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
1、線路中線是線路施工的平面控制系統(tǒng),也是路基的( ),在施工中必須保持定測時的位置正確。
A、高程控制系統(tǒng)
B、縱軸線
C、主軸線
D、橫軸線
2、施工測量實行( )。
A、一級檢查一級驗收制
B、一級檢查二級驗收制
C、二級檢查一級驗收制
D、二級檢查二級驗收制
3、對混凝土有快硬高強要求的條件下不宜使用( )。
A、硅酸鹽水泥
B、普通硅酸鹽水泥
C、快硬硅酸鹽水泥
D、火山灰水泥
4、具有檢測結果直觀準確,可檢測強度與厚度,但操作復雜,對混凝土有輕微破壞特點的結構混凝土檢測方法是( )。
A、超聲法
B、回彈法
C、地質(zhì)雷達法
D、鉆芯法
5、硬化混凝土抗?jié)B性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混凝土的灰砂比
B、混凝土的水灰比
C、骨料級配
D、水泥品種
6、采用鏟運、推土機械方法施工時,一般情況下( )之間的距離不大于1km。
A、填方區(qū)和挖方區(qū)
B、裝土區(qū)和卸土區(qū)
C、路塹和路堤
D、鏟運區(qū)和推土區(qū)
7、混凝土施工前,應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砂石的( ),將理論配合比換算成施工配合比,并應有施工配料單。
A、強度
B、級配
C、含水率
D、含泥量
8、裝配式的扶壁式擋土墻不宜在不良地質(zhì)地段或( )以上地區(qū)采用。
A、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4g級
B、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3g級
C、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g級
D、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2g級
9、由于鐵路隧道施工測量的各項測量工作中都存在誤差,導致相向開挖中具有相同貫通里程的中線點在空間不相重合,此兩點在空間的連線誤差在水平面垂直于中線方向的分量稱為( )。
A、貫通誤差
B、橫向貫通誤差
C、水平貫通誤差
D、高程貫通誤差
10、滑膜施工時,模板高度宜( )。
A、為0.8~1.2m,并應有0.5%~1%的錐度
B、為1~1.2m,并應有0.5%~1%的錐度
C、為0.8~1.2m,并應有0.3%~0.8%的錐度
D、為1~1.2m,并應有0.3%~0.8%的錐度
11、在施工天窗作業(yè)時,對技改工程、線路大中修及大型機械作業(yè)時間( )。
A、不應少于60min
B、不應少于70min
C、不應少于90min
D、不應少于180min
12、不需要在施工前清除坡面浮土、石塊的坡面防護方式為( )。
A、邊坡植物防護
B、骨架植物護坡
C、噴漿、噴混凝土(含錨桿、掛網(wǎng))防護
D、漿砌片石護坡、護墻防護
13、鋼絞線質(zhì)量評定方法中,每批從( )做拉力試驗,包括整根鋼絞線的大負荷、屈服負荷、伸長率。
A、1盤中截取2根
B、2盤中截取2根
C、3盤中截取3根
D、4盤中截取6根
14、混凝土強度等級≥C30時,硫化物及硫酸鹽含量(%,折算成SO3按重量計)應)。
A、≤1.0
B、≤2.0
C、≤3.0
D、≤4.0
15、用于預應力混凝土的鋼絞線,按極限強度主要有( )和1860MPa。
A、1450MPa
B、1500MPa
C、1570MPa
D、1900MPa
16、鐵路線路兩側(cè)應當設立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qū)。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qū)的范圍是從鐵路線路路堤坡腳、路塹坡頂或者鐵路橋梁外側(cè)起向外的距離。其中在城市市區(qū)安全保護區(qū)范圍應是( )。
A、不少于4m
B、不少于6m
C、不少于8m
D、不少于10m
17、隧道供電電壓,一般是三相四線( )。
A、400/230(V)
B、380/230(V)
C、400/220(V)
D、380/220(V)
18、超聲法檢測的特點是( )。
A、簡單方便,但離散性較大
B、重復和復核檢驗方便,檢驗結果重復性好
C、可以減少各種因素對結果的影響,測試精度較高
D、操作復雜,對混凝土有輕微破壞
19、鋼筋原材料進場檢驗項目中,熱軋圓盤條、熱軋光圓鋼筋、熱軋帶肋鋼筋、余熱處理鋼筋的檢驗項目有外觀檢查、極限抗拉強度、( )、伸長率、冷彎試驗。
A、反復彎曲試驗
B、松弛性能
C、屈服強度
D、疲勞試驗
20、鐵路營業(yè)線橋涵頂進按結構分主要有( )兩種類型。
A、淺埋涵洞頂進和深埋涵洞頂進
B、深基礎涵洞頂進和淺基礎涵洞頂進
C、框架式橋涵頂進和圓形涵洞頂進
D、過水涵洞頂進和過人涵洞頂進
21、就地澆筑沉井的施工工序在立外模和抽墊木之間進行的工作是( )。
A、綁扎鋼筋
B、安裝鋼刃角
C、澆筑底節(jié)混凝土、養(yǎng)生
D、支排架及底模板
