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畫家鄉(xiāng)》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畫家鄉(xiāng)》這篇課文中五個孩子以畫畫的形式介紹了自己的家鄉(xiāng),向小朋友們展示了我們祖國清新美麗的山水。課文圖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說是一幅極具人文色彩,適合欣賞、領悟的風景畫。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畫家鄉(xiāng)》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二年級語文《畫家鄉(xiāng)》原文
    美術課上,我們用彩筆畫自己的家鄉(xiāng)。
    小青的家鄉(xiāng)在山林。她畫的山峰是那么高,瀑布是那么美。屋前屋后都是又高又大的樹。畫中的小青正提著小竹籃,在叢林里采果子。
    小松的家鄉(xiāng)在大草原。他畫的草原一望無際。草是那么綠,牛羊是那么多。遠處奔來一匹馬,小松正騎在馬上趕著羊群。
    小波的家鄉(xiāng)在海邊,他畫的大海是那么寬,海水是那么藍。海面上有一艘艘裝滿貨物的輪船。那個在碼頭上迎接爸爸的孩子就是小波。
    我們畫了一張又一張。家鄉(xiāng)多美!祖國多美! 
    【篇二】小學二年級語文《畫家鄉(xiāng)》教案
    一、教學內容分析:
    這篇文章是講在美術課上,孩子們用彩筆畫家鄉(xiāng)的事。通過三個孩子不同的畫,展現(xiàn)出他們各自家鄉(xiāng)的美麗,表達了孩子們愛家鄉(xiāng)的感情。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8個生字,認讀8個字。認識“三撇兒”。
    2、能力目標:用“一望無際”寫一句話。朗讀課文,并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3、情感目標:能說說自己的家鄉(xiāng)在哪里,什么樣?了解課文內容,感受家鄉(xiāng)的美麗和愛家鄉(xiāng)的感情。
    三、教學重點:體會文中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四、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要求:
    1、用“一望無際”寫一句話。朗讀課文,并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2、能說說自己的家鄉(xiāng)在哪里,什么樣?了解課文內容,感受家鄉(xiāng)的美麗和愛家鄉(xiāng)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體會文中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xiāng),在美術課上,老師讓同學們用彩筆把自己的家鄉(xiāng)畫出來,今天我們就看一看其中三位同學的家鄉(xiāng)是什么樣的,請同學們打開書,讀一讀課文。
    (二)新授
    1、出示三幅圖,請仔細觀察,你們知道這三幅圖分別是誰畫的?
    2、你是怎么知道的?
    3、小青的家鄉(xiāng)是什么樣的?找出書中的句子讀一讀。
    (1)讀一讀
    (2)為什么要用“那么”?不用行不行?比較一下。
    山峰高,瀑布美。
    山峰是那么高,瀑布是那么美。
    (如何讀)
    (3)小青的家鄉(xiāng)還有什么?(屋前屋后都是又高又大的樹。)
    (4)此時,小青正在干什么?(正提著小竹籃,在叢林里采果子。)
    A、讀一讀。
    B、讀完后你的心情什么樣?
    C、你們如何讀出這樣的心情。
    D、為什么她在畫中要畫自己?
    (4)指導學生背誦課文,滲透寫作方法。
    A.請同學們讀一讀這一段,想一想這一段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后寫了什么?
    (先寫家鄉(xiāng)在哪兒,再寫那兒什么樣,后寫畫中的人。)
    B、填空:“小青的家鄉(xiāng)在(),她畫的()是那么(),()是那么()。()是又高又大的()。畫中的()正提著小竹籃,在叢林里采果子。
    C、指導學生背誦第二自然段。
    4、小松的家鄉(xiāng)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樣的,請同學們讀一讀相應的段落。
    (1)請同學們說一說。
    (2)比較讀:草綠,牛羊多。
    草是那么綠,牛羊是那么多。
    體會小松家鄉(xiāng)的美麗。
    (3)讀一讀這一段,說一說這一段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后寫了什么?
