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題(每題2分。由單選和多選組成。錯選,本題不得分;少選,所選的每個選項得0. 5分)
(一)
某內燃機公司層主管人員長期憂慮的一個問題是:生產車間的個人對他們的工作缺乏興趣,產品質量不得不由檢驗科來保證。公司在生產線的最后增設一個技術水平較高的班組,專門負責解決質量問題。由于這種方法費用較高,且質量問題主要是由裝配差錯造成,因此,公司中很多人對于使用這種事后處理方法感到很不滿意。當然,不可否認,也有部分差錯是由于設計不合理造成的。
公司總裁召集主要部門主管開會研究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生產經理劉偉斷言,這些問題是工程設計方面的事情。他認為,只要工程設計上充分仔細地設計部件和整機結構,許多質量問題就不會出現(xiàn)。他又責怪人事部門沒有更仔細地挑選工人,并且沒有讓使用員工的部門參與到選拔工作中來,他特別指出裝配工人流動率每月高達5%以上。且星期一的曠工率經常達到20%,他認為用這樣的勞動力,沒有一個生產部門能夠有效地運轉。
總工程師王軍認為,部件和整機結構都沒計得很好。如果標準要求再嚴一點,生產就會非常困難和費時,內燃機的成本會大幅提高。
人事經理劉彥從多方面來說明人事問題。首先,在公司的人事方面,她的部門對公司啟用和留用工人很少有或沒有控制權。其次,車間的工作非常單調辛苦,所以公司不應該期望工人對這種工作除了領取工資外還會有什么興趣。但是劉彥說,她相信公司可以想辦法提高工人的興趣。如果工人承擔的工作范圍能夠擴大的話,必然會出現(xiàn)高質量的工作以及較低的缺勤率和流動率。她建議公司做兩件事:一是要工人掌握幾種操作技能,而不是制作一項簡單的動作;二是工人每星期輪流換班,從生產線的一個位置換到一個完全不同的位置,這樣可以為工人提供新的和更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
人事經理的建議很快被采用并付諸實行,使每個人覺得意外的是:工人對新計劃表示極大的不滿。一個星期后,工人罷工,裝配線關閉。工人們聲稱,新計劃只是一種管理上的詭計——使他們要做比以前更多的工作并且訓練他們去替代其他工人而不增加任何工資。
71.該企業(yè)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在生產線的最后增設一個技術班組,專門解決質量問題,這種行為屬于( )。
A.現(xiàn)場控制
B.反饋控制
C.前饋控制
D.分散控制
【真題解析】
本題所考查的考點是管理的控制職能中的控制的類型。顯然在生產線的最后增設一個技術水平較高的班組,專門負責解決質量問題,屬于事后處理,也就是反饋控制。而分散控制則要求有多個相對獨立的子系統(tǒng),不符合題干的情形。正確答案是B.
72.企業(yè)各部門對于質量責任和原因有不同的看法和爭執(zhí),這些爭執(zhí)反映了( )。
A.“經濟人”的假設是正確的,人總傾向于推卸責任
B.企業(yè)各個部門之間的協(xié)調不好
C.企業(yè)長期存在的矛盾激化了
D.設計部門和生產部門的意見總是難以統(tǒng)一的
【真題解析】
本題所考查的考點是管理中組織內部協(xié)調的知識點。組織內部協(xié)調主要包括各生產要素的協(xié)調、企業(yè)與股東關系的協(xié)調、組織內部人際關系的協(xié)調。該案例中在討論問題的過程中,\法律教/育網整/理]各個部門都推脫責任,可以說明企業(yè)各個部門之間的協(xié)調不好,與此同時企業(yè)長期存在的矛盾激化了。案例中企業(yè)各個部門之間長期以來缺乏溝通和協(xié)作才會出現(xiàn)問題,故正確選項為BC.“經濟人”的假設是古典管理理論的基礎,已經被之后的“社會人”假設所取代。事實上,在企業(yè)管理中金錢并非是刺激職工積極性的動力,人與人之間的友情、安全感、歸屬感等社會和心理欲望的滿足,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案例中的爭執(zhí)不僅僅是經濟人假設的反映。此外,D項內容過于絕對。正確答案是BC.
