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務公告 2320—1:分析與評價
解釋《內部審計專業(yè)實務標準》中的第 2320 條標準 相關標準:第 2320 條標準
分析與評價 內部審計師應該在恰當分析和評價的基礎上得出審計結論和審計結果。 本實務公告性質
在應用分析和評價得出審計結論時,內部審計師應該考慮以下建議。本實務公告無意囊 括開展這種評價工作可能需要考慮的所有方面,僅提供一系列建議審計師考慮的事項。是否 遵守實務 公告由審計師自行選擇決定。
1.分析性審計程序為內部審計師提供了評價審計過程中收集的信息的迅速有效的手段。 通過將收集的信息和內部審計師發(fā)現(xiàn)或開發(fā)的期望值相比較,可以得出評價結果。分析性審 計程序在確認以下內容時非常有用:
•意外差異;
•期望的差異沒有出現(xiàn);
•潛在的錯誤;
•潛在的不合規(guī)或違法行為;
•其他異?;虿恢貜桶l(fā)生的交易或事件。
2.分析性審計程序可以包括以下內容:
•將目前階段的信息與前些階段的類似信息進行比較;
•將目前階段的信息與預算或預測進行比較;
•研究財務信息與合適的非財務信息之間的關系(如:將所記錄的工資開支與雇員平均人數(shù)的變化進行比較);
•研究信息組成因素之間的關系(如:將所記錄的利息開支的浮動與相關債務余額變化 進行比較);
•將本部門信息與機構其他部門的類似信息進行比較;
•將本機構信息與機構所在行業(yè)的類似信息進行比較。
3.可以通過應用貨幣金額、實物數(shù)量、比率或百分比來開展分析性審計程序。具體的 分析性審計程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比率、趨勢和回歸分析,合理性測試,各階段比較, 與預算、預測和外部經濟信息的比較。分析性審計程序有助于內部審計師確認需要隨后開展 審計的情形。內部審計師應該根據第 2200 條標準(實務公告 2210—1)在審計計劃過程中應用 分析性審計程序。
4.內部審計師還應該在審計過程中應用分析性審計程序,對信息進行檢查和評價,以 支持審計結果。內部審計師在確定在多大程度上應用分析性審計程序時應該考慮下述因素:
•被審計領域的重要性;
•內部控制系統(tǒng)的充分性;
•財務和非財務信息的可獲得性和可靠性;
•預測分析性審計程序結果的準確度;
•機構所在行業(yè)有關信息的可獲得性和可比性;
•其他審計程序為審計結果提供支持的程度。
•在評價這些因素以后,內部審計師應該考慮應用其他必要的審計程序來實現(xiàn)審計目標。
5.當分析性審計程序發(fā)現(xiàn)意外結果或關系時,內部審計師應該檢查并評價這些結果或 關系。檢查和評價通過應用分析性審.計程序而發(fā)現(xiàn)的意外結果或關系應該包括對管理人員 進行問詢,并應用其他審計程序,直到內部審計師相信這些結果或關系得到充分的解釋。如 果此類結果或關系無法得到解釋,則表明存在潛在錯誤、不合規(guī)現(xiàn)象或違法行為等嚴重情形。 內部審計師應該將.這些通過分析性審計程序發(fā)現(xiàn)的、無法得到充分解釋的結果或關系通報 給合適層次的管理人員。內部審計師可以根據情況,推薦后者采取恰當?shù)拇胧?BR>
解釋《內部審計專業(yè)實務標準》中的第 2320 條標準 相關標準:第 2320 條標準
分析與評價 內部審計師應該在恰當分析和評價的基礎上得出審計結論和審計結果。 本實務公告性質
在應用分析和評價得出審計結論時,內部審計師應該考慮以下建議。本實務公告無意囊 括開展這種評價工作可能需要考慮的所有方面,僅提供一系列建議審計師考慮的事項。是否 遵守實務 公告由審計師自行選擇決定。
1.分析性審計程序為內部審計師提供了評價審計過程中收集的信息的迅速有效的手段。 通過將收集的信息和內部審計師發(fā)現(xiàn)或開發(fā)的期望值相比較,可以得出評價結果。分析性審 計程序在確認以下內容時非常有用:
•意外差異;
•期望的差異沒有出現(xiàn);
•潛在的錯誤;
•潛在的不合規(guī)或違法行為;
•其他異?;虿恢貜桶l(fā)生的交易或事件。
2.分析性審計程序可以包括以下內容:
•將目前階段的信息與前些階段的類似信息進行比較;
•將目前階段的信息與預算或預測進行比較;
•研究財務信息與合適的非財務信息之間的關系(如:將所記錄的工資開支與雇員平均人數(shù)的變化進行比較);
•研究信息組成因素之間的關系(如:將所記錄的利息開支的浮動與相關債務余額變化 進行比較);
•將本部門信息與機構其他部門的類似信息進行比較;
•將本機構信息與機構所在行業(yè)的類似信息進行比較。
3.可以通過應用貨幣金額、實物數(shù)量、比率或百分比來開展分析性審計程序。具體的 分析性審計程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比率、趨勢和回歸分析,合理性測試,各階段比較, 與預算、預測和外部經濟信息的比較。分析性審計程序有助于內部審計師確認需要隨后開展 審計的情形。內部審計師應該根據第 2200 條標準(實務公告 2210—1)在審計計劃過程中應用 分析性審計程序。
4.內部審計師還應該在審計過程中應用分析性審計程序,對信息進行檢查和評價,以 支持審計結果。內部審計師在確定在多大程度上應用分析性審計程序時應該考慮下述因素:
•被審計領域的重要性;
•內部控制系統(tǒng)的充分性;
•財務和非財務信息的可獲得性和可靠性;
•預測分析性審計程序結果的準確度;
•機構所在行業(yè)有關信息的可獲得性和可比性;
•其他審計程序為審計結果提供支持的程度。
•在評價這些因素以后,內部審計師應該考慮應用其他必要的審計程序來實現(xiàn)審計目標。
5.當分析性審計程序發(fā)現(xiàn)意外結果或關系時,內部審計師應該檢查并評價這些結果或 關系。檢查和評價通過應用分析性審.計程序而發(fā)現(xiàn)的意外結果或關系應該包括對管理人員 進行問詢,并應用其他審計程序,直到內部審計師相信這些結果或關系得到充分的解釋。如 果此類結果或關系無法得到解釋,則表明存在潛在錯誤、不合規(guī)現(xiàn)象或違法行為等嚴重情形。 內部審計師應該將.這些通過分析性審計程序發(fā)現(xiàn)的、無法得到充分解釋的結果或關系通報 給合適層次的管理人員。內部審計師可以根據情況,推薦后者采取恰當?shù)拇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