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10月新聞采訪與寫作串講(3)

字號:

二十七、 訪問的準備、方法及深化
    * 采訪準備的實踐意義:
    1、 做好準備,是接近采訪對象的第一步;
    2、 做好準備,能盡快拉近與采訪對象的感情距離;
    3、 做好準備,會使記者成為一個采訪的快手;
    4、 做好準備,將增強記者的新聞敏感,更好地發(fā)現(xiàn)和抓住新聞;
    5、 做好準備,有助于開拓采訪的深度和廣度。
    * 采訪的準備工作分為兩種,即平時準備和臨時準備
    平時準備:
    1、 學習理論政策,認清當前形勢
    2、 了解全局情況,掌握社會動向
    3、 多方面增長知識,擴大采訪視野
    4、 廣泛積累資料,適應工作需要
    * 關于平時準備的具體問題:
    1) 了解情況和掌握動向的重點
    A、 一是各行各業(yè)貫徹招待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的情況;
    B、 二是干部和群眾在一個時期的思想活動
    C、 三是實際工作是的成就、經(jīng)驗、矛盾和主攻方向
    D、 四是各條戰(zhàn)線涌現(xiàn)出來的典型,冒尖的人和事
    2) 積累知識的主要途徑是:
    A、 一要讀書看報,廣采博??;
    B、 二要結合工作,重點攻關;
    C、 注重社會實踐,無字“天書”,不可忽視
    3) 資料積累的分類:
    思想積累、情況積累、信息源的積累、業(yè)務資料的積累、知識性資料的積累
    臨時準備:
    1、 明確報道思想
    2、 選擇、了解采訪對象
    選擇什么樣的采訪對象?
    A、 選擇最熟悉情況的人
    B、 選擇多層次多方面的人物
    C、 選擇不同意見的采訪對象
    D、 對同一類型的采訪對象要選擇典型
    3、 背景材料的收集與分析
    4、 特定報道對象的知識準備
    5、 擬定采訪計劃
    二十八、 訪問的形式、類型及分類
    訪問可以是個別訪問,也可以是集體訪問。
    個別訪問就是記者與采訪對象單獨交談;
    集體訪問就是記者有意組織或邀約多個采訪對象的訪問,包括座談會和記者招待會兩種形式。
    * 訪問活動的類型:因事件訪問、因人物訪問、因經(jīng)驗訪問、因問題訪問、因爭論訪問
    * 訪問的心理過程:主要表現(xiàn)為接近、融洽、溝通、激發(fā)四個階段。
    * 提問的方法與技藝
    1、 問法要多樣,開放式閉合式問題要結合使用
    2、 抓住疑問點
    3、 盡量具體
    4、 提倡討論式,贏造雙方交流的氣氛
    * 提問的分類:
    1、 開放式提問
    ——是指提出比較概括、廣泛、范圍較大的問題,對回答的內(nèi)容限制不嚴格,給對方以充分自由發(fā)揮的余地。這樣的提問比較寬松,不唐突,也常得體。特點:常用于訪談的開頭,可縮短雙方心理、感情距離,但由于松散和自由,難以深挖。
    2、 閉合式提問
    ——是指比較具體、明確、范圍較窄的提問,要求對方回答只能限于提問的具體內(nèi)容。特點:閉合式提問易突破,常用于深入追問或查證、核實,以及轉換話題,也往往比較敏感,要注意提問的角度和口氣。
    * 訪問的要領
    1、 因人而異,靈活對待
    2、 把握重點,啟發(fā)誘導
    3、 溝通思想,見機行事
    4、 少講多聽,廣采博納
    5、 求同存異,心理共鳴
    * 訪問的“心理控制”:
    訪問這種交往過程,在心理上是相互影響的過程。記者是相互影響的主導方,不僅要對被訪問者的心理活動做出正確的判斷,隨之做出的相應的心理應變,還要善于使對方的心理狀態(tài)為記者所影響和制約,這就是記者對采訪對象的“心里控制”:“心理控制”,并不是說記者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對方,而是應當讓對方保留不同意見并表示理解,只有求同存異,才能取得共鳴。
    * 記錄的一般要求:
    7 [新聞采訪與寫作]串講資料
    A、記要點 B、記易忘點 C、記疑點 D、記有關原話 E、記典型情景
    * 記者核實訪問記錄材料的方法有:
    1、 向提供材料的本人核實
    2、 溯本求源,尋求物證
    3、 多方證實與邏輯判斷
    4、 技術檢驗
    * 觀察的特點:
    觀察作為一種新聞采訪方式,就是新聞記者對客觀事實進行由表及里的察看與思考活動,借以外來語與搜集新聞素材與線索。
    觀察分為事前觀察、同步觀察、事后觀察
    觀察具有直接性、綜合性、客觀性、經(jīng)常性、敏感性等特點。
    * 現(xiàn)場觀察的作用:
    1、 辨別真?zhèn)?,收集素?BR>    2、 印象深刻,生動再現(xiàn)
    3、 獲得親知,深化認識
    4、 觸景生情,寄情于文
    5、 見多實廣,有利積累
    * 現(xiàn)場采訪中的瞬間印象主要包括什么?