    (4)指導背誦。
    5、小波的家鄉(xiāng)在(海邊)他的家鄉(xiāng)什么樣?找出書中的句子讀一讀。
    (1)同桌互讀,之后互相說一說小波的家鄉(xiāng)在哪兒,都有什么?
    (2)填空:小波的家鄉(xiāng)在()。他畫的()是那么(),()是那么()。()有一艘艘裝滿貨物的()。那個在碼頭上迎接爸爸的孩子就是()。
    (3)請同學們在讀讀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
    6、指導全文朗讀。
    7、你的家鄉(xiāng)在哪里?什么樣?跟同學說說。
    (三)作業(yè):畫畫自己的家鄉(xiāng)。
    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求:
    1、學會8個生字,認讀8個字。認識“三撇兒”。
    2、用“一望無際”寫一句話。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指導學生運用方法識字。
    三、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書寫漢字。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拿出你畫的家鄉(xiāng),和同學說說。
    2、讀拼音:ong、ang、ou、an、ai
    3、復習學過的字:木、采、月、毛。
    (二)識字
    1、自讀課文,找出生字。教師板書生字。
    2、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說說結構記字形。
    (3)組詞理解字義。
    3、全班交流。
    (1)誰來說一說,你們組重點學習哪個字?你們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個字的?
    (2)學生各抒己見:按結構記字:左右結構“彩、際”;上下結構“筆”
    換一換記字:塊去掉土字旁換成豎心旁就是快;
    加一加記字:采加上三撇兒成為新字彩……
    形近字:右—后
    (3)教師指點:出示毛筆,讓學生觀察幫助識字:筆桿是竹子,所以是竹子頭;筆頭是用毛做的,所以是毛字。
    望:強調是上下結構,上邊“亡”豎折變成豎提。
    (4)組詞:美術、武術、用功、作用、彩筆、彩色、前面、后面、希望、一望無際。
    4、指導書寫。
    (1)“三撇兒”不要寫得太寬,中間的一撇應小一些。
    (2)學生照田字格里范字描紅、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5、認讀二類字。
    (1)出示:山峰、瀑布、叢林、騎馬、一艘、貨物、碼頭、
    (2)學生認讀。
    (三)課堂練習
    1、整體觀察每個生字,獨立寫第二遍。
    2、指導學生用“一望無際”寫話。
    (四)板書設計:
    2、畫家鄉(xiāng)
    小青  小松  小波你
    山林  草原  海邊
    五、課后小結
    【篇三】小學二年級語文《畫家鄉(xiāng)》教學反思
    《畫家鄉(xiāng)》這篇課文中五個孩子以畫畫的形式介紹了自己的家鄉(xiāng),向小朋友們展示了我們祖國清新美麗的山水。課文圖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說是一幅極具人文色彩,適合欣賞、領悟的風景畫。學生在欣賞美的同時受到了美的熏陶,積累了美的語言,獲得了美的享受,培養(yǎng)了美的情操。一幅幅的優(yōu)美的畫面不僅讓孩子們感受到了祖國的美麗與家鄉(xiāng)的可愛,更激發(fā)了對祖國和家鄉(xiāng)的熱愛,使孩子們不由自主地想拿起畫筆去畫自己的家鄉(xiāng)。教學本課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設計。
    一、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
    針對這篇課文的特點,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這篇課文的教學時間定為兩課時,今天上的是第一課時,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目標:學習課文中的12個生字,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從朗讀中感悟家鄉(xiāng)的美,激發(fā)學生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二、認真預習,為上課做好鋪墊
    布置學生預習的作業(yè):熟讀課文,認識生字。另外一項是讓畫畫自己美麗的家鄉(xiāng)。孩子們交上來的每一幅作品都是那么的有特色,畫幅有的是農(nóng)村,有的是城市,有的是曲阜的名勝古跡,有的是現(xiàn)代化的高樓大廈……可見孩子們對自己的家鄉(xiāng)還是比較了解和喜歡的。
    三、朗讀感悟,掌握學習方法