73.人事經理劉彥試圖通過改變工作方式和擴大工作范圍來提高工人的興趣,這種方式屬于雙因素理論中的( )。
A.保健因素
B.激勵因素
C.興趣因素
D.工作因素
【真題解析】
本題所考查的考點是雙因素理論,考題較偏。“雙因素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赫茨伯格在1959年提出的。他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使職工感到滿意的都是屬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內容方面的;使職工感到不滿的,都是屬于工作環(huán)境或工作關系方面的。他把前者叫做激勵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本案例中改變工作方式和工作范圍屬于工作本身以及工作內容方面的。正確答案是B.
74.人事經理劉彥的建議實行后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沒有改變工作本身枯燥乏味的現(xiàn)實
B.事先沒有和工人進行充分的溝通
C.工人素質太低
D.其他部門的管理者沒有予以配合
【真題解析】
本題所考查的考點是管理職能中的協(xié)調。從案例的情形來看,由于事先沒有和工人進行充分的溝通,使得工人對該計劃產生了誤解和抵觸,因而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其他因素并沒有在案例中被強調。正確答案是B.
(二)
某化工廠建于90年代,生產工藝先進,生產規(guī)模龐大,資金雄厚,市場開拓能力強。多年以來,通過開發(fā)新產品、占領新市場,采取多種化工產品經營戰(zhàn)略,占據(jù)了北方化工市場的主導地位。面對近幾年日益激烈的化工市場競爭,該廠科研部門研究設計出甲、乙、丙、丁四種全新領域特種化工產品優(yōu)化生產方案。廠營銷部門通過市場調查,了解到每種方案都面臨滯銷、一般和暢銷三種市場狀態(tài),各種市場狀態(tài)的概率和標準損益值如圖表所示。廠決策層根據(jù)各方面綜合信息做出以下決策:l.建設規(guī)模較大的丁方案產品生產線,盡力獨占競爭者力圖獲取的利益;2.成了丁產品科研攻關隊,不斷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壟斷各種可行的技術專利,保持優(yōu)良的產品品質;3,加大對丁產品的廣告,客戶服務和生產支出,加強進入壁壘;4.投入足夠的力量保持成本競爭,以誘人的合理價格,增加市場現(xiàn)有份額;5.力求與供應商簽訂排他性合同,壟斷優(yōu)良原料資源。
某化工廠備選生產方案各種狀態(tài)的概率和損益值表
75.該化工廠采取的戰(zhàn)略是(?。?。
A.收獲戰(zhàn)略
B.一體化戰(zhàn)略
C.多元化戰(zhàn)略
D.維持戰(zhàn)略
【真題解析】
本題所考查的考點是企業(yè)在不同地位上的戰(zhàn)略規(guī)劃。案例中提到“占據(jù)了北方化工市場的主導地位”,因而該化工廠處于主導地位。從其戰(zhàn)略規(guī)劃來看屬于維持戰(zhàn)略。維持戰(zhàn)略其核心是恰當?shù)胤佬l(wèi),使新企業(yè)很難進入。具體的防衛(wèi)行動有:(1)通過增加廣告、客戶服務和生產能力支出,加強進入壁壘;(2)設法增加客戶轉移到競爭產品的費用;(3)擴大生產線,盡力囊括競爭者力圖攫取的利益;(4)保持合理的價格和誘人的品質;(5)維持或提高客戶服務水平;(6)投入足夠力量保持成本競爭、技術創(chuàng)新、增加市場的現(xiàn)有份額;(7)壟斷各種可行的技術專利;(8)力求與供應商簽訂排外性合同。該化工廠作出的決策在多個方面符合維持戰(zhàn)略的特征,包括盡力囊括競爭者力圖攫取的利益、保持合理的價格和誘人的品質、壟斷各種可行的技術專利、力求與供應商簽訂排外性合同等等。正確答案是D.
