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自考“變態(tài)心理學”串講北大版(19)

字號:

二、強迫癥的臨床表現(xiàn)
    強迫癥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有強迫觀念、強迫意向和強迫行為。強迫癥是指一種觀念、沖動或行為反復出現(xiàn),自知不必要,但欲罷不能,為此十分痛苦。
    一般把強迫癥狀分為三大類:
    1、強迫觀念
    (1)強迫性懷疑,是強迫觀念中常見的表現(xiàn)。
    (2)強迫性回憶
    (3)強迫性窮思竭慮
    (4)強迫性對立思維
    2、強迫意向是一種尚未付諸行動的強迫性沖動,使病人感到一種強有力的內在驅使?;颊咭庾R到這種沖動的不合理,事實上也不曾出現(xiàn)這種動作,但沖動的反復出現(xiàn)卻使患者焦慮不安、憂心忡忡,以致患者回避這些場合,損害社會功能。
    3、強迫行為
    (1)強迫性洗滌
    (2)強迫性檢查
    (3)強迫性計數
    (4)強迫性儀式動作
    三、強迫癥的治療
    1、心理治療。最常用的心理治療是行為治療。約有70%可獲得療效。一是系統(tǒng)脫敏療法。二是厭惡療法。
    2、藥物治療。主要采用三環(huán)類藥物,以氯米帕明最為常用。
    第五節(jié) 軀體形式障礙
    軀體形式障礙是一種以持久地擔心,或相信各種軀體癥狀的優(yōu)勢觀念為特征的神經癥?;颊咭蜻@些癥狀反復就醫(yī),各種陰性的醫(yī)學檢查結果,醫(yī)學的解釋都不能打消他的疑慮。即使有時存在某種軀體障礙,也不能解釋所訴癥狀的性質、程度或其痛苦與優(yōu)勢觀念。
    一、軀體形式障礙的病因與發(fā)病機制
    軀體形式障礙的確切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
    可能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有以下方面。
    1、人格基礎
    2、社會、文化因素
    3、遺傳因素
    4、各派心理學理論,以各自的觀點對軀體形式障礙進行解釋。
    (1)心理動力學派認為,軀體形式障礙的軀體癥狀和軀體痛苦,是對憤怒、愿望等無意識滿足的結果。軀體主訴是患者對需要照料、關心、同情或注意的愿望的無意識表達;軀體癥狀是一種用非言語性語言來表達憤怒疼痛常常與需要父母的照料和情感有關,通過疼痛主訴獲得更多的照料和關心。
    (2)學習理論認為,軀體形式障礙是患者條件學習的結果,通過某些軀體癥狀獲得別人的關心、照顧或逃避責任,或發(fā)現(xiàn)自己的某些軀體不適,可以操縱其他人的行為而得以強化。
    認知理論認為,身體癥狀與患者與患者對正常的軀體感覺進行歪曲解釋錯誤歸因于身體疾病有關。這導致患者更高的身體喚醒和自我詳檢,進一步夸大其軀體感覺。
    二、軀體形式障礙的臨床表現(xiàn)
    軀體形式障礙是一種異源性疾病,身體癥狀的表現(xiàn)多種多樣。
    臨床上學見的類型有:
    1、軀體化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多種多樣、反復出現(xiàn)和時常變化的身體癥狀,其癥狀可涉及身體的任何系統(tǒng)或器官。
    2、未分化軀體形式障礙
    3、疑病癥又稱疑病障礙,是指患者以擔心或相信自己,患有一種或多種嚴重軀體疾病的軀體形式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對身體健康或疾病的過分擔心,其嚴重程度與實際健康狀況很不相稱。患者到處反復就醫(yī),做各種醫(yī)學檢查,盡管各種檢查結果陰性,醫(yī)生的解釋和保證,均不能打消其疑慮。
    4、軀體形式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5、持續(xù)性軀體形式疼痛障礙
    第六節(jié) 神經衰弱
    神經衰弱指一種以精神易興奮卻又易疲勞為特征,表現(xiàn)為緊張、煩惱、易激惹等情感癥狀,及肌肉緊張性疼痛和睡眠障礙等生理功能紊亂癥狀的神經癥。
    一、神經衰弱的病因與發(fā)病機制
    1、心理社會因素
    2、素質及生理因素
    具有敏感多疑、膽怯、自卑、依賴性強、自制力差等人格特質的個體,很容易罹患神經衰弱。
    二、神經衰弱的臨床表現(xiàn)
    1、腦功能衰弱的癥狀是神經衰弱的常見癥狀,包括精神易興奮與易疲勞。
    它有下述幾個特點:
    (1)疲勞常伴有不良心境
    (2)疲勞常有情境性
    (3)疲勞常有彌散性
    (4)疲勞不伴有欲望與動機的減退
    (5)以精神疲勞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