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學(xué)指導(dǎo):利斯特菌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字號:

利斯特菌為革蘭氏陽性,不耐酸,無莢膜,無芽胞,能活動的兼性厭氧桿菌,世界各地均有發(fā)現(xiàn),可見于非人類哺乳動物,鳥類,蜘蛛和甲殼類動物的腸內(nèi)。只有溶血性利斯特菌(主要有單核細(xì)胞增多性利斯特菌,利斯特菌ivanovii亞種和seeligeri亞種)可引起人類和家畜及野生動物患病。美國的發(fā)病率為≥7例/(100萬人年)其中以新生兒和70歲以上的老人最常見,7月至8月為感染的高峰期。通常因飲食污染的奶制品和生的蔬菜而感染,而且因?yàn)閱魏思?xì)胞增多性利斯特菌能在冰箱溫度存活生長而更容易造成感染。直接接觸也可引起感染[產(chǎn)前和分娩期母親傳給子代,特別是流產(chǎn)(利斯特菌感染可引起流產(chǎn))],以及在屠宰過程中感染動物傳給屠夫和屠宰場工人。免疫功能不全者容易發(fā)生感染,可多達(dá)2/3的病人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