76.該化工廠所做出的決策屬于( )。
A.不確定型決策
B.風險型決策
C.程序化次策
D.非程序化決策
【真題解析】
本題所考查的考點是不同類型的決策。確定型決策、風險決策和不確定型決策是一組概念。確定型決策是在確定的條件下進行的決策,指決策者不僅確定自然狀態(tài)的發(fā)生,而且每一方案只有一個確定的結果,方案的選擇取決于對各方案結果的直接比較。風險決策是決策方案未來的自然狀態(tài)不能預先明確,對決策問題所處的條件知道較多但不全面和肯定的情況下所做的決策。不確定型決策是指對決策問題所處的條件知之甚少,主要依賴決策者的經驗和主觀判斷進行決策。案例中,該化工廠了解了各備選生產方案各種狀態(tài)的概率和損益值表,這表明其作出的決策屬于風險型決策。
程序化決策和非程序化決策是一組概念。程序化決策是按預先規(guī)定的程序、處理方法和標準來解決管理中經常重復出現(xiàn)的問題,又稱重復性決策、定型化決策、常規(guī)決策。非程序化決策則是為解決不經常重復出現(xiàn)的、非例行的新問題所進行的決策。該化工廠關于戰(zhàn)略的決策并不是經常重復出現(xiàn)的問題,因而屬于非程序化決策。正確答案是BD.
77.該化工廠決策層所選擇的丁方案期望值為( )。
A.56
B.8l
C.83
D.73
【真題解析】
本題所考查的考點是決策方法中的風險型決策方法。根據(jù)案例提供的表格信息:
甲方案的期望值=0.2 ×20+0.6×70 +0.2×100=66
乙方案的期望值=0.2×20+0.1×70 +0.7×100=81
丙方案的期望值=0×20+0.9 ×70+ 0.1×100=64
丁方案的期望值=0.1×20+0.3×70 +0.6×100=83
正確答案是C.
78.如果該化工廠決策層是一個傾向于可能性準則的理性決策群體,則他們最有可能選擇的方案是( )。
A.甲方案
B.乙方案
C.丙方案
D.丁方案
【真題解析】
本題所考查的考點是風險決策方法中的可能性準則,根據(jù)概率論的原理,一個事件的概率越大,其發(fā)生的可能性就越大?;谶@種想法,我們在風險型決策問題中選擇一個概率的(即可能性)的自然狀態(tài)進行決策,而不論其他的自然狀態(tài)如何,即為可能準則。在案例中,丙方案一般市場狀態(tài)的概率,故丙方案是最有可能選擇的方案。正確答案是C
(一)
某內燃機公司層主管人員長期憂慮的一個問題是:生產車間的個人對他們的工作缺乏興趣,產品質量不得不由檢驗科來保證。公司在生產線的最后增設一個技術水平較高的班組,專門負責解決質量問題。由于這種方法費用較高,且質量問題主要是由裝配差錯造成,因此,公司中很多人對于使用這種事后處理方法感到很不滿意。當然,不可否認,也有部分差錯是由于設計不合理造成的。
公司總裁召集主要部門主管開會研究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生產經理劉偉斷言,這些問題是工程設計方面的事情。他認為,只要工程設計上充分仔細地設計部件和整機結構,許多質量問題就不會出現(xiàn)。他又責怪人事部門沒有更仔細地挑選工人,并且沒有讓使用員工的部門參與到選拔工作中來,他特別指出裝配工人流動率每月高達5%以上。且星期一的曠工率經常達到20%,他認為用這樣的勞動力,沒有一個生產部門能夠有效地運轉。
總工程師王軍認為,部件和整機結構都沒計得很好。如果標準要求再嚴一點,生產就會非常困難和費時,內燃機的成本會大幅提高。
人事經理劉彥從多方面來說明人事問題。首先,在公司的人事方面,她的部門對公司啟用和留用工人很少有或沒有控制權。其次,車間的工作非常單調辛苦,所以公司不應該期望工人對這種工作除了領取工資外還會有什么興趣。但是劉彥說,她相信公司可以想辦法提高工人的興趣。如果工人承擔的工作范圍能夠擴大的話,必然會出現(xiàn)高質量的工作以及較低的缺勤率和流動率。她建議公司做兩件事:一是要工人掌握幾種操作技能,而不是制作一項簡單的動作;二是工人每星期輪流換班,從生產線的一個位置換到一個完全不同的位置,這樣可以為工人提供新的和更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
人事經理的建議很快被采用并付諸實行,使每個人覺得意外的是:工人對新計劃表示極大的不滿。一個星期后,工人罷工,裝配線關閉。工人們聲稱,新計劃只是一種管理上的詭計——使他們要做比以前更多的工作并且訓練他們去替代其他工人而不增加任何工資。
71.該企業(yè)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在生產線的最后增設一個技術班組,專門解決質量問題,這種行為屬于( )。
A.現(xiàn)場控制
B.反饋控制
C.前饋控制
D.分散控制
【真題解析】
本題所考查的考點是管理的控制職能中的控制的類型。顯然在生產線的最后增設一個技術水平較高的班組,專門負責解決質量問題,屬于事后處理,也就是反饋控制。而分散控制則要求有多個相對獨立的子系統(tǒng),不符合題干的情形。正確答案是B.