22、拋石擠淤施工時,當片石拋出水面( )后,應在頂面鋪一層較小石塊,用重型振動壓路機反復碾壓。
A、0.3m
B、0.5m
C、0.8m
D、1.0m
23、袋裝砂井施打后( )內(nèi)應經(jīng)常檢查袋中砂的沉縮情況,及時進行補砂。
A、3天
B、5天
C、1周
D、10天
24、填筑包心路堤時,宜將( )。
A、滲水性能弱的填料填筑在堤心部分,滲水性能強的填料填筑在路堤兩側(cè)
B、滲水性能較弱的填料填筑在堤心部分,滲水性能弱的填料填筑在路堤兩側(cè)
C、滲水性能強的填料填筑在堤心部分,滲水性能較強的填料填筑在路堤兩側(cè)
D、滲水性能強的填料填筑在堤心部分,滲水性能弱的填料填筑在路堤兩側(cè)
25、樁板墻頂位移應滿足( )。
A、小于樁懸臂端長度的1/100,且不宜大于10cm
B、小于樁懸臂端長度的1/20,且不宜大于10cm
C、小于樁懸臂端長度的1/100,且不宜大于20cm
D、小于樁懸臂端長度的1/20,且不宜大于20cm
26、跨制梁區(qū)龍門吊布置在生產(chǎn)線上,主要不是用來( )的。
A、移梁
B、吊鋼筋骨架
C、吊內(nèi)模
D、吊其他配件
27、預制梁均應設置橋牌,橋牌應標明:跨度、活載等級、設計圖號、梁號、( )、許可證編號等。
A、梁體材料、制造廠家、制造年月
B、梁體材料、制造方法、出廠年月
C、梁體重量、制造廠家、制造年月
D、梁體重量、制造方法、出廠年月
28、路基換填主要是針對( )的情況而采用的一種常用的地基處理方式。
A、深層、局部存在軟土及松軟土
B、淺層、局部存在軟土及松軟土
C、深層、局部存在黏土及砂黏土
D、淺層、局部存在黏土及砂黏土
29、翻模施工時,( )。
A、高度超過20m的橋墩,支撐頂桿分段分批抽換倒用。抽換的頂桿每批不得超過頂桿總組數(shù)的15%
B、高度超過40m的橋墩,支撐頂桿分段分批抽換倒用。抽換的頂桿每批不得超過頂桿總組數(shù)的15%
C、高度超過20m的橋墩,支撐頂桿分段分批抽換倒用。抽換的頂桿每批不得超過頂桿總組數(shù)的10%
D、高度超過40m的橋墩,支撐頂桿分段分批抽換倒用。抽換的頂桿每批不得超過頂桿總組數(shù)的10%
30、橋臺背后缺口應用滲水土填筑,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分層壓實,分層厚度不應大于( )。
A、0.1m
B、0.2m
C、0.3m
D、0.4m
31、上行及混合式移動模架施工程序為( )。
A、現(xiàn)場拼裝移動模架→橋位預壓→安裝內(nèi)?!壴敯邃摻睢惭b箱梁支座→調(diào)整模板、設置上拱度→綁扎底、腹板鋼筋,安裝縱向預應力管道、布設預應力束→ 澆筑梁體混凝土→養(yǎng)護→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松開內(nèi)模,進行初張拉→移動模架整體落架、脫底側(cè)?!后w混凝土強度、彈性模量及齡期均達到設計要求后,進行終張拉→孔道壓漿、封端→移動模架過孔,進入下一個制粱循環(huán)
B、現(xiàn)場拼裝移動模架→橋位預壓→安裝箱梁支座→調(diào)整模板、設置上拱度→綁扎底、腹板鋼筋,安裝縱向預應力管道、布設預應力束→安裝內(nèi)模→綁扎頂板鋼筋→ 澆筑梁體混凝土→養(yǎng)護→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松開內(nèi)模,進行初張拉→移動模架整體落架、脫底側(cè)?!惑w混凝土強度、彈性模量及齡期均達到設計要求后,進行終張拉+孔道壓漿、封端→移動模架過孔,進入下一個制粱循環(huán)
C、現(xiàn)場拼裝移動模架→橋位預壓→安裝內(nèi)?!壴敯邃摻睢惭b箱梁支座→調(diào)整模板、設置上拱度→綁扎底、腹板鋼筋,安裝縱向預應力管道、布設預應力束+ 澆筑梁體混凝土→養(yǎng)護→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松開內(nèi)模,進行初張拉→移動模架整體落架、脫底側(cè)模→移動模架過孔,進入下一個制梁循環(huán)→粱體混凝土強度、彈性模量及齡期均達到設計要求后,進行終張拉→孔道壓漿、封端
D、現(xiàn)場拼裝移動模架→橋位預壓→安裝箱梁支座+調(diào)整模板、設置上拱度→綁扎底、腹板鋼筋,安裝縱向預應力管道、布設預應力束→安裝內(nèi)?!壴敯邃摻睢?澆筑粱體混凝土→養(yǎng)護+梁體混凝土強度、彈性模量及齡期均達到設計要求后,進行終張拉→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松開內(nèi)模,進行初張拉→移動模架整體落架、脫底側(cè)模+移動模架過孔,進入下一個制梁循環(huán)→孔道壓漿、封端
32、路基地基處理方案中根據(jù)路基地基的承載力不同選用不同的處理方案,對于軟土地基一般采用( )。
A、排水疏干、清基換填、拋填片石的施工方案
B、降水、抽水、清表的處理方案
C、粉噴樁、旋噴樁、排水芯帶、砂帶樁、砂樁、碎石樁等加固施工方案
D、排水沉降固結、堆載預壓的施工方案
33、采用墩旁托架進行懸臂拼裝施工,墩旁托架除承受由鋼梁作用的垂直力乘以超載系數(shù)1.3外,并考慮由鋼梁傳來的( )。
