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自考“工程經濟”復習筆記(七)

字號:

第七章 成本控制與分析
    一、生產成本控制
    1、生產成本控制的概念:
    成本控制包括生產過程前的控制和生產過程中的控制。
    生產前成本控制主要是在產品研制和設計過程中,對產品的設計、工藝、工藝裝備、材料選用等進行經濟分析和價值的,用最低的成本實現(xiàn)產品的必要功能,以符合預期目標成本的要求。簡言之就是生產前從設計上控制產品預計成本。
    我們前幾章做的分析計算就是在生產過程前從理論上控制成本。我們在心中要首先明確,成本控制就是“少花錢多辦事,用最小的開支生產出最多合格產品”,而本章學習的主要內容就是生產過程中成本控制也就是生產成本控制。
    生產過程中的控制:就是在產品制造過程中,對成本形成的各因素按照一定的控制標準,嚴格加以監(jiān)督,發(fā)現(xiàn)偏差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糾正,使生產過程中各種資源的消耗和費用開支限制在預先規(guī)定的標準范圍之內。簡言之就是在生產過程中實際控制成本。
    2、生產成本控制的程序
    (1)制定成本控制標準
    (2)揭示成本差異
    (3)及時糾正偏差
    3、生產成本控制的內容
    (1)控制設計成本:即注意產品的設計方案,好的設計可以省一大筆錢。
    (2)控制資源消耗:這是管理方面內容包括控制材料消耗、控制勞動消耗和生產設備的使用。
    (3)控制費用開支:要精打細算,按定額和預算花錢。
    (4)控制產品質量:推行全面質量管理。
    4、生產成本控制的要求:(全程全員事前控)
    (1)生產成本控制必須貫穿于生產活動的全過程:費用審批制度、記錄數據、定額管理。
    (2)生產成本控制必須實行全員控制:分級歸口控制責任制,層層落實。
    (3)生產成本控制必須抓事前控制:制定目標成本。
    二、標準成本
    標準成本是指在現(xiàn)有的生產技術水平和有效的經營管理條件下、經過努力而應達到的先進可靠的成本標準,是一種預期的成本目標。
    1、標準成本的作用:
    (1)用于控制成本
    (2)用于決策
    (3)減少成本核算的工作量
    2、標準成本的分類
    (1)按適用期限:分為現(xiàn)時標準成本和基準標準成本,前者是短期性的,后者為長期固定的標準。
    (2)按效率水平:分為理想標準成本、過去平均業(yè)績標準成本和能實現(xiàn)良好業(yè)績的標準成本。最后一個算是前后兩者的折中,通常就稱預期標準成本,用得較多。
    3、標準成本的制定要點
    標準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工資等直接費用和制造費用所組成。
    標準成本制定的基本形式是“數量”乘以“價格”標準。各項標準成本制定要點是:
    (1)直接材料標準成本是以各種材料的標準消耗量和標準價格相乘確定的。
    (2)直接工資標準成本是按單位產品的標準工時與標準工資相乘確定的。
    (3)制造費用的標準成本是按單位產品的標準工時與制造費用分配率標準相乘確定的。
    4、新產品標準成本的計算
    (1)采用價格成本法:顧名思義,就是根據一個事先分析確定的有競爭力的價格(它包括成本、目標利潤和稅金),然后根據這個價格和價格系數(也就是價格和成本之間的比例),就可以得到標準成本了:C標=PM/β
    (2)采用概算法:這個更簡單,就是根據新產品中的料(M)、工(L)、費來算,費指制造費用,知道了料和工,就可以根據一個系數算出費,三個成本相加即可。所以C標=(M+L)(1+γ)
    5、老產品的標準成本的計算
    老產品又稱可比產品。可比產品的標準成本測算包括可比產品的成本降低率、降低額和單位標準成本的測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