72.企業(yè)各部門對于質量責任和原因有不同的看法和爭執(zhí),這些爭執(zhí)反映了( )。
A.“經濟人”的假設是正確的,人總傾向于推卸責任
B.企業(yè)各個部門之間的協(xié)調不好
C.企業(yè)長期存在的矛盾激化了
D.設計部門和生產部門的意見總是難以統(tǒng)一的
【真題解析】
本題所考查的考點是管理中組織內部協(xié)調的知識點。組織內部協(xié)調主要包括各生產要素的協(xié)調、企業(yè)與股東關系的協(xié)調、組織內部人際關系的協(xié)調。該案例中在討論問題的過程中,\法律教/育網整/理]各個部門都推脫責任,可以說明企業(yè)各個部門之間的協(xié)調不好,與此同時企業(yè)長期存在的矛盾激化了。案例中企業(yè)各個部門之間長期以來缺乏溝通和協(xié)作才會出現(xiàn)問題,故正確選項為BC.“經濟人”的假設是古典管理理論的基礎,已經被之后的“社會人”假設所取代。事實上,在企業(yè)管理中金錢并非是刺激職工積極性的動力,人與人之間的友情、安全感、歸屬感等社會和心理欲望的滿足,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案例中的爭執(zhí)不僅僅是經濟人假設的反映。此外,D項內容過于絕對。正確答案是BC.
73.人事經理劉彥試圖通過改變工作方式和擴大工作范圍來提高工人的興趣,這種方式屬于雙因素理論中的( )。
A.保健因素
B.激勵因素
C.興趣因素
D.工作因素
【真題解析】
本題所考查的考點是雙因素理論,考題較偏。“雙因素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赫茨伯格在1959年提出的。他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使職工感到滿意的都是屬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內容方面的;使職工感到不滿的,都是屬于工作環(huán)境或工作關系方面的。他把前者叫做激勵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本案例中改變工作方式和工作范圍屬于工作本身以及工作內容方面的。正確答案是B.
74.人事經理劉彥的建議實行后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沒有改變工作本身枯燥乏味的現(xiàn)實
B.事先沒有和工人進行充分的溝通
C.工人素質太低
D.其他部門的管理者沒有予以配合
【真題解析】
本題所考查的考點是管理職能中的協(xié)調。從案例的情形來看,由于事先沒有和工人進行充分的溝通,使得工人對該計劃產生了誤解和抵觸,因而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其他因素并沒有在案例中被強調。正確答案是B.
