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藥學綜合知識復習要點(27)

字號:

第十節(jié) 艾滋病
    一、艾滋病的概述
    艾滋病全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t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種免疫缺陷疾病。
    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ll immun。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所致的傳染性疾病。
    人體細胞免疫嚴重缺陷,導致各種頑固的機會性感染,如結(jié)核、肺囊蟲性肺炎、念珠菌感染、惡性腫瘤、內(nèi)臟器官及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損害。
    T4細胞在人體免疫防御方面起重要的作用。T4細胞受損是艾滋病發(fā)病的關鍵。
    二、傳播途徑
    艾滋病及HIV攜帶者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唾液、眼淚、骨髓液、尿液、母乳等,以及腦、皮膚、淋巴結(jié)、骨髓等組織內(nèi)均存在著HIV。一般感染源以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母乳等為主,極少通過唾液或蚊蟲叮咬傳播,但并非完全沒有。WHO公布的有關艾滋病傳染途徑為性行為、應用血液與血液制品、吸毒、母嬰傳播。
    三、艾滋病的臨床表現(xiàn)
    HIV侵人人體之后,經(jīng)過一段潛伏期才能發(fā)病,20世紀80年代初認為:潛伏期為3個月~ 1年,以后認為是5~8年,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fā)現(xiàn)少數(shù)HIV感染者潛伏期已超過10年。艾滋病的潛伏期長短因人而異,與本人免疫功能,以及HIV株的種類、強度、數(shù)量、感染途徑,機體感染HIV后的營養(yǎng)、健康狀態(tài)等有密切關系。
    (一)艾滋病的分期
    有關艾滋病臨床分期方法較多,我國采用的HIV感染臨床分類為急性感染期、無癥狀艾滋病感染期、完全型艾滋病或進行期三期。
    (二)艾滋病的基本特征
    (1) 中度以上細胞免疫缺陷 包括CD4淋巴細胞耗竭,T淋巴細胞功能下降,外周血淋巴細胞顯著減少等。
    (2) B淋巴細胞功能失調(diào):多克隆性高蛋白血癥、循環(huán)免疫復合物形成和自身抗體形成。
    (3) 自然殺傷細胞 (NK細胞) 活性下降。
    (4)發(fā)生各種致命性機會感染,尤其是卡氏肺囊蟲肺炎。發(fā)生率為64%。
    (5)發(fā)生惡性腫瘤如卡氏肉瘤,以同性戀者發(fā)生率。
    (三)兒童艾滋病
    兒童艾滋病的癥狀及診斷依據(jù)依據(jù)1988年WHO的艾滋病報告中有如下指標:①體重減輕或非正常的生長減慢;②慢性腹瀉、持續(xù)性或間歇性發(fā)熱1個月以上;③全身性淋巴結(jié)腫大;④口腔念珠菌感染(真菌感染);⑤有進行性癡呆癥(奇怪的破壞行為);⑥持續(xù)咳嗽1個月以上;⑦確認其母親已感染HIV。
    (四)艾滋病的機會性感染
    1.卡氏肺囊蟲性肺炎
    2.隱孢子蟲腹瀉
    3.白色念珠菌感染
    4.皰疹病毒感染
    5.巨細胞病毒感染
    6.弓形體病
    7.結(jié)核桿菌及鳥型分枝桿菌病
    8.卡氏肉瘤
    四、艾滋病的基本治療
    1.支持療法盡可能改善艾滋病患者的進行性消耗。
    2.免疫調(diào)節(jié)劑治療
    (1) 白細胞介素2 (IL- 2)
    (2) 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3) 靈桿菌素脂多糖
    (4) 干擾素(IFN)
    3 藥物聯(lián)合治療(雞尾酒療法。cocktail therapy)或高活性抗逆轉(zhuǎn)錄酶病毒聯(lián)合療法
    艾滋病的治療依賴于四類藥:①核苷酸類HIV逆轉(zhuǎn)錄酶抑制劑(NRTI),上市藥品有地丹諾辛、扎西他濱、司他夫定、拉米夫定、阿巴卡韋、泰諾福韋酯、恩曲他濱;②非核苷酸類HIV逆轉(zhuǎn)錄酶抑制劑(NNRTI),上市藥品有奈韋拉平、依法韋侖、地拉韋定;③HIV蛋白酶抑制劑(PI),是近年上市的一類抗HIV藥,繼1995年第一個藥沙奎那韋(SQV)問世后,1996年后又研制了利托那韋(RDV)、茚地那韋(IDV)、奈非那韋(NDV)、安普那韋(APV)、洛匹那韋(LPV)、替潘那韋(TPV)、替拉那韋(TLV),TPV能降低經(jīng)其他制劑治療失敗的HIV—RNA攜載量,升高CD4細胞計數(shù);④HIV整合酶抑制劑
