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4月北師大自考“外國文學史”串講(3)

字號:

101、松尾芭蕉被稱作是“俳圣。
    102、加繆的哲學隨筆:《西緒福斯的神話》。
    103、《源氏物語》是日本平安時代特語文學的典范,是世界上第一部長篇寫實小說。
    104、薩迪《薔薇園》的格式被但丁《新生》所學習。
    105、二葉亭四迷是日本近代文學的奠基者。代表作:小說《浮云》。
    106、森歐外的處女作《舞姬》。
    107、島崎藤村是日本自然主義派中成就的作家。
    108、奧尼爾是美國戲劇劃時代的戲劇家,獲1936年諾貝爾文學獎。
    109、1965年,肖洛霍夫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金。
    110、肖洛霍夫的第一篇短篇小說是《胎記》,第一部小說集《頓河的故事》
    111、列夫?托爾斯泰的自傳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
    112、果戈里是俄國自然派文學的鼻祖
    113、森歐外的處女作《舞姬》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共70分)
    簡答題:
    一、《雪國》的藝術特色?
    答:(1) 在藝術風格方面的特色是充滿詩意,抒情味道頗為濃厚。
    (2) 在藝術表現(xiàn)方面,繼承日本結合的傳統(tǒng)和學習了西方的寫作技巧
    1)就描寫手法而言,既有一定數(shù)量的具體的、客觀的描繪,又有很多地方通過島村的意識流動和自由聯(lián)想狀物寫人,抒發(fā)情懷。
    2)就安排結構而言,在總體上基本按照事物發(fā)展的時間順序來寫,在某些局部又通過島村的意識流動和自由聯(lián)想展開故事推動情節(jié),適當沖破事物發(fā)展的時間順序,形成內(nèi)空上的一定跳躍。
    二、《荷馬史詩》的藝術成就?
    答:史詩包括兩部:《伊利亞特》和《奧德修紀》。
    (1)結構的巧妙和完整。
    (2) 史詩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塑造了眾多的人物,但并不顯雷同,不顯重復。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把人物放在一定的情勢中,以夸張的手法和色彩濃重的詩句,具體地描繪人物的語言和行動,表現(xiàn)他的性格。
    (3)史詩的詩句優(yōu)美動聽,成為歐洲文學此類作品的典范。得力于它們具有豐富瑰麗的想象和出色的比喻。因此全詩極富生活氣息,而且五光十色,絢麗多彩。
    (4)史詩采用六音步長短短格的詩體,不用尾韻,節(jié)奏感很強。與史詩所要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是很協(xié)調(diào)的。
    (5)史詩的有些表現(xiàn)手法與朗誦藝術有著密切關系。如重復約占全詩的三分之一。
    三、古典主義文學的特點?
    答:(1)在政治上擁護王權,維護國家統(tǒng)一,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對王權的態(tài)度也存在矛盾,不是一味地頌揚。
    (2) 唯理主義。是一種崇尚理性的文學。
    (3) 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提倡師法古人,模仿古典,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這些規(guī)則中影響圈套的是“三一律”,即時間地點動作的三個統(tǒng)一。布阿洛說過:一部“要用一地、一天內(nèi)完成一個故事,從開頭直到末尾維持著舞臺的充實?!边@就是說:一個劇本的情節(jié)只能限制在同一事件 ,事件發(fā)生在同一地點,飲食的時間只能在二十四小時之內(nèi)。
    四、《偽君子》的藝術特色?
    答:(1)在藝術上,《偽君子》是按照古典主義的“三一律”寫成的。
    (2)它是一出典型的性格喜劇。
    (3)它結構嚴整緊湊、層次分明。根據(jù)戲劇的發(fā)展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部分。第一、第二幕,答丟夫不出場,通過其他人物的活動側面介紹答丟夫的性格,為他的上場作好準備。第一幕第一場被歌德認為是“現(xiàn)存最偉大和的開場”。第三幕第二場,答丟夫上場。
    (4)這部作品獨特之處還在于它的戲劇沖突本身帶有許多悲劇性的因素。
    五、古代羅馬文學的歷史分期:
    答:(1)共和國時期的羅馬文學。公元前三世紀――公元前二世紀。代表作家普勞圖斯,作品《一壇黃金》《孿生兄弟》、《吹牛的軍人》。還有泰倫提烏斯,作品有《婆母》、《兩兄弟》。
    (2)共和國晚期和“奧古斯都”的羅馬文學。被稱為是羅馬文學的“黃金時代”。公元前一世紀――公元一世紀。
    代表作家一位是維吉爾,他是羅馬最重要的詩人,作品有《牧歌》、《農(nóng)事詩》和《埃涅阿斯紀》,其中《埃涅阿斯紀》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一位是賀拉斯,他是羅馬最重要的文藝理論家,作品《詩藝》。第三位是奧維德,作品《變形記》《愛的藝術》。
    (3)帝國時期的羅馬文學。公元一世紀――公元五世紀中葉。被稱為是羅馬文學的“白銀時代”代表作家有塞內(nèi)加。
    (4)羅馬的傳記文學。作家是塔西陀、普盧塔克《希臘、羅馬名人傳》《金驢記》(又譯《變形記》)。
    六、但丁的《神曲》所表現(xiàn)出來的新思想和新文化?
    答:(1)《神曲》是但丁從政治上道德上探索意大利民族出路和寓言性的總結。
    (2)《神曲》在宗教性的構思中反映了中世紀晚期意大利的現(xiàn)實生活,而且表現(xiàn)出強烈的愛國精神和反教會的傾向。
    (3)是中世紀文化的總結,是人文主義思想的最初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