(二)
某化工廠建于90年代,生產工藝先進,生產規(guī)模龐大,資金雄厚,市場開拓能力強。多年以來,通過開發(fā)新產品、占領新市場,采取多種化工產品經營戰(zhàn)略,占據(jù)了北方化工市場的主導地位。面對近幾年日益激烈的化工市場競爭,該廠科研部門研究設計出甲、乙、丙、丁四種全新領域特種化工產品優(yōu)化生產方案。廠營銷部門通過市場調查,了解到每種方案都面臨滯銷、一般和暢銷三種市場狀態(tài),各種市場狀態(tài)的概率和標準損益值如圖表所示。廠決策層根據(jù)各方面綜合信息做出以下決策:l.建設規(guī)模較大的丁方案產品生產線,盡力獨占競爭者力圖獲取的利益;2.成了丁產品科研攻關隊,不斷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壟斷各種可行的技術專利,保持優(yōu)良的產品品質;3,加大對丁產品的廣告,客戶服務和生產支出,加強進入壁壘;4.投入足夠的力量保持成本競爭,以誘人的合理價格,增加市場現(xiàn)有份額;5.力求與供應商簽訂排他性合同,壟斷優(yōu)良原料資源。
某化工廠備選生產方案各種狀態(tài)的概率和損益值表
75.該化工廠采取的戰(zhàn)略是(?。?。
A.收獲戰(zhàn)略
B.一體化戰(zhàn)略
C.多元化戰(zhàn)略
D.維持戰(zhàn)略
【真題解析】
本題所考查的考點是企業(yè)在不同地位上的戰(zhàn)略規(guī)劃。案例中提到“占據(jù)了北方化工市場的主導地位”,因而該化工廠處于主導地位。從其戰(zhàn)略規(guī)劃來看屬于維持戰(zhàn)略。維持戰(zhàn)略其核心是恰當?shù)胤佬l(wèi),使新企業(yè)很難進入。具體的防衛(wèi)行動有:(1)通過增加廣告、客戶服務和生產能力支出,加強進入壁壘;(2)設法增加客戶轉移到競爭產品的費用;(3)擴大生產線,盡力囊括競爭者力圖攫取的利益;(4)保持合理的價格和誘人的品質;(5)維持或提高客戶服務水平;(6)投入足夠力量保持成本競爭、技術創(chuàng)新、增加市場的現(xiàn)有份額;(7)壟斷各種可行的技術專利;(8)力求與供應商簽訂排外性合同。該化工廠作出的決策在多個方面符合維持戰(zhàn)略的特征,包括盡力囊括競爭者力圖攫取的利益、保持合理的價格和誘人的品質、壟斷各種可行的技術專利、力求與供應商簽訂排外性合同等等。正確答案是D.
76.該化工廠所做出的決策屬于( )。
A.不確定型決策
B.風險型決策
C.程序化次策
D.非程序化決策
【真題解析】
本題所考查的考點是不同類型的決策。確定型決策、風險決策和不確定型決策是一組概念。確定型決策是在確定的條件下進行的決策,指決策者不僅確定自然狀態(tài)的發(fā)生,而且每一方案只有一個確定的結果,方案的選擇取決于對各方案結果的直接比較。風險決策是決策方案未來的自然狀態(tài)不能預先明確,對決策問題所處的條件知道較多但不全面和肯定的情況下所做的決策。不確定型決策是指對決策問題所處的條件知之甚少,主要依賴決策者的經驗和主觀判斷進行決策。案例中,該化工廠了解了各備選生產方案各種狀態(tài)的概率和損益值表,這表明其作出的決策屬于風險型決策。
程序化決策和非程序化決策是一組概念。程序化決策是按預先規(guī)定的程序、處理方法和標準來解決管理中經常重復出現(xiàn)的問題,又稱重復性決策、定型化決策、常規(guī)決策。非程序化決策則是為解決不經常重復出現(xiàn)的、非例行的新問題所進行的決策。該化工廠關于戰(zhàn)略的決策并不是經常重復出現(xiàn)的問題,因而屬于非程序化決策。正確答案是BD.
77.該化工廠決策層所選擇的丁方案期望值為( )。
A.56
B.8l
C.83
D.73
【真題解析】
本題所考查的考點是決策方法中的風險型決策方法。根據(jù)案例提供的表格信息:
甲方案的期望值=0.2 ×20+0.6×70 +0.2×100=66
乙方案的期望值=0.2×20+0.1×70 +0.7×100=81
丙方案的期望值=0×20+0.9 ×70+ 0.1×100=64
丁方案的期望值=0.1×20+0.3×70 +0.6×100=83
正確答案是C.
78.如果該化工廠決策層是一個傾向于可能性準則的理性決策群體,則他們最有可能選擇的方案是( )。
A.甲方案
B.乙方案
C.丙方案
D.丁方案
【真題解析】
本題所考查的考點是風險決策方法中的可能性準則,根據(jù)概率論的原理,一個事件的概率越大,其發(fā)生的可能性就越大?;谶@種想法,我們在風險型決策問題中選擇一個概率的(即可能性)的自然狀態(tài)進行決策,而不論其他的自然狀態(tài)如何,即為可能準則。在案例中,丙方案一般市場狀態(tài)的概率,故丙方案是最有可能選擇的方案。正確答案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