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質量師考試初級知識:品質控制基本知識(2)

字號:


    ②過程品質控制(IPQC):是對生產過程做巡回檢驗。
    a.首件檢驗;
    b.材料核對;
    c.巡檢:保證合適的巡檢時間和頻率,嚴格按檢驗標準或作業(yè)指導書檢驗。包括對產品質量、工藝規(guī)程、機器運行參數(shù)、物料擺放、標識、環(huán)境等的檢驗;
    d.檢驗記錄,應如實填寫。
    ③過程產品品質檢驗(FQC):是針對產品完工后的品質驗證以確定該批產品可否流入下道工序,屬定點檢驗或驗收檢驗。
    a.檢驗項目:外觀、尺寸、理化特性等;
    b.檢驗方式:一般采用抽樣檢驗;
    c.不合格處理;
    d.記錄;
    ④依據(jù)的標準:《作業(yè)指導書》、《工序檢驗標準》、《過程檢驗和試驗程序》等等。
    3、終檢驗控制:即成品出貨檢驗。(Outgoing Q.C)
    4、品質異常的反饋及處理:
    ①自己可判定的,直接通知操作工或車間立即處理;
    ②自己不能判定的,則持不良樣板交主管確認,再通知糾正或處理;
    ③應如實將異常情況進行記錄;
    ④對糾正或改善措施進行確認,并追蹤處理效果;
    ⑤對半成品、成品的檢驗應作好明確的狀態(tài)標識,并監(jiān)督相關部門進行隔離存放。
    5、質量記錄:為已完成的品質作業(yè)活動和結果提供客觀的證據(jù)。
    必須做到:準確、及時、字跡清晰、完整并加蓋檢驗印章或簽名。
    還要做到:及時整理和歸檔、并貯存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中。
    四、統(tǒng)計技術簡介(參見《統(tǒng)計技術應用指南》)
    1、分層法:是運用統(tǒng)計方法作為管理的基礎工具,目的是把雜亂無序的資料加以分門別類的歸納和統(tǒng)計。
    2、調查表:在質量管理活動中常用調查表來收集數(shù)據(jù)。如不良項目調查表、不合格原因調查表等。
    3、排列圖:找出影響產品質量主要問題的一種有效方法,它是根據(jù)“關鍵的少數(shù)、次要的多數(shù)”原理(即二八原理)制作而成的。排列圖有兩個縱坐標,  一個橫坐標,幾個直方形和一條曲線。左邊的縱坐標表示頻數(shù),右邊的縱坐標表示頻率(以百分比表示)橫坐標表示影響質量的各個因素,按影響程度的大小從左至右依次排列。
    4、因果分析圖:是用于分析質量問題產生原因的一種圖表,一般從人、機、料、法、環(huán)、測等6個方面分析。
    5、直方圖:(略)
    6、控制圖:(略)
    五、質量管理常用的工作方法和分析方法
    1、PDCA管理循環(huán)
    PDCA管理循環(huán)是質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程序),把質量管理的全過程劃為P(plan計劃)、D(Do實施)、C(Check檢查)、A(Action總結處理)四個階段。
    第一為P(計劃)階段,其中分為四個步驟
    (1)分析現(xiàn)狀,找出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
    (2)分析產生質量問題的各種影響因素
    (3)找出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
    (4)針對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制訂措施,提出改進計劃,定出目標
    第二為D(實施)階段:按照制訂計劃目標加以執(zhí)行
    第三為C(檢查)階段:檢查實際執(zhí)行結果看是否達到計劃的預期效果。
    第四為A(總結處理)階段,其中分二步:
    ⑴總結成熟的經驗,納入標準制度和規(guī)定,以鞏固成績,防止失誤
    ⑵把本輪PDCA循環(huán)尚未解決的問題,納入下一輪PDCA循環(huán)中去解決。
    2、5W2H法 :
    Why:為何----為什么要如此做?
    What: 何事----做什么?準備什么?
    Where: 何處----在何處進行好?
    When: 何時----什么時候開始?什么時候完成?
    Who: 何人----誰去做?
    How: 如何----如何做?
    How much:成本如何?
