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價工程師網(wǎng)校答疑:居住建筑凈密度問題

字號:

學員提問:
    老師:居住建筑凈密度=居住建筑基底面積/居住建筑占地面積,其中,居住建筑基底面積定義是什么?如何計算?它是指建筑物基礎所占的面積嗎?為什么與層數(shù)、層高有關了?這個指標不太明白?
    老師答疑:
    你好,基地面積主要就是基礎面積,但是關于基底面積的具體測量計算方法目前國家還沒有專門的規(guī)范。建筑基底面積既不等同于底層建筑面積,也不是基礎外輪廓范圍內的面積。
    建筑基底面積是指建筑物接觸地面的自然層建筑外墻或結構外圍水平投影面積。
    它一般的計算規(guī)則是:獨立的建筑,按外墻墻體的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室外有頂蓋、有立柱的走廊、門廊、門廳等按立柱外邊線水平面積計算;有立柱或墻體落地的凸陽臺、凹陽臺、平臺均按立柱外邊線或者墻體外邊線水平面積計算;懸挑不落地的陽臺(不論凹凸)、平臺、過道等,均不計算。
    層數(shù)越高,由于采光等條件的限制,建筑物的間距就會增大,這樣建筑物數(shù)量就會減少,基底面積就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