    近年來,進入抑制劑又將問世,上市藥品有恩夫韋替。
    目前臨床尚未確切證實哪一種藥物可以根除HIV感染,但合并用藥可減少病毒的復制,改善免疫狀態(tài),延長壽命或提高生活質(zhì)量。
    抗艾滋病藥聯(lián)合治療的目的包括:
    (1)減少HIV一1病毒載量和減低血漿HIV—RNA水平。
    (2)增加機體免疫T淋巴細胞(CD4)數(shù)量。
    (3)調(diào)整產(chǎn)生耐藥性患者的抗病毒治療。
    (4)減少藥品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5)延長患者的生命和提高生活質(zhì)量。
    抗HIV感染的首選和替代藥物聯(lián)合應用方案
    五、抗艾滋病藥的合理應用
    1.如前所述,對艾滋病的藥物治療必須采用高活性抗逆轉(zhuǎn)錄酶病毒聯(lián)合療法(HAART),以增進療效,減少病毒的耐藥性。
    2.在應用核苷酸類HIV逆轉(zhuǎn)錄酶抑制劑治療時,對抗病毒治療失敗者,病毒反彈緣于患者的依從性差和產(chǎn)生耐藥性,應及時用其他 NRTI更換,為選擇適宜替代藥,宜確定藥物相關不良反應是由哪種藥所致。
    3.鑒于對胎兒的安全性數(shù)據(jù)尚不充分,NRTI和PI,妊娠和哺乳期婦女慎用;對兒童不推薦應用;對過敏者禁用;對肝、腎、心功能不全者慎用;有肝臟毒性,可引起AST、 ALT 、乳酸脫氫酶升高;腎功能不全者慎用;晚期腎病(肌酐清除率<30ml/min)和肝功能嚴重不全者禁用。
    4.大部分NRTI與有腎毒性藥物并用,加強監(jiān)測
    -
    5.NRTI治療中應密切觀察體征。避免與氯霉素、順鉑、氨苯砜、乙硫異煙胺、格魯米特、肼屈嗪、異煙肼、甲硝唑、呋哺妥因、苯妥英鈉、利巴韋林、長春新堿等并用
    6. 齊多夫定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導致輕度貧血,治療期間應定期檢查血象
    7.鑒于有耐藥性的變異毒株出現(xiàn)得極為迅速,單一應用PI易產(chǎn)生耐藥性,宜與NRTI、NNRTI或另一種PI聯(lián)合應用
    8.應用PI每日須飲水1500毫升以上
    此外, PI 對泌尿道或腎結(jié)石者慎用;對輕、中度肝病慎用。對嚴重肝病禁止單獨應用或與NRTI聯(lián)用,可發(fā)生肝炎或黃疸
    9.利托那韋等須在監(jiān)護下治療
    10.服用利托那韋、洛匹那韋的包括高三酰甘油酯血癥有發(fā)生胰腺炎甚至死亡的危險
    11.PI不宜與免疫抑制劑、抗組胺藥、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抗真菌藥、鈣通道阻止劑、抗抑郁藥、口服避孕藥、神經(jīng)肽類藥聯(lián)用。另利福噴汀、利福平也不宜聯(lián)用
    12. PI相互具有交叉耐藥性
    第六章 特殊人群的用藥指導
    第一節(jié) 小兒用藥
    一 小兒不同發(fā)育階段的用藥特點
    (一)新生兒用藥特點
    1藥物的吸收
    局部用藥方面:局部用藥透皮吸收快而多。
    口服用藥方面:胃腸道吸收可因個體差異或藥物性質(zhì)不同而有很大差別。
    注射給藥方面:皮下或肌肉注射可因周圍循環(huán)不足而影響吸收分布,一般新生兒不采用。
    靜脈給藥方面:吸收快,藥效可靠,但必須考慮到液體容量、藥物制劑和靜脈輸注液體的理化性質(zhì)以及輸注的速度。
    2給藥的分布
    新生兒總體液量較成人高,水溶性藥物在細胞外液稀釋后濃度降低,排出也較慢。血漿蛋白結(jié)合率的影響:新生兒血漿蛋白結(jié)合力低。
    3藥物的代謝
    酶的影響
    新生兒酶系統(tǒng)尚不成熟和完備,某些藥物代謝酶分泌量少且活性不足,諸如水解作用、氧化作用和還原作用等生化反應均低下。
    氯霉素引起灰嬰綜合癥
    新生霉素引起高膽紅素血癥
    磺胺類、呋喃類引起新生兒出現(xiàn)溶血
    4藥物的排泄
    腎功能影響
    新生兒腎臟有效循環(huán)血量及腎小球過濾率較成人低30%~40%。一般新生兒用藥量宜少,間隔應適當延長。
    (二)嬰幼兒期用藥特點
    1. 口服給藥