A、縱向風力
B、橫向風力
C、施工荷載
D、移動荷載
34、管樁下沉允許偏差為:在岸灘上用導向結構下沉的管樁群頂面中心,( )。
A、順橋方向的允許偏差為15cm,橫橋方向的允許偏差為15cm
B、順橋方向的允許偏差為15cm,橫橋方向的允許偏差為25cm
C、順橋方向的允許偏差為25cm,橫橋方向的允許偏差為15cm
D、順橋方向的允許偏差為25cm,橫橋方向的允許偏差為25cm
35、混凝土離析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混凝土的( )。
A、混凝土單方用水量
B、粗骨料及細骨料的級配
C、水泥品種及外加劑的種類
D、混凝土含砂率(灰砂比)
36、骨架宜采用混凝土預制塊拼裝;當采用( )時,應在路堤填土沉降已趨穩(wěn)定后施工。
A、混凝土預制塊
B、鋼骨架
C、漿砌片石骨架
D、木骨架
37、橋涵缺口填筑前應選擇試驗段做攤鋪壓實工藝性試驗,確定主要工藝參數(shù),并報( )確認。
A、監(jiān)理單位
B、建設單位
C、施工單位
D、實驗室
38、鐵路建設項目新線施工中的正、站線線路在驗交開通前要經(jīng)過機車多次軋道,對軋道次數(shù)的要求是( )。
A、正線軋道50次、站線軋道40次
B、正線軋道50次、站線軋道30次
C、正線軋道60次、站線軋道40次
D、正線軋道60次、站線軋道30次
39、鑒于不同的工程對象有不同的精度要求,所以,儀器、標準應選用得當,精度標準不能低于( ),但也不宜過嚴。
A、企業(yè)要求
B、項目要求
C、規(guī)范要求
D、施工要求
40、根據(jù)規(guī)定,對工程質(zhì)量負總責的單位應該是( )。
A、鐵路建設工程質(zhì)量監(jiān)督機構
B、建設單位
C、勘察設計單位
D、施工單位
41、粉體噴射攪拌樁噴粉量偏差不應該大于室內(nèi)配方值的( ),樁體強度不應該低于設計值。
A、5%
B、8%
C、10%
D、20%
42、邊坡掛網(wǎng)錨噴(含錨桿、掛網(wǎng))防護時,噴層厚度應滿足設計要求。當噴層厚度( )。
A、大于7cm時,宜分兩層施噴;噴后應養(yǎng)護5~7d
B、大于10cm時,宜分兩層施噴;噴后應養(yǎng)護5~7d
C、大于7cm時,宜分兩層施噴,噴后應養(yǎng)護8~10d
D、大于10cm時,宜分兩層施噴;噴后應養(yǎng)護8~10d
43、基坑圍堰通常分為( )。
A、土圍堰、塑料圍堰和木板圍堰
B、土圍堰、塑料圍堰和塑料板圍堰
C、土圍堰、土袋圍堰和沉井圍堰
D、土圍堰、土袋圍堰和鋼板樁圍堰
44、在厚大體積的條件下不得使用( )。
A、快硬硅酸鹽水泥
B、普通硅酸鹽水泥
C、礦渣水泥
D、粉煤灰水泥
45、道碴來源困難時,鋪軌前可在每股鋼軌下先鋪設厚度不小于100mm,寬度不小于( )。
A、800mm的2條道碴
B、700mm的2條道碴
C、700mm的3條道碴
D、800mm的3條道碴
46、爆破器材的保管人員應經(jīng)公安機關培訓、考核,并取得合格證。要有( )以上擔任看守工作,保證24小時值班。
A、3人
B、2人
C、多人
D、4人
47、填筑排水砂墊層施工前施工單位應做壓實工藝性試驗,確定主要工藝參數(shù),并報( )確認。
A、政府部門
B、施工單位
C、建造單位
D、監(jiān)理單位
48、濕式鑿巖,就是在鉆眼過程中利用高壓水潤濕粉塵,使其成為巖漿流出炮眼,目的是( )。
A、防止噪聲
B、行業(yè)習慣
C、防止了巖塵的飛揚
D、可以降低溫度
49、涵洞處路堤缺口的回填要求在填石路堤施工時,涵身頂面以上( )填筑。
A、1.0m高度內(nèi)應分2層
B、1.0m高度內(nèi)應分3層
C、2.0m高度內(nèi)應分2層
D、2.0m高度內(nèi)應分3層
50、浸水路堤填筑的壓實質(zhì)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基床以下路基浸水與不浸水部分分界高程的施工允許偏差為( )mm。
A、+50,0
B、+50,-50
C、-100,0
D、+100,-50
多項選擇題
1、線路施工測量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 )。
A、線路復測
B、路基邊坡放樣
C、線路初測
D、恢復測量
E、線路竣工測量
2、關于聯(lián)合體投標,下面表述正確的是( )。
A、國家有關規(guī)定或者招標文件對投標人資格條件有規(guī)定的,聯(lián)合體各方均應具備規(guī)定的相應條件
B、由同一專業(yè)的各方組成的聯(lián)合體,按照資質(zhì)等級較高的一方考核
C、聯(lián)合體各方應當簽訂共同投標協(xié)議,約定各方擬承擔的工作和責任,明確聯(lián)合體代表及授權
D、聯(lián)合體中標的,聯(lián)合體各方應當共同與招標人簽訂合同
E、聯(lián)合體各方就中標項目向招標人分別承擔責任
3、根據(jù)用途和平面形狀,道岔分為普通單開道岔和( )等。
A、單開對稱道岔
B、三開道岔
C、交叉渡線
D、交分道岔
E、復式道岔
4、鐵路上常用的有基管涵和無基管涵相同的施工工序有( )。
