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二級建造師考試《施工管理》復習資料(21)

字號:

2Z101042 掌握動態(tài)控制方法在施工管理中的應用
    一、運用動態(tài)控制原理控制施工進度
    運用動態(tài)控制原理控制施工進度的步驟如下:
    (一)施工進度目標的逐層分解
    施工進度目標的逐層分解是從施工開始前和在施工過程中,逐步地由宏觀到微觀,由粗到細編制深度不同的進度計劃的過程。對于大型建設工程項目,應通過編制施工總進度規(guī)劃、施工總進度計劃、項目各子系統(tǒng)和各子項目施工進度計劃等進行項目施工進度目標的逐層分解。
    (二)在施工過程中對施工進度目標進行動態(tài)跟蹤和控制
    1.按照進度控制的要求,收集施工進度實際值。
    2.定期對施工進度的計劃值和實際值進行比較。
    進度的控制周期應視項目的規(guī)模和特點而定,一般的項目控制周期為一個月,對于重要的項目,控制周期可定為一句或一周等。比較施工進度的計劃值和實際值時應注意,其對應的工程內容應一致,如以里程碑事件的進度目標值或再細化的進度目標值作為進度的計劃值,則進度的實際值是相對于里程碑事件或再細化的分項工作的實際進度。進度的計劃值和實際值的比較應是定量的數據比較,比較的成果是進度跟蹤和控制報告,如編制進度控制的句、月、季、半年和年度報告等。
    3.通過施工進度計劃值和實際值的比較,如發(fā)現(xiàn)進度的偏差,則必須采取相應的糾偏措施進行糾偏。
    (三)調整施工進度目標
    如有必要(即發(fā)現(xiàn)原定的施工進度目標不合理,或原定的施工進度目標無法實現(xiàn)等),則調整施工進度目標。
    二、運用動態(tài)控制原理控制施工成本
    運用動態(tài)控制原理控制施工成本的步驟如下:
    (—)施工成本目標的逐層分解
    施工成本目標的分解指的是通過編制施工成本規(guī)劃,分析和論證施工成本目標實現(xiàn)的可能性,并對施工成本目標進行分解。
    (二)在施工過程中對施工成本目標進行動態(tài)跟蹤和控制
    1.按照成本控制的要求,收集施工成本的實際值。
    2.定期對施工成本的計劃值和實際值進行比較。
    成本的控制周期應視項目的規(guī)模和特點而定,一般的項目控制周期為一個月。
    施工成本的計劃值和實際值的比較包括(圖2Z101042):
    (1)工程合同價與投標價中的相應成本項的比較;
    (2)工程合同價與施工成本規(guī)劃中的相應成本項的比較;
    (3)施工成本規(guī)劃與實際施工成本中的相應成本項的比較;
    (4)工程合同價與實際施工成本中的相應成本項的比較;
    (5)工程合同價與工程款支付中的相應成本項的比較等。
    由上可知,施工成本的計劃值和實際值也是相對的,如:相對于工程合同價而言,施工成本規(guī)劃的成本值是實際值;而相對于實際施工成本,則施工成本規(guī)劃的成本值是計劃值等。成本的計劃值和實際值的比較應是定量的數據比較,比較的成果是成本跟蹤和控制報告,如編制成本控制的月、季、半年和年度報告等。
    3.通過施工成本計劃值和實際值的比較,如發(fā)現(xiàn)進度的偏差,則必須采取相應的糾偏措施進行糾偏。
    (三)調整施工成本目標
    如有必要(即發(fā)現(xiàn)原定的施工成本目標不合理,或原定的施工成本目標無法實現(xiàn)等),則調整施工成本目標。
    三、運用動態(tài)控制原理控制施工質量
    運用動態(tài)控制原理控制施工質量的工作步驟與進度控制和成本控制的工作步驟相類似。質量目標不僅是各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質量,它還包括材料、半成品、成品和有關設備的質量。在施工活動開展前,首先應對質量目標進行分解,也即對上述組成工程質量的各元素的質量目標作出明確的定義,它就是質量的計劃值。在施工過程中則應收集上述組成工程質量的各元素質量的實際值,并定期地對施工質量的計劃值和實際值進行跟蹤和控制,編制質量控制的月、季、半年和年度報告。通過施工質量計劃值和實際值的比較,如發(fā)現(xiàn)質量的偏差,則必須采取相應的糾偏措施進行糾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