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每日練習(5月14日)

字號:

閱讀理解:板塊的邊界并不就是海陸的邊界,大部分板塊既有陸地又有海洋。作為板塊邊界的活動構造帶,有裂谷、俯沖帶、碰撞帶這三種類型。大洋中綿延數(shù)萬千米的大洋中脊,中間就是裂谷。地幔物質(zhì)從這里流出,形成新的洋底巖石,并把兩邊的板塊不斷推向兩側,裂谷是洋底的誕生地。某些陸上裂谷(如東非裂谷)可能會產(chǎn)生新的海洋。與裂谷相反,位于大洋邊緣的海溝是海洋板塊的消亡帶。洋底巖石圈在這里俯沖到大陸巖石圈之下,并潛入軟流圈而消失。另外,如果邊界兩邊都是陸地,這就成為碰撞帶。隨著碰撞角度的不同,這里或因擠壓而隆起高山,或因剪切而形成斷層,或者兼而有之。
    板塊構造說是大陸漂移說和海底擴張說的合理引申。大陸的漂移是板塊移動的表現(xiàn)之一。板塊運動是地震、火山等事件及島弧、陸緣山、海溝等地形特征的形成原因。
    ① 大陸漂移是板塊移動的表現(xiàn)之一,從全文看,這句話是說( )。
    A. 板塊移動是大陸漂移的動力 B. 板塊移動表現(xiàn)為大陸漂移
    C. 板塊移動和大陸漂移的本質(zhì)是相同的 D. 板塊移動造成了大陸漂移
    ② 下列判斷與文意相符合的一項是 ( )。
    A. 板塊運動的形式有三種:碰撞、俯沖和裂谷
    B. 板塊邊界的碰撞或俯沖,和裂谷的情形相反
    C. 裂谷位于海洋中或海洋與陸地的交接處
    D. 碰撞帶和俯沖帶位于大洋邊緣或陸地之上
    【解答】題①的答案是D; 題②的答案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