A、基坑開挖
B、施工管涵基礎
C、蓋板箱形涵洞
D、將防水層包裹管節(jié)
E、涵洞缺口填土
5、下列關于沉井基礎敘述正確的有( )等。
A、沉井基礎剛度大
B、不能承受較大的上部荷載
C、沉井基礎承載面積小
D、下沉過程中起著擋土和防水的作用
E、可以穿過不同深度覆蓋層,將基底放置在承載力較大的土層或巖面上
6、營業(yè)線增建二線橋時必須采取防護措施保證既有線的行車安全,路堤高度在3m以下時,采用的防護措施有( )。
A、可在臺尾路堤中打入圓木排樁擋土
B、排樁平面連線與路基中心線成125°
C、樁頂高出路基坡面約0.5m
D、樁間距0.8~1.00m
E、樁入土深度至少在原地面以下1~1.5m
7、道碴儲存應符合( )規(guī)定。
A、存碴場的設置和存碴數(shù)量應滿足施工進度的要求
B、堆碴場地面應進行硬化
C、清潔的道碴堆應予覆蓋或入庫存放
D、使用履帶式設備堆碴,當裝載機在同一碴面反復行走時,堆碴高度不宜超過3m
E、被污染的道碴未經(jīng)處理干凈不得上道
8、錘擊沉樁應采用與樁和錘相適應的彈性襯墊,( )。
A、用送樁沉樁時,樁與送樁的縱軸線應保持在垂直的兩條直線上
B、送樁緊接樁頂部分,應有保護樁頂?shù)难b置
C、安裝送樁前,應截去樁頭損壞部分
D、樁頂不平時應修切或修墊(鋼筋混凝土樁)平整
E、錘擊沉樁開始時應用較低落距
9、箱梁梁體鋼筋骨架分為( )。
A、底腹板鋼筋骨架
B、頂板鋼筋骨架
C、支座鋼筋骨架
D、翼板鋼筋骨架
E、肋柱鋼筋骨架
10、真空預壓的要求有( )。
A、褥墊層宜采用靜壓法施工
B、真空預壓前砂墊層表面應平整,表層無尖石、硬塊
C、在正式抽氣預壓前應進行試抽氣,檢查抽氣設備及密封系統(tǒng)的密封性能
D、測點應按設計要求的數(shù)量、位置埋設
E、按設計要求的觀測頻次和觀測精度進行觀測
11、拖拉架梁方法按照牽引方式可以分為( )。
A、全懸臂拖拉
B、無導梁拖拉
C、通長式拖拉
D、接力式拖拉
E、往復式拖拉
12、新鋪線路應及時( ),并有專人檢查軌道狀況。
A、消除荒道
B、消除反超高
C、消除危及行車安全的三角坑
D、進行軌枕方正
E、起道到設計標高
13、施工機械設備的選擇應從施工條件考慮機械設備類型與之相符合,施工條件指( )等因素。
A、施工場地的地質(zhì)
B、地形
C、工程量大小
D、施工進度
E、施工方案
14、鐵路工程項目部在編制質(zhì)量控制文件時,應該做到的事項是( )。
A、項目經(jīng)理應主持編制,相關職能部門參加
B、項目部主要人員參加
C、以業(yè)主質(zhì)量要求為重點
D、體現(xiàn)工序及過程控制
E、體現(xiàn)投入產(chǎn)出全過程
15、營業(yè)線線路測量主要包括( )。
A、施工復測
B、中線測設
C、竣工測量
D、沉降測量
E、高程放樣和邊樁測設
16、管樁基礎可適用于各種土質(zhì)的基底,尤其在( )的自然條件下,不宜修建其他類型基礎時,均可采用。
A、深水
B、無水
C、巖面不平
D、無覆蓋層
E、覆蓋層很厚
17、膺架的類型主要有( )。
A、滿堂式
B、長梁式
C、墩梁式
D、密墩無梁式
E、獨立支墩式
18、軌道整理應做好的工作有( )。
A、根據(jù)設計要求,在規(guī)定的作業(yè)軌溫范圍內(nèi),應對線路進行至少兩遍精細調(diào)整,使之達到驗交標準
B、對不符合設計要求的道床斷面,應進行整修,堆高碴肩,拍攏夯實
C、緩和曲線、豎曲線區(qū)段應調(diào)整優(yōu)先整理
D、整修打磨不平順焊縫,提高軌面平順性
E、調(diào)整軌距,補齊扣、配件
19、骨架植物護坡的施工要求有( )。
A、當骨架內(nèi)需另鋪種植土時,應先將坡面適當清刷
B、當采用漿砌片石骨架時,應在路堤填土沉降已趨穩(wěn)定后施工
C、應按便利施工的要求修筑養(yǎng)護階梯
D、骨架內(nèi)的種植土應與骨架表面齊平,并與骨架和坡面密貼
E、骨架內(nèi)撒播草籽,并養(yǎng)護管理至成活率達95%
20、我國應用較多的特種水泥有( )。
A、普通硅酸鹽水泥
B、快硬硅酸鹽水泥
C、道路硅酸鹽水泥
D、砌筑水泥和大壩水泥
E、粉煤灰硅酸鹽水泥
21、混凝土配合比的確定程序中包括( )。
A、混凝土理論配合比的確定
B、混凝土和易性的確定
C、混凝土施工強度的確定
D、混凝土砂率的確定
E、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確定
22、屬于施工測量重缺陷的有( )。
A、記錄字體潦草、不規(guī)整
B、控制點點位選擇不當
C、觀測條件掌握不嚴
D、起算數(shù)據(jù)采用錯誤
E、記錄中的計算錯誤,對結果影響較大
23、混凝土的凝結時間主要影響因素有( )。
A、水泥品種
B、單方用水量
C、外加劑的種類
D、含砂率
E、水灰比
24、隧道施工中采取的綜合性防塵措施主要有( )。
A、濕式鑿巖
B、孔口捕塵
C、機械通風
D、蒸汽濕潤
E、噴霧灑水
25、路基排水設施布置合理,表現(xiàn)在( )避免破壞路基并滲入路基內(nèi)部使土體軟化形成病害,造成邊坡坍塌、滑動。
A、排水系統(tǒng)良好
B、能迅速排泄大的降雨量時的地面水
C、能排除影響路基穩(wěn)定的地下
D、材料堅固
E、方便搶險