    1、 變動著的事件細節(jié)
    2、 突發(fā)事件的重大疑竇
    3、 環(huán)境氣氛與情景
    4、 現(xiàn)場活動及人們的表情、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
    * 采訪是的心理感應規(guī)律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1、 記者采訪滿足對象社會需要的程度,制約著采訪的局面
    2、 “先入為主”的“第一印象”,給采訪的氛圍渲染上一層“暈輪”
    3、 “自己人效應”與“異已人效應”誘導著談話的成敗
    4、 采訪談話需要穩(wěn)定的情緒
    * 特殊的采訪方式分類:
    A、 巡回采訪 B、易地采訪 C、交叉采訪 D、蹲點采訪 E、隱性采訪
    * 什么情況下采用隱性采訪?
    1、 把隱性采訪作為記者日常觀察、發(fā)解情況的輔助手段
    2、 某些批評、揭露性的報道可使用隱性采訪
    3、 某些表揚性的稿件也適合用隱性采訪
    * 如何多方面挖掘“新聞事實材料”?
    1、 找特點
    2、 抓問題
    3、 會透視,透會現(xiàn)象看本質(zhì)
    * 怎樣找特點?
    A、 認清形勢找特點
    B、 通過比較找特點
    C、 具體分析找特點
    * 抓什么樣的問題?
    A、 抓實際工作中急待解決的問題
    B、 抓社會公眾關心的問題
    C、 抓帶有傾向性的問題
    D、 抓事物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
    * 怎樣找問題的根源?
    一是要找新舊體制的矛盾
    二是要找新舊思想觀念的矛盾
    二是要找改革中不平衡的矛盾
    * 采訪中“結合藝術”理解:
    結合本身是一種藝術,包括:
    1、 上下結合:將上級精神與實際情況相結合
    2、 點面結合:個別和一般、特殊和普遍、局部和整體的結合
    3、 橫結合:縱的認識:對事物歷史與發(fā)展的完整了解;橫的認識:對一事物與他事物有機聯(lián)系的了解
    4、 正反結合:相反的兩個個別事實之間的聯(lián)系
    二十九、 消息的概念、特點、組成成分與結構方式:
    * 消息——只報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講述詳細的經(jīng)過和細節(jié),以簡要的語言文字迅速傳播新近事實的新聞體裁,也是最廣泛、最經(jīng)常彩的新聞基本體裁。
    * 消息的特點:
    1、 篇幅較短,內(nèi)容簡明扼要,文字干凈利落;
    2、 常有一段#自考# #06年10月新聞采訪與寫作串講(3)#,開門見山,吸引讀者;
    3、 通常一事一報,講究用事實說話;
    4、 更注重時效,報道快速及時;
    5、 基本表達方法是敘述
    * 消息由#自考# #06年10月新聞采訪與寫作串講(3)#、主體、背景和結尾組成
    * 消息的結構方式常用的有倒金字塔、金字塔、散文式三種
    * 消息的分類:
    A、 按事實性質(zhì)分為:事件性新聞和非事件性新聞
    B、 按報道內(nèi)容分為:經(jīng)濟新聞、社會新聞、人物新聞和政治新聞等
    C、 按寫作特點分為:特寫式消息、目擊新聞、解釋性報道和背景報道
    D、 按篇幅長短分為:簡訊、一句話新聞和標題新聞
    E、 其他樣式的分類,有公報式消息、答記者問
