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銷員考試輔導:國際收支

字號:

一、國際收支的概念:
    1. 狹義國際收支:是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在一定時期(一年,一季或一個月)內,由于各種對外交往而發(fā)生的,必須立即結清的,來自其它國家的外匯收入總額與付給其它國家的外匯支出總額的對比。狹義國際收支是建立在現金基礎上的,其狀況影響著一國的外匯供求關系。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初期,各國普遍采用這一概念。
    2. 廣義國際收支: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在一定時期(一年,一季或一個月)內各種對外往來所產生的全部國際經濟交易的統(tǒng)計。它不僅包括外匯收支,還包括不涉及收支的各種經濟交易,如清算支付協(xié)定項下的記賬貿易,易貨貿易,補償貿易等。
    二、居民與非居民
    確定居民身份的基本原則如下:
    1、家庭和個人的居民屬性
    身在國外而不代表政府的任何個人依據其“利益中心”(收入的主要來源地),工作地點或長期居住地確定其居民身份;
    2、企業(yè)的居民屬性
    一旦一個企業(yè)在一個國家(經濟領土)大規(guī)模從事物資和/或服務的生產,或者擁有土地或建筑,那么,該企業(yè)則被認為具有一個經濟中心并作為這個國家的居民單位。該企業(yè)必須在這個國家至少擁有一個生產場所,必須計劃無限期或在長時間內經營這一場所。
    3、非盈利機構是其具有經濟利益的國家或經濟領土的居民。
    4、各級政府的居民屬性
    各級政府是其所在經濟體的居民;一國外交使節(jié)、駐外軍事人員,不論在國外時間長短,都屬于本國居民;
    國際機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不是任何國家的居民,而是所有國家的非居民。
    國際收支反映的是一國(或地區(qū))對外往來所產生的國際經濟交易的狀況,而只有居民和非居民之間發(fā)生的各種經濟交易才是國際經濟交易。居民之間的各種經濟交易則是國內經濟交易,不屬于國際收支的范疇。
    例:下列哪些人不可以劃為本國的居民?( C )
    A、剛剛注冊的企業(yè)
    B、國家殘疾人聯合會
    C、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該國代表
    D、駐在本地外國領事館雇用的當地雇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