1、線路中線是線路施工的平面控制系統(tǒng),也是路基的( ),在施工中必須保持定測時的位置正確。
A、高程控制系統(tǒng)
B、縱軸線
C、主軸線
D、橫軸線
2、施工測量實行( )。
A、一級檢查一級驗收制
B、一級檢查二級驗收制
C、二級檢查一級驗收制
D、二級檢查二級驗收制
3、對混凝土有快硬高強要求的條件下不宜使用( )。
A、硅酸鹽水泥
B、普通硅酸鹽水泥
C、快硬硅酸鹽水泥
D、火山灰水泥
4、具有檢測結果直觀準確,可檢測強度與厚度,但操作復雜,對混凝土有輕微破壞特點的結構混凝土檢測方法是( )。
A、超聲法
B、回彈法
C、地質(zhì)雷達法
D、鉆芯法
5、硬化混凝土抗?jié)B性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混凝土的灰砂比
B、混凝土的水灰比
C、骨料級配
D、水泥品種
6、采用鏟運、推土機械方法施工時,一般情況下( )之間的距離不大于1km。
A、填方區(qū)和挖方區(qū)
B、裝土區(qū)和卸土區(qū)
C、路塹和路堤
D、鏟運區(qū)和推土區(qū)
7、混凝土施工前,應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砂石的( ),將理論配合比換算成施工配合比,并應有施工配料單。
A、強度
B、級配
C、含水率
D、含泥量
8、裝配式的扶壁式擋土墻不宜在不良地質(zhì)地段或( )以上地區(qū)采用。
A、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4g級
B、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3g級
C、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g級
D、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2g級
9、由于鐵路隧道施工測量的各項測量工作中都存在誤差,導致相向開挖中具有相同貫通里程的中線點在空間不相重合,此兩點在空間的連線誤差在水平面垂直于中線方向的分量稱為( )。
A、貫通誤差
B、橫向貫通誤差
C、水平貫通誤差
D、高程貫通誤差
10、滑膜施工時,模板高度宜( )。
A、為0.8~1.2m,并應有0.5%~1%的錐度
B、為1~1.2m,并應有0.5%~1%的錐度
C、為0.8~1.2m,并應有0.3%~0.8%的錐度
D、為1~1.2m,并應有0.3%~0.8%的錐度
11、在施工天窗作業(yè)時,對技改工程、線路大中修及大型機械作業(yè)時間( )。
A、不應少于60min
B、不應少于70min
C、不應少于90min
D、不應少于180min
12、不需要在施工前清除坡面浮土、石塊的坡面防護方式為( )。
A、邊坡植物防護
B、骨架植物護坡
C、噴漿、噴混凝土(含錨桿、掛網(wǎng))防護
D、漿砌片石護坡、護墻防護
13、鋼絞線質(zhì)量評定方法中,每批從( )做拉力試驗,包括整根鋼絞線的大負荷、屈服負荷、伸長率。
A、1盤中截取2根
B、2盤中截取2根
C、3盤中截取3根
D、4盤中截取6根
14、混凝土強度等級≥C30時,硫化物及硫酸鹽含量(%,折算成SO3按重量計)應)。
A、≤1.0
B、≤2.0
C、≤3.0
D、≤4.0
15、用于預應力混凝土的鋼絞線,按極限強度主要有( )和1860MPa。
A、1450MPa
B、1500MPa
C、1570MPa
D、1900MPa
16、鐵路線路兩側(cè)應當設立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qū)。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qū)的范圍是從鐵路線路路堤坡腳、路塹坡頂或者鐵路橋梁外側(cè)起向外的距離。其中在城市市區(qū)安全保護區(qū)范圍應是( )。
A、不少于4m
B、不少于6m
C、不少于8m
D、不少于10m
17、隧道供電電壓,一般是三相四線( )。
A、400/230(V)
B、380/230(V)
C、400/220(V)
D、380/220(V)
18、超聲法檢測的特點是( )。
A、簡單方便,但離散性較大
B、重復和復核檢驗方便,檢驗結果重復性好
C、可以減少各種因素對結果的影響,測試精度較高
D、操作復雜,對混凝土有輕微破壞
19、鋼筋原材料進場檢驗項目中,熱軋圓盤條、熱軋光圓鋼筋、熱軋帶肋鋼筋、余熱處理鋼筋的檢驗項目有外觀檢查、極限抗拉強度、( )、伸長率、冷彎試驗。
A、反復彎曲試驗
B、松弛性能
C、屈服強度
D、疲勞試驗
20、鐵路營業(yè)線橋涵頂進按結構分主要有( )兩種類型。
A、淺埋涵洞頂進和深埋涵洞頂進
B、深基礎涵洞頂進和淺基礎涵洞頂進
C、框架式橋涵頂進和圓形涵洞頂進
D、過水涵洞頂進和過人涵洞頂進
21、就地澆筑沉井的施工工序在立外模和抽墊木之間進行的工作是( )。
A、綁扎鋼筋
B、安裝鋼刃角
C、澆筑底節(jié)混凝土、養(yǎng)生
D、支排架及底模板
22、拋石擠淤施工時,當片石拋出水面( )后,應在頂面鋪一層較小石塊,用重型振動壓路機反復碾壓。
