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高分復讀”(圖)

字號:

瘋狂的“高分復讀”。圖片來源于:東方煙草報
     高考結束了,分數出來了,錄取開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復讀大戰(zhàn),也悄然拉開了序幕。為此,工作人員做了一項專題調查,結論是:瘋狂的“高四”和“高五”,為何高分還復讀?
     說這事瘋狂,可以有四個理由。
     其一,非北大、清華而不走。有一個西北工業(yè)大學附屬中學的復讀生,去年以4分之差和北京大學失之交臂。今年高考,他仍然只填一個志愿,如果考不上北京大學,就再讀“高五”或者“高六”。在他們班,有7個同學的情形都和他一樣,雖然去年高考分數都在630分以上,但由于沒有被北大、清華錄取,因此而選擇“自愿落榜”。
     其二,誰招走好學生就跟誰急。按說,學校和老師都應該愿意自己的學生順利升入高等學府。其實不然,很多學校高考之后的一項最重要任務,就是想方設法把高分學生留住,并按留住復讀的人數,給老師發(fā)獎金。有一所大學,從某高中額外錄取了幾名高分考生。校長知道后,馬上氣勢洶洶地找該校招生人員理論,說他們挖了本校的墻角。
     其三,復讀班非600分以上不收。按一般人理解,復讀招收的都是因為高考分數低而落榜的考生。但也有不少公辦高中,卻打出了“低分不收”的牌子。有一所高中,公開宣稱:“沒有達到600分,就沒有資格來報名?!焙幽夏掣咧械囊粋€復讀班,所有學生去年高考成績都在630分以上。
     其四,寧花10萬元,也要去搶一個“好苗子”。什么叫“好苗子”?就是高考分數很高,但又決定復讀的考生。一旦發(fā)現(xiàn)這樣的苗子,便會有很多的學校來搶。這個說:“到我們那里去,吃住全免費。”那個講:“來我們學校復讀,明年不管考上什么大學,都給10萬元獎勵?!倍鴮τ诘头值膹妥x生,他們就沒有那么客氣了。你要來,就狠狠地宰你幾刀。
     高分復讀,浪費了大量的教育資源。這就像把一個完全合格的產品,重新拿到生產車間,再一次“設計”、“加工”、“打磨”、“雕刻”、“檢驗”和“包裝”。一年的流水線下來,要占用多少的人力和物力?用市場經濟的話說,這是非常典型的重復生產。雖然滿足了一些人的個人愿望,但所占用和浪費的社會成本卻難以估算。
     高分復讀,制造了嚴重的社會不公。一個復讀了一兩年甚至兩三年的考生,和一名高中應屆畢業(yè)生同臺PK,結果自然可想而知。報載,今年河南的95萬考生中,就有30萬是復讀生。該省2000年以來的高考狀元中,有近一半是復讀生。應屆生競爭不過復讀生,就只能被逼著也去做復讀生。屆屆相傳,惡性循環(huán)。
     高分復讀,選出了不少的“軟人才”。在考場上,確有一些人可能發(fā)揮失常。但就絕大多數考生而言,都能夠發(fā)揮出正常水平。一些不能如愿的考生,只能通過復讀來提高自己的身價。復讀一兩年之后,分數上去了,而能力和潛力卻未必上去。所以有教育專家坦言,大量的錄取復讀生,是中國大學的一種悲哀。
     那么多的高中,為什么都熱衷于招收復讀生?因為很多地方考核高中教學水平的標準,就是高考“進段人數”。不管你是應屆生、復讀生,只要進了錄取分數線,就算是學校的成果和光榮。把上年的高分生拿來“回爐”,自然是最省力也保險的成功途徑。因為從來也沒有人追查,在“一本”、“二本”的進段人數中,有多少是復讀生。如果把應屆生和復讀生單獨劃分錄取分數線,這樣的“瘋狂”也許會很快“退燒”并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