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國現(xiàn)代文學作品選”大綱考核點(16)

字號:

{泛讀篇目}
    [小說]
    《沉淪》作者:郁達夫
    1、簡析《沉淪》主人公形象及其意義。
    《沉淪》是郁達夫早期的代表作。
    形象“他”是一個留日學生,在特定的環(huán)境里養(yǎng)成憂郁、多疑、自卑、多愁善感的性格,表現(xiàn)于男女兩性關系方面的更是如此?!八笔窃凇拔逅摹币院笫紫葲_出來的,要求在兩性生活方面得到自我解放的滿足,而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卻受到嚴重的壓抑,導致性格變異的典型。
    意義折射的反映了,在帝國主義的侵略下,積弱的中國一個青年靈魂的創(chuàng)傷,它對封建的傳統(tǒng)的男女觀念也是一個大膽的挑戰(zhàn)。
    2、簡析《沉淪》心理描寫的特點。
    《沉淪》是一篇自轉體小說,也是一篇心理小說??陀^的情節(jié)都服從于說明主人公的心態(tài),即服從于表現(xiàn)自我。小說大量的內心獨白,在作品中形成一種坦率抒寫心靈的特色,具有濃重的主觀抒情色彩。
    《祝福》作者:魯迅
    1、分析祥林嫂悲劇的意義。
    《祝?!氛鎸嵉孛枥L了勞動婦女祥林嫂在舊社會的悲慘遭遇。作品通過封建禮教吃人的血淋淋的事實,憤怒譴責了以魯四老爺為代表的這個封建制度和社會,也批判了周圍群眾所施于祥林嫂的冷漠、歧視和嘲弄。
    2、分析祥林嫂出逃、抗婚、再嫁的實質。
    小說通過祥林嫂的婚姻際遇也表現(xiàn)了她的悲劇命運,并揭露封建宗法思想、封建禮教對她的逼迫。祥林嫂出逃、抗婚、再嫁,從表面看是祥林嫂對現(xiàn)實的一種反抗,實質上還是由于封建禮教和封建宗法思想對她的毒害所造成的。
    封建宗法思想、封建禮教使婦女失去家庭地位,被剝奪了自己的人格和意志,而祥林嫂自己也深受封建禮教的毒害,有著濃厚的封建思想,這些是祥林嫂悲劇的根源。
    3、祥林嫂在魯鎮(zhèn)受到了什么樣的打擊?
    通過祥林嫂在魯鎮(zhèn)的遭遇與不幸來揭露封建禮教對她的殘害。衛(wèi)道的魯四老爺把她看成不祥之物;其他人也以“又冷又尖”的態(tài)度對待、嘲笑她;篤信封建迷信思想的柳媽,以陰間懲罰來嚇唬并勸她捐一條門檻來贖罪,但是魯四老爺還是不準動供品,使她受恐嚇又求赦無效。深刻揭示了悲劇的社會根源,暴露了封建禮教對婦女壓迫,為婦女不幸命運提出了強烈控訴。
    4、小說在人物描寫方面所用的白描、畫眼睛的手法。
    魯迅曾說:“要極儉省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是畫它的眼睛。”對于小說來說,就是要抓住最能表現(xiàn)人物內心的喜怒憂怨,因此白描與畫眼睛手法也經(jīng)常結合在一起用。
    通過語言、動作,和三個不同時期的側影描寫,表現(xiàn)了她遭遇和精神面貌。
    (語言)逢人就說:“我真傻,真的”。
    (三個不同時期的側影,眼神)一、初進周家“……順著眼,不開一句口?!卑卜帜蛣?;二、“……順著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蹦救贿t鈍;三、“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北瘧嵉綐O處的絕望與麻木。
    通過三次肖像神情描寫,將一生折磨極為傳神而有層次展現(xiàn)出來,以震撼人心的悲劇力量,控訴了封建禮教對祥林嫂的迫害。
    5、小說的結構藝術。
    《祝?!凡捎昧说箶⒌氖址?。開頭創(chuàng)造了悲劇氣氛,又提供了故事線索,為開展情節(jié)、深化主題做鋪墊。在結構方面又采取了以人物生活片段描寫連綴成以表現(xiàn)人物一生命運的方式。精選了三個不同時期的生活片段為情節(jié)主干,著重描寫:亡夫、出逃、被劫、逼婚、再度喪夫失子;受恐嚇又求赦無效等情景,筆法簡勁有層次。
    6、 簡要說明小說中關于“祝?!钡拿鑼懠捌渥饔?。
    題名為“祝福”,既是民俗描寫,在結構、主題表現(xiàn)、氣氛營造上也具有重要作用。魯鎮(zhèn)的年終祝?;顒迂灤┤?。強烈的氣氛對比,集中的表現(xiàn)效果,首尾呼應,映照襯托,不僅增強了藝術感染力,也飽含著深刻的諷刺意味,深化了主題。
    《鑄劍》作者:魯迅
    1、簡析眉間尺、宴之敖形象及小說的現(xiàn)實意義。
    歷史小說,敘述東周時期一個復仇故事。眉間尺、宴之敖是兩個復仇者形象。眉間尺是十六歲少年,開始性情柔弱,后聽母說仇變堅決。宴之敖是復仇精神化身,冷峻似鐵,剛毅機智,為眉間尺、自己、一切被殘害者,不吝割頭與眉間尺一起向暴君討還血債。通過著兩個形象,表現(xiàn)了對暴虐黑暗勢力,“血債必須用同物償還”的反抗復仇思想。
    現(xiàn)實意義發(fā)表1927北伐革命勝利進軍之際。1926年,北洋政府制造了三。一八慘案,在向北洋政府進軍討伐之際,魯迅寫了此文,雖是歷史小說,具有現(xiàn)實意義。
    2、《鑄劍》的浪漫主義特色。
    表現(xiàn)為:深沉熾烈的感情,豐富奇特的想象,離奇荒誕的情節(jié),夸張的手法等。
    對暴君、壓迫者反抗復仇,是魯迅思想性格的重要方面。宴之敖就是魯迅反抗復仇精神的藝術化身,這就是浪漫主義重要特征。從想象奇特,情節(jié)荒誕等來說,都堪稱浪漫主義的極致。表現(xiàn)得有聲有色,激越悲壯,有感情,有氣勢。
    3、《鑄劍》諷刺了什么?
    運用漫畫式夸張手法,一是諷刺了王公大臣王后王妃的愚蠢,和正統(tǒng)的“義民”。二是諷刺了順民,他們以得見國王為榮耀,以磕頭低而自豪的奴才性。這是魯迅改造國民性主張在歷史小說中的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