A、0.3m
B、0.5m
C、0.8m
D、1.0m
23、袋裝砂井施打后( )內(nèi)應經(jīng)常檢查袋中砂的沉縮情況,及時進行補砂。
A、3天
B、5天
C、1周
D、10天
24、填筑包心路堤時,宜將( )。
A、滲水性能弱的填料填筑在堤心部分,滲水性能強的填料填筑在路堤兩側(cè)
B、滲水性能較弱的填料填筑在堤心部分,滲水性能弱的填料填筑在路堤兩側(cè)
C、滲水性能強的填料填筑在堤心部分,滲水性能較強的填料填筑在路堤兩側(cè)
D、滲水性能強的填料填筑在堤心部分,滲水性能弱的填料填筑在路堤兩側(cè)
25、樁板墻頂位移應滿足( )。
A、小于樁懸臂端長度的1/100,且不宜大于10cm
B、小于樁懸臂端長度的1/20,且不宜大于10cm
C、小于樁懸臂端長度的1/100,且不宜大于20cm
D、小于樁懸臂端長度的1/20,且不宜大于20cm
26、跨制梁區(qū)龍門吊布置在生產(chǎn)線上,主要不是用來( )的。
A、移梁
B、吊鋼筋骨架
C、吊內(nèi)模
D、吊其他配件
27、預制梁均應設置橋牌,橋牌應標明:跨度、活載等級、設計圖號、梁號、( )、許可證編號等。
A、梁體材料、制造廠家、制造年月
B、梁體材料、制造方法、出廠年月
C、梁體重量、制造廠家、制造年月
D、梁體重量、制造方法、出廠年月
28、路基換填主要是針對( )的情況而采用的一種常用的地基處理方式。
A、深層、局部存在軟土及松軟土
B、淺層、局部存在軟土及松軟土
C、深層、局部存在黏土及砂黏土
D、淺層、局部存在黏土及砂黏土
29、翻模施工時,( )。
A、高度超過20m的橋墩,支撐頂桿分段分批抽換倒用。抽換的頂桿每批不得超過頂桿總組數(shù)的15%
B、高度超過40m的橋墩,支撐頂桿分段分批抽換倒用。抽換的頂桿每批不得超過頂桿總組數(shù)的15%
C、高度超過20m的橋墩,支撐頂桿分段分批抽換倒用。抽換的頂桿每批不得超過頂桿總組數(shù)的10%
D、高度超過40m的橋墩,支撐頂桿分段分批抽換倒用。抽換的頂桿每批不得超過頂桿總組數(shù)的10%
30、橋臺背后缺口應用滲水土填筑,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分層壓實,分層厚度不應大于( )。
A、0.1m
B、0.2m
C、0.3m
D、0.4m
31、上行及混合式移動模架施工程序為( )。
A、現(xiàn)場拼裝移動模架→橋位預壓→安裝內(nèi)?!壴敯邃摻睢惭b箱梁支座→調(diào)整模板、設置上拱度→綁扎底、腹板鋼筋,安裝縱向預應力管道、布設預應力束→ 澆筑梁體混凝土→養(yǎng)護→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松開內(nèi)模,進行初張拉→移動模架整體落架、脫底側(cè)?!后w混凝土強度、彈性模量及齡期均達到設計要求后,進行終張拉→孔道壓漿、封端→移動模架過孔,進入下一個制粱循環(huán)
B、現(xiàn)場拼裝移動模架→橋位預壓→安裝箱梁支座→調(diào)整模板、設置上拱度→綁扎底、腹板鋼筋,安裝縱向預應力管道、布設預應力束→安裝內(nèi)模→綁扎頂板鋼筋→ 澆筑梁體混凝土→養(yǎng)護→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松開內(nèi)模,進行初張拉→移動模架整體落架、脫底側(cè)?!惑w混凝土強度、彈性模量及齡期均達到設計要求后,進行終張拉+孔道壓漿、封端→移動模架過孔,進入下一個制粱循環(huán)
C、現(xiàn)場拼裝移動模架→橋位預壓→安裝內(nèi)?!壴敯邃摻睢惭b箱梁支座→調(diào)整模板、設置上拱度→綁扎底、腹板鋼筋,安裝縱向預應力管道、布設預應力束+ 澆筑梁體混凝土→養(yǎng)護→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松開內(nèi)模,進行初張拉→移動模架整體落架、脫底側(cè)模→移動模架過孔,進入下一個制梁循環(huán)→粱體混凝土強度、彈性模量及齡期均達到設計要求后,進行終張拉→孔道壓漿、封端
D、現(xiàn)場拼裝移動模架→橋位預壓→安裝箱梁支座+調(diào)整模板、設置上拱度→綁扎底、腹板鋼筋,安裝縱向預應力管道、布設預應力束→安裝內(nèi)?!壴敯邃摻睢?澆筑粱體混凝土→養(yǎng)護+梁體混凝土強度、彈性模量及齡期均達到設計要求后,進行終張拉→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松開內(nèi)模,進行初張拉→移動模架整體落架、脫底側(cè)模+移動模架過孔,進入下一個制梁循環(huán)→孔道壓漿、封端
32、路基地基處理方案中根據(jù)路基地基的承載力不同選用不同的處理方案,對于軟土地基一般采用( )。
A、排水疏干、清基換填、拋填片石的施工方案
B、降水、抽水、清表的處理方案
C、粉噴樁、旋噴樁、排水芯帶、砂帶樁、砂樁、碎石樁等加固施工方案
D、排水沉降固結、堆載預壓的施工方案
33、采用墩旁托架進行懸臂拼裝施工,墩旁托架除承受由鋼梁作用的垂直力乘以超載系數(shù)1.3外,并考慮由鋼梁傳來的( )。
A、縱向風力
B、橫向風力
C、施工荷載
D、移動荷載
