涉嫌單位和涉嫌人員在金融機構、郵政企業(yè)的存款、匯款
    6.海關在海關在調查走私案件時,當事人未到場的,在有見證人在場的情況下,可以徑行檢查。
    7.進出境運輸工具改營境內運輸,不需要向海關辦理手續(xù)。
    8.經濟特區(qū)等特定地區(qū)同境內其他地區(qū)之間往來的運輸工具、貨物、物品的監(jiān)管辦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
    9.海關在查驗進出境貨物、物品時,損壞被查驗的貨物、物品的,應當賠償實際損失。
    10.在保管海關監(jiān)管貨物期間造成海關監(jiān)管貨物損毀或者滅失的,除不可抗力外,對海關監(jiān)管貨物負有保管義務的人應當承擔相應的納稅義務和法律責任。
    11.未經海關許可,擅自開拆、提取、交付、發(fā)運、調換、改裝、抵押、轉讓海關監(jiān)管貨物或者海關尚未放行的進出境物品的,是走私行為。
    12.海關進行稽查時,應當在實施稽查的3日前,書面通知被稽查企業(yè)、單位(以下簡稱被稽查人)。在特殊情況下,海關可以不經事先通知,徑性進行稽查
    13.知識產權權利人逾期未提出申請或者未提供擔保的,海關不得扣留貨物。
    14.海關行政處罰由發(fā)現(xiàn)違法行為的海關管轄,也可以由違法行為發(fā)生地海關管轄。
    15.進口貨物的收貨人、出口貨物的發(fā)貨人、進境物品的所有人,是關稅的納稅義務人。
    16.以租賃方式進口的貨物,以海關審查確定的該貨物的租金作為完稅價格。
    17.原產于共同適用最惠國待遇條款的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的進口貨物,原產于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訂含有相互給予最惠國待遇條款的雙邊貿易協(xié)定的國家或者地區(qū)的進口貨物,以及原產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進口貨物,適用最惠國稅率。
    18.適用出口稅率的出口貨物有暫定稅率的,應當適用暫定稅率。
    19.納稅義務人對海關征稅有異議的,在提出納稅復議申請后,可以暫緩繳納稅款。
    20.對于經批準以加工貿易方式保稅進口的原材料轉為內銷時,在向海關辦理納稅手續(xù)時,其稅率應適用向海關申報轉為內銷之日的稅則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