    3、頭腦風暴法
    頭腦風暴法又稱腦力激勵法,可以有效地識別問題的可能解決辦法和潛在的質量改進機會。一般應用在分析討論會議中,特別是QC小組會議 、質量分析會等。
    在運用頭腦風暴法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禁止批評:不準批評和反對他人的意見;
    2.自由奔放:盡情地想象,自由地發(fā)言,真正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3.歡迎多提觀點:提出的觀點越多越好;
    4.結合改善:與別人的意見相結合,不斷啟發(fā)和改善自己的想法;
    5.如實記錄:對任何人的發(fā)言包括相反的意見都要如實記錄下來。一是獲得全面的信息,二是給人以重視感,從心理上感召他人多發(fā)表意見。
    六、如何開展QC小組活動
    1.QC小組的組建
    ①QC小組的定義:QC小組(Quality Control的縮寫)即質量管理小組。是指在生產現(xiàn)場或工作崗位上的職工自愿組織起來,運用質量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開展群眾性的質量管理活動的小組,解決工作場所存在的問題,以達到質量改善的目的。QC小組是質量管理的一種有效的組織形式。
    ②QC小組活動的作用:A. 有利于開發(fā)智力資源,提高人的素質;B. 預防質量問題,并不斷地進行改進;
    C. 有利于改善人際關系,強化團隊意識和質量意識,從而提高團隊的工作效率。
    ③組建QC小組的原則:A. 自愿參加,自愿結合是組建QC小組的基本原則; B. 由上而下,上下結合是組建QC小組的基礎;C. 領導、技術人員和工人三結合是組建QC小組的好形式;D. 事實求是,結合實際。
    ④QC小組的人數(shù):QC小組人員不宜過多,一般3-10人為宜。
    ⑤QC小組組長的職責:A. 組織小組成員制訂活動計劃,進行工作分工,并帶頭按計劃開展活動;B. 負責聯(lián)絡協(xié)調工作,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小組活動情況,爭取支持和幫助;C.抓好質量教育,組織小組成員學習有關業(yè)務知識,不斷提高小組成員的質量意識和業(yè)務水平;D. 團結小組成員,充分發(fā)揚民主,為小組成員創(chuàng)造寬松的環(huán)境,增強小組的凝聚力;E.經常組織召開小組會議,研究解決各種問題,做好小組活動記錄,并負責整理成果和發(fā)表。
    2.QC小組活動步驟
    ①活動課題的選擇:選題范圍 :提高改善產品質量的課題;降低損耗的課題;優(yōu)化環(huán)境的課題;改善管理的課題;提高職工素質的課題。
    對選題的要求:堅持實事求是,先易后難;提倡大小課題相結合,以小課題為主;選題要具體明確;選題應選周期短,見效快的課題,一個課題一般應在3—6個月完成,多不超過一年時間。
    ②現(xiàn)狀的調查:通過調查表或其他形式,運用數(shù)據(jù)說話的方式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并確定解決問題的主攻方向,為設定目標提供依據(jù)。
    ③設定目標:制定的目標應是經過大家的努力可以達到的。
    ④原因分析:運用恰當?shù)墓ぞ撸熏F(xiàn)狀調查的主要問題按人、機、料、法、環(huán)、測等六大因素,采用調查表、因果圖、排列圖等恰當?shù)墓ぞ哌M行分析,從中找出造成質量問題的具體原因,并確定主要原因。注意:在原因分析時,應召開小組會議,運用頭腦風暴法,發(fā)揮團隊的智慧,盡可能將原因一一找出。
    ⑤制定對策:一般以對策表的形式列出具體項目,在制定對策表時,應采用5W1H法,多問幾個為什么。因此對策表應包括:為什么要制定對策(Why),達到什么目標(What),在哪里執(zhí)行(WHere),誰去執(zhí)行(Who),什么時間完成(When)和如何執(zhí)行(How)等。
    ⑥實施對策:按制定的對策或計劃執(zhí)行。
    ⑦效果檢查驗證。
    ⑧鞏固措施:根據(jù)檢查的結果進行總結,并納入有關的標準、作業(yè)指導書、制度和規(guī)定之中,以鞏固已取得的成績,同時防止類似問題再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