    F、 西方新聞界對消息的分類:硬新聞、軟新聞、純新聞
    G、 按不同的寫作形式、寫作特點,把消息分為四大類:動態(tài)消息、經(jīng)驗性消息、綜合消息、和述評性消息
    * 事件性新聞——是指以一個獨立的新聞事件為核心而展開的新聞報道,其事物變動的時態(tài)是突發(fā)性或躍進性的。事件性新聞包括大量動態(tài)消息、現(xiàn)場特寫(新聞素描)等。因具體情況的不同,還可進一步為突出性事件和可預見性事件
    * 非事件性新聞——是指與事件性新聞相區(qū)別的新聞報道,即對一段時間或若干空間進而發(fā)生的情況、經(jīng)驗或問題等概貌性或階段性的反映,其時態(tài)往往是漸進性的。非事件性新聞包括典型報道、深度報道、經(jīng)驗性消息、述評性消息等等。
    * 動態(tài)消息的概念和特點:
    動態(tài)消息——也稱“純新聞”,是最常見的消息類型。它迅速及時地報道國內(nèi)外正在發(fā)生或新近發(fā)生的新聞事實,是反映新事物、新情況、新動向的主要的消息體裁。它有兩種不同情形:一種是對剛剛發(fā)生的或新近發(fā)生的單獨事件的報道;另一種是對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具有一定持續(xù)性變動事件的報道。
    特點是:
    A、 能給人以動態(tài)感,強調(diào)反映事物的最新動態(tài);
    B、 講究“時間”要素,特別注重時效;
    C、 短小精悍,一事一報。
    * 經(jīng)驗性消息的概念及經(jīng)驗的選擇:
    經(jīng)驗性消息——是反映某地區(qū)或某單位在執(zhí)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中,所取得的典型經(jīng)驗、成功做法及其顯著效果的一種新聞體裁。它是典型報道的一種,用以推動全局,指導工作。
    經(jīng)驗性消息中經(jīng)驗的選擇:
    1、 首先應當具有新聞性
    2、 要選取新鮮的、富有特點的經(jīng)驗
    3、 要先取針對性強、能解決當前突出的實際問題的經(jīng)驗
    4、 要選取具有啟邊和指導作用的、具有普遍意義的、經(jīng)過實踐檢驗的比較成熟的典型經(jīng)驗
    5、 不用面面俱到,抓住最主要的經(jīng)驗
    * 綜合消息的概念、特點及寫作要求:
    * 綜合消息——圍繞一個主題思想、從不同側面概括反映某個事件、問題的全局性情況,或綜合報道不同地區(qū)、單位具有同類性質(zhì)又各有特點的多件新聞事實的一種新聞體裁。
    * 綜合消息的特點:1、不受空間的限制 2、由多地、多件新聞事實組成 3、從不同側面表現(xiàn)共同主題 4、報道面廣,聲勢大的。
    * 綜合消息的兩種情形:1、橫斷面綜合反映動態(tài)、情況 2、縱深度綜合反映成就、經(jīng)驗或問題
    * 寫作要求:1、善于分析概括 2、既有廣度,又有深度 3、靈活運用多種表現(xiàn)手法。
    * 述評性消息的概念及寫作特點
    * 述評性消息——也叫新聞述評,是一種以述為主,邊述邊評、夾敘夾議的新聞體裁。
    * 述評性消息的類型:形勢述評、工作述評、思想述評
    * 述評性消息的基本特點:
    A、 以報道事實為主,以評述事實為目的
    B、 述評結合,夾敘夾議
    C、 針對性強,富有思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