    在課堂上充分認識到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檢查學習生字情況后,指導學生學習課文,如在精讀課文第二段,指導感受濤濤家鄉(xiāng)的美時,引導學生說:“濤濤的家鄉(xiāng)美不美?美在哪里呢?讀讀課文,把你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睂W生便根據(jù)自己的喜歡讀自己喜歡的句子,讀得是那樣的津津有味。《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的孩子要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激發(fā)閱讀興趣在低年級教學中是重要目標之一。這篇課文篇幅較長,課文的2—6自然段,段落結構形式幾乎是一模一樣的,每一個自然段都可以獨立成文。因此,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結合課文插圖,重點指導學習第2自然段,我以學生的朗讀體驗為載體,激發(fā)學生的個人情感。這個朗讀體驗過程主要是分層來進行的:首先借助課件的直觀性,吸引孩子的興趣,然后再讓他們讀文體會,抓住重點詞語朗讀感悟,讓他們的整個情感隨著這個過程,層層遞進,步步升華。教學中靈活處理教材,充分體現(xiàn)了選材的自主性。教學時緊抓住第二自然段進行引導分析,使學生感受到大海的迷人。而其他幾個自然段則讓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段落進行自主學習,而后再集體反饋。注重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同時我注意到“讀”領風騷。讀的過程循序漸進,讀的形式多樣,從讀通到讀懂再到有感情地朗讀,真正地體現(xiàn)了讀中悟、悟中讀,特別是指導學生朗讀重點句式“那么……那么……”和重讀“一艘艘”“裝滿”等詞語,較好地引導學生體會了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大海等的喜愛、知道這些詞語體現(xiàn)了魚蝦很多等)自我感覺,在這一部分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引導學生找出優(yōu)美詞語好好讀一讀,詞句訓練到位。如讓學生用“那么……那么……”進行拓展說話,引導學生進行句子的對比(船上裝了魚和蝦和一艘艘船上裝滿了魚和蝦),讓其體會到用詞的準確性。
    四、學文,欣賞祖國的秀麗風光
    教學方法能很好地為教學目標服務,顯現(xiàn)了語文的特色。在教學這篇課文的其他幾段內容時,利用課件向孩子們展示了祖國各地的秀麗風光,把學習課文變?yōu)楹托‘嫾医慌笥训剿麄兊募亦l(xiāng)去游覽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孩子們去祖國各地游覽、觀賞。這時,讀課文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而是有趣的旅游。學生在愉快的讀書活動中走進了文本,感知了課文內容。這樣既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又激發(fā)了學生對學習課文的興趣。
    通過第2自然段的學習,學生熟悉這種學習方法,然后引導學生自主閱讀3—6自然段。放手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剩下的小朋友的家鄉(xiāng)。這樣,不但讓孩子能學習課文,重要的是學習運用一種學習方法進行學習,進行討論,學生獲益不少,作為老師的我也獲益不少。而且學生能通過多媒體課件欣賞無邊的大海,蒼翠的群山,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大城市。再配上生動的畫面,學生更深刻的理解課文。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孩子們展示了祖國各地的秀麗風光,讓孩子們去祖國各地游覽、觀賞。學生在愉快的讀書活動中走進了文本,感知了課文內容。
    在這部分的學習中,同樣注重引導學生的朗讀,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比如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美美地讀一讀,讓學生能自由地發(fā)揮,自由地選擇,讓他們得到完全的展現(xiàn),真正體現(xiàn)了語文性,讓學生掌握了語言應用的技能。
    在課堂中,指導學生美美地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熏陶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還注重引導學生積累文中的好詞。課件運用也恰到好處,在出示課件后,讓學生回歸文本,將多媒體與文本相結合,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整堂課,學生始終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積極性高。
    五、課后延伸,練習寫話
    在這節(jié)課上我有一個延伸過程,首先讓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然后仿照課文結合你的畫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我讓學生把自己畫的《美麗的家鄉(xiāng)》,仿照課文用一段文字介紹一下自己的家鄉(xiāng)。但學生交上來的作品,語言上還是太蒼白了點,也沒有什么內容,看來以后要多讓學生多寫寫話,提高學生寫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