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容量

字號:

肺容量是基本肺容積中兩項或兩項以上的聯(lián)合氣量。
    1.深吸氣量
    從平靜呼氣末作吸氣時所能吸人的氣量為深吸氣量,它是潮氣量和補(bǔ)吸氣量之和,是衡量通氣潛力的一個重要指示。胸廓、胸膜、肺組織和呼吸機(jī)等的病變,可使深吸氣量減少而降低通氣潛力。
    2.功能余氣量
    平靜呼氣末尚存留于肺內(nèi)的氣量為功能余氣量,是余氣量和補(bǔ)呼氣量之和。正常成年人約為2500ml,肺氣腫患者的功能余氣量增加,肺實質(zhì)性病變時減少。功能余氣量的生理意義是緩沖呼吸過程中肺泡氣氧和二氧化碳分壓(PO2和PCO2)的過度變化。由于功能余氣量的稀釋作用,吸氣時,肺內(nèi)PO2,不致突然升得太高,PCO2,不致降得太低;呼氣時,肺內(nèi)PO2,則不會降得太低,PCO2不致升得太高。這樣,肺泡氣和動脈血液的PO2和PCO2,就不會隨呼吸而發(fā)生大幅度的波動,以利于氣體交換。
    3.肺活量和時間肺活量
    吸氣后,從肺內(nèi)所能呼出的氣量稱作肺活量,是潮氣量、補(bǔ)吸氣量和補(bǔ)呼氣量之和。肺活量有較大的個體差異,與身材大小、性別、年齡、體位及呼吸機(jī)強(qiáng)弱等有關(guān)。正常成年男性平均為3500ml,女性為2500ml.肺活量反映了肺一次通氣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作為肺通氣功能的指標(biāo),但由于測定肺活量時不限制呼氣的時間,所以不能充分反映肺組織的彈性狀態(tài)和氣道的通暢程度。因此,提出時間肺活量的概念,用來反映一定時間內(nèi)所能呼出的氣量。時間肺活量為單位時間內(nèi)呼出的氣量占肺活量的百分?jǐn)?shù)。測定時,讓受試者先作一次深吸氣,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呼出氣體,同時分別測量第1、2、3秒末呼出的氣量,計算其所占肺活量的百分?jǐn)?shù),分別稱為第1、2、3秒的時間肺活量。正常人分別為83%、96%和99%肺活量。時間肺活量是一種動態(tài)指標(biāo),不僅反映肺活量容量的大小,而且反映了呼吸所遇阻力的變化,所以是評價肺通氣功能的較好指標(biāo)。
    4.肺總量
    肺所能容納的氣量為肺總量,是肺活量和余氣量之和。其值因性別、年齡、身材、運(yùn)動鍛煉和體位而異。成年男性平均為5000ml,女性為35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