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思考:高中留學熱的背后流走了什么

字號:

最近幾天,北京各區(qū)縣陸續(xù)召開了高招組考工作會。西城區(qū)統(tǒng)計的實際參加高考人數(shù)比此前報名人數(shù)減少100多人。而從全市填報高考志愿的人數(shù)看,填報志愿人數(shù)也少于實際報名人數(shù)。來自一些中學的統(tǒng)計顯示,一些高考生正在放棄國內高考,而轉投國外高考,這成為高考生外流的重要一支?!?月2日《新京報》
    高中生放棄高考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一直以來就作為國內升學無望學生謀取大學機會的最后出路而存在。如今成為報紙報道的熱點,是因為最近的高考生留學并不是我們所熟悉的情況。不僅人數(shù)較之以往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在人員構成上也和過去有明顯的區(qū)別。眾多的考生放棄高考選擇了出國留學這條路,這部分學生自身成績較好甚至不乏可以沖擊市狀元者。面對如此的高考生留學現(xiàn)狀,我們理應更多地思考。
    對于考生而言出國留學無疑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能進入國外,無論從知識學習還是以后的工作角度而言都是更有競爭力的。出國留學使他們既不必趟高考這譚渾水又可以獲得更好的大學教育,還可以得到更多更好的機會,可謂一舉多得。我們對于高中出現(xiàn)的留學熱無可非議,尊重學生自主選擇的同時,也要送去心底的祝福。但是高考生中的這種熱潮,在筆者看來并不是可以熱捧的東西,熱鬧的表面背后是對于國內教育的隱憂。
    這波留學熱的主體是國內的頂尖學生,他們沒有選擇進入國內的高校,而是直接留學國外。這不能不說是教育資源的流失。消耗大量公眾資源培養(yǎng)的優(yōu)質學生選擇加盟國外,勢必導致國內大學生源質量下降。伴隨而來的是一系列連鎖反應。由于頂尖學生的流失,國內高校的學術科研極有可能受很大影響。這種情況下國內大學的競爭力會進一步削弱,反過來又導致對高中生吸引力不足。如此惡性循環(huán),國內大學發(fā)展前景是堪憂的。
    也許出國留學的學生是極小的部分,甚至可以忽略不計,現(xiàn)實情況也的確是這樣的。這部分考生的流失對于國內高校的競爭力影響微乎其微遠沒有筆者上述的那么劇烈。但是這種擔憂是必須的,也非杞人憂天,隨著居民收入普遍提高以及人民幣的升值家長們在經(jīng)濟層面具有了送孩子留學的可能性。而社會的發(fā)展使這種可能性只會與日俱增。另一方面國內高等教育階段的種種丑聞,也會刺激家長送孩子去國外接受更好的教育。現(xiàn)在選擇留學的考生只是小部分,當未來的日子里在高中階段后,留學成為一種趨勢甚至是第一選擇時,筆者所言的那種惡性循環(huán)真的出現(xiàn)也沒什么可奇怪的。
    高中留學熱無疑伴隨著教育資源的流失,如今這種流失還不明顯,我們可以以輕松的心態(tài)將其視為教育交流云云。但是現(xiàn)實的表象下面我們必須看到未來的可能性,如果國內大學教育依舊是這個現(xiàn)狀的話,那么高考生留學必將變?yōu)橐环N趨勢,那時我們對于它就沒有這么泰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