34、管樁下沉允許偏差為:在岸灘上用導向結構下沉的管樁群頂面中心,( )。
A、順橋方向的允許偏差為15cm,橫橋方向的允許偏差為15cm
B、順橋方向的允許偏差為15cm,橫橋方向的允許偏差為25cm
C、順橋方向的允許偏差為25cm,橫橋方向的允許偏差為15cm
D、順橋方向的允許偏差為25cm,橫橋方向的允許偏差為25cm
35、混凝土離析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混凝土的( )。
A、混凝土單方用水量
B、粗骨料及細骨料的級配
C、水泥品種及外加劑的種類
D、混凝土含砂率(灰砂比)
36、骨架宜采用混凝土預制塊拼裝;當采用( )時,應在路堤填土沉降已趨穩(wěn)定后施工。
A、混凝土預制塊
B、鋼骨架
C、漿砌片石骨架
D、木骨架
37、橋涵缺口填筑前應選擇試驗段做攤鋪壓實工藝性試驗,確定主要工藝參數(shù),并報( )確認。
A、監(jiān)理單位
B、建設單位
C、施工單位
D、實驗室
38、鐵路建設項目新線施工中的正、站線線路在驗交開通前要經(jīng)過機車多次軋道,對軋道次數(shù)的要求是( )。
A、正線軋道50次、站線軋道40次
B、正線軋道50次、站線軋道30次
C、正線軋道60次、站線軋道40次
D、正線軋道60次、站線軋道30次
39、鑒于不同的工程對象有不同的精度要求,所以,儀器、標準應選用得當,精度標準不能低于( ),但也不宜過嚴。
A、企業(yè)要求
B、項目要求
C、規(guī)范要求
D、施工要求
40、根據(jù)規(guī)定,對工程質(zhì)量負總責的單位應該是( )。
A、鐵路建設工程質(zhì)量監(jiān)督機構
B、建設單位
C、勘察設計單位
D、施工單位
41、粉體噴射攪拌樁噴粉量偏差不應該大于室內(nèi)配方值的( ),樁體強度不應該低于設計值。
A、5%
B、8%
C、10%
D、20%
42、邊坡掛網(wǎng)錨噴(含錨桿、掛網(wǎng))防護時,噴層厚度應滿足設計要求。當噴層厚度( )。
A、大于7cm時,宜分兩層施噴;噴后應養(yǎng)護5~7d
B、大于10cm時,宜分兩層施噴;噴后應養(yǎng)護5~7d
C、大于7cm時,宜分兩層施噴,噴后應養(yǎng)護8~10d
D、大于10cm時,宜分兩層施噴;噴后應養(yǎng)護8~10d
43、基坑圍堰通常分為( )。
A、土圍堰、塑料圍堰和木板圍堰
B、土圍堰、塑料圍堰和塑料板圍堰
C、土圍堰、土袋圍堰和沉井圍堰
D、土圍堰、土袋圍堰和鋼板樁圍堰
44、在厚大體積的條件下不得使用( )。
A、快硬硅酸鹽水泥
B、普通硅酸鹽水泥
C、礦渣水泥
D、粉煤灰水泥
45、道碴來源困難時,鋪軌前可在每股鋼軌下先鋪設厚度不小于100mm,寬度不小于( )。
A、800mm的2條道碴
B、700mm的2條道碴
C、700mm的3條道碴
D、800mm的3條道碴
46、爆破器材的保管人員應經(jīng)公安機關培訓、考核,并取得合格證。要有( )以上擔任看守工作,保證24小時值班。
A、3人
B、2人
C、多人
D、4人
47、填筑排水砂墊層施工前施工單位應做壓實工藝性試驗,確定主要工藝參數(shù),并報( )確認。
A、政府部門
B、施工單位
C、建造單位
D、監(jiān)理單位
48、濕式鑿巖,就是在鉆眼過程中利用高壓水潤濕粉塵,使其成為巖漿流出炮眼,目的是( )。
A、防止噪聲
B、行業(yè)習慣
C、防止了巖塵的飛揚
D、可以降低溫度
49、涵洞處路堤缺口的回填要求在填石路堤施工時,涵身頂面以上( )填筑。
A、1.0m高度內(nèi)應分2層
B、1.0m高度內(nèi)應分3層
C、2.0m高度內(nèi)應分2層
D、2.0m高度內(nèi)應分3層
50、浸水路堤填筑的壓實質(zhì)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基床以下路基浸水與不浸水部分分界高程的施工允許偏差為( )mm。
A、+50,0
B、+50,-50
C、-100,0
D、+100,-50
多項選擇題
1、線路施工測量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 )。
A、線路復測
B、路基邊坡放樣
C、線路初測
D、恢復測量
E、線路竣工測量
2、關于聯(lián)合體投標,下面表述正確的是( )。
A、國家有關規(guī)定或者招標文件對投標人資格條件有規(guī)定的,聯(lián)合體各方均應具備規(guī)定的相應條件
B、由同一專業(yè)的各方組成的聯(lián)合體,按照資質(zhì)等級較高的一方考核
C、聯(lián)合體各方應當簽訂共同投標協(xié)議,約定各方擬承擔的工作和責任,明確聯(lián)合體代表及授權
D、聯(lián)合體中標的,聯(lián)合體各方應當共同與招標人簽訂合同
E、聯(lián)合體各方就中標項目向招標人分別承擔責任
3、根據(jù)用途和平面形狀,道岔分為普通單開道岔和( )等。
A、單開對稱道岔
B、三開道岔
C、交叉渡線
D、交分道岔
E、復式道岔
4、鐵路上常用的有基管涵和無基管涵相同的施工工序有( )。
A、基坑開挖
B、施工管涵基礎
C、蓋板箱形涵洞
D、將防水層包裹管節(jié)
E、涵洞缺口填土
