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管理輔導:論特殊地質條件下安全管理的創(chuàng)新

字號:

煤礦地質條件千變萬化,錯綜復雜,在這種情況下除了技術指導和隊伍的實力,還有一個條件,就是管理創(chuàng)新。
    技術創(chuàng)新和管理創(chuàng)新相結合為安全和生產保駕護航。
    技術創(chuàng)新和管理創(chuàng)新說到底就是思維創(chuàng)新和思想創(chuàng)新,要干好任何一件事都要有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首先要有一定的思維能力,管理者對自己面臨的實際問題要敢想敢干,要有方案、有對策,而且要在自己的腦海里同時有幾個方案和對策。只有這樣,面對突如其來的問題才能做到有條不紊、臨危不亂、得心應手的處理好。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無可非議,管理出效益同樣是公認的事實,科學技術和管理創(chuàng)新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在實踐過程中如何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問題:一是尊重科學;二是甘當小學生,多聽取合理化建議,尊重群眾的創(chuàng)造精神。
    在長嶺礦井施工過程中,后所煤礦項目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主副平硐、風井都經歷了表土層古滑坡、涌水量較突出。在這些地質條件較為復雜的情況下,傳統的施工方法,就是先掘進采用木料作臨時支護,干完一段又再來搞二次永久支護。這樣的施工方法除了耗費大量的材料以外,還給施工帶來很多困難,安全威脅特別大、工效和進度都十分低,勞動強度特別大。因為第一次掘進斷面不夠,第二次搞永久支護刷幫挑頂完全是手工操作,初步估算采用傳統的方法臨時支護材料消耗是新方法所耗的2倍左右,傳統的施工方法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冒頂事故,過去在軟土層施工往往出現嚴重的冒頂事故,這種冒頂有的垮幾十米、有的直接冒通地面才罷休。
    長嶺礦井從開工時就遇到表土層,而且巷道斷面大、全斷面掘進不斷支護困難,而且很容易造成冒頂事故,當時有人建議小斷面掘進,以后再來成巷。在這種情況下,現場工程技術人員和現場管理人員在當時指揮部領導毛興武、謝祥生、鄭吉生的大力支持下,采用了新的施工方案和新工藝。即:分臺階掘進,先挖掘上臺階,采用導管支護頂板再來澆筑巷道碹帽,這樣的施工方法起到了超前支護的作用,有效的防止頂板垮冒,實踐證明采用這一新工藝作業(yè)既節(jié)約了臨時支護材料,又提高了工效和進度。更重要的是有效的保證了安全施工。杜絕了垮冒頂事故。
    長嶺礦井自2003年9月21日開工以來,先后開工建設三個井口,而且都遇到軟土層和古滑坡。三年來累計完成軟土層開挖砌碹380米,古滑坡采用馬蹄碹混泥土澆灌砼支護170多米。經過長達一年多的觀察,質量穩(wěn)定可靠。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項目部管理層本著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尊重現場實際情況,沒有完全死板硬套的使用造價較高的鋼筋混泥土砼支護。而且是采用優(yōu)質料石加馬蹄碹支護形式,從而提高了生產進度,也為投資方節(jié)約了大量的資金。兩種不同材料支護、效果一樣,成本每米下降2000多元,主平硐混泥土砼支護只有15米多,共節(jié)約投資10余萬元。
    由于采取新措施和新工藝施工,在近600米的軟土層和古滑坡施工中從未發(fā)生過大面積垮頂事故,也沒有因施工條件惡劣而發(fā)生過工傷事故。這就是管理創(chuàng)新和采取新工藝施工給企業(yè)、給職工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和利益,也給投資方節(jié)約和降低了工程造價。
    可以說通過長嶺礦井的建設,我們積累了許多有價值的經驗和方法,也提高了隊伍的整體素質,為今后的基本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我們相信只要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認真學習和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我們將無往而不勝。
    如何培養(yǎng)和造就一支紀律嚴密、作風扎實、技術過硬,能適應各種惡劣條件的隊伍。同樣是管理面對的長期艱巨的任務,要實現這一目標,要通過長期艱苦細致的工作。有了一支整體素質過得硬的隊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才能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