5、下列關于沉井基礎敘述正確的有( )等。
A、沉井基礎剛度大
B、不能承受較大的上部荷載
C、沉井基礎承載面積小
D、下沉過程中起著擋土和防水的作用
E、可以穿過不同深度覆蓋層,將基底放置在承載力較大的土層或巖面上
6、營業(yè)線增建二線橋時必須采取防護措施保證既有線的行車安全,路堤高度在3m以下時,采用的防護措施有( )。
A、可在臺尾路堤中打入圓木排樁擋土
B、排樁平面連線與路基中心線成125°
C、樁頂高出路基坡面約0.5m
D、樁間距0.8~1.00m
E、樁入土深度至少在原地面以下1~1.5m
7、道碴儲存應符合( )規(guī)定。
A、存碴場的設置和存碴數(shù)量應滿足施工進度的要求
B、堆碴場地面應進行硬化
C、清潔的道碴堆應予覆蓋或入庫存放
D、使用履帶式設備堆碴,當裝載機在同一碴面反復行走時,堆碴高度不宜超過3m
E、被污染的道碴未經(jīng)處理干凈不得上道
8、錘擊沉樁應采用與樁和錘相適應的彈性襯墊,( )。
A、用送樁沉樁時,樁與送樁的縱軸線應保持在垂直的兩條直線上
B、送樁緊接樁頂部分,應有保護樁頂?shù)难b置
C、安裝送樁前,應截去樁頭損壞部分
D、樁頂不平時應修切或修墊(鋼筋混凝土樁)平整
E、錘擊沉樁開始時應用較低落距
9、箱梁梁體鋼筋骨架分為( )。
A、底腹板鋼筋骨架
B、頂板鋼筋骨架
C、支座鋼筋骨架
D、翼板鋼筋骨架
E、肋柱鋼筋骨架
10、真空預壓的要求有( )。
A、褥墊層宜采用靜壓法施工
B、真空預壓前砂墊層表面應平整,表層無尖石、硬塊
C、在正式抽氣預壓前應進行試抽氣,檢查抽氣設備及密封系統(tǒng)的密封性能
D、測點應按設計要求的數(shù)量、位置埋設
E、按設計要求的觀測頻次和觀測精度進行觀測
11、拖拉架梁方法按照牽引方式可以分為( )。
A、全懸臂拖拉
B、無導梁拖拉
C、通長式拖拉
D、接力式拖拉
E、往復式拖拉
12、新鋪線路應及時( ),并有專人檢查軌道狀況。
A、消除荒道
B、消除反超高
C、消除危及行車安全的三角坑
D、進行軌枕方正
E、起道到設計標高
13、施工機械設備的選擇應從施工條件考慮機械設備類型與之相符合,施工條件指( )等因素。
A、施工場地的地質(zhì)
B、地形
C、工程量大小
D、施工進度
E、施工方案
14、鐵路工程項目部在編制質(zhì)量控制文件時,應該做到的事項是( )。
A、項目經(jīng)理應主持編制,相關職能部門參加
B、項目部主要人員參加
C、以業(yè)主質(zhì)量要求為重點
D、體現(xiàn)工序及過程控制
E、體現(xiàn)投入產(chǎn)出全過程
15、營業(yè)線線路測量主要包括( )。
A、施工復測
B、中線測設
C、竣工測量
D、沉降測量
E、高程放樣和邊樁測設
16、管樁基礎可適用于各種土質(zhì)的基底,尤其在( )的自然條件下,不宜修建其他類型基礎時,均可采用。
A、深水
B、無水
C、巖面不平
D、無覆蓋層
E、覆蓋層很厚
17、膺架的類型主要有( )。
A、滿堂式
B、長梁式
C、墩梁式
D、密墩無梁式
E、獨立支墩式
18、軌道整理應做好的工作有( )。
A、根據(jù)設計要求,在規(guī)定的作業(yè)軌溫范圍內(nèi),應對線路進行至少兩遍精細調(diào)整,使之達到驗交標準
B、對不符合設計要求的道床斷面,應進行整修,堆高碴肩,拍攏夯實
C、緩和曲線、豎曲線區(qū)段應調(diào)整優(yōu)先整理
D、整修打磨不平順焊縫,提高軌面平順性
E、調(diào)整軌距,補齊扣、配件
19、骨架植物護坡的施工要求有( )。
A、當骨架內(nèi)需另鋪種植土時,應先將坡面適當清刷
B、當采用漿砌片石骨架時,應在路堤填土沉降已趨穩(wěn)定后施工
C、應按便利施工的要求修筑養(yǎng)護階梯
D、骨架內(nèi)的種植土應與骨架表面齊平,并與骨架和坡面密貼
E、骨架內(nèi)撒播草籽,并養(yǎng)護管理至成活率達95%
20、我國應用較多的特種水泥有( )。
A、普通硅酸鹽水泥
B、快硬硅酸鹽水泥
C、道路硅酸鹽水泥
D、砌筑水泥和大壩水泥
E、粉煤灰硅酸鹽水泥
21、混凝土配合比的確定程序中包括( )。
A、混凝土理論配合比的確定
B、混凝土和易性的確定
C、混凝土施工強度的確定
D、混凝土砂率的確定
E、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確定
22、屬于施工測量重缺陷的有( )。
A、記錄字體潦草、不規(guī)整
B、控制點點位選擇不當
C、觀測條件掌握不嚴
D、起算數(shù)據(jù)采用錯誤
E、記錄中的計算錯誤,對結果影響較大
23、混凝土的凝結時間主要影響因素有( )。
A、水泥品種
B、單方用水量
C、外加劑的種類
D、含砂率
E、水灰比
24、隧道施工中采取的綜合性防塵措施主要有( )。
A、濕式鑿巖
B、孔口捕塵
C、機械通風
D、蒸汽濕潤
E、噴霧灑水
25、路基排水設施布置合理,表現(xiàn)在( )避免破壞路基并滲入路基內(nèi)部使土體軟化形成病害,造成邊坡坍塌、滑動。
A、排水系統(tǒng)良好
B、能迅速排泄大的降雨量時的地面水
C、能排除影響路基穩(wěn)定的地下
D、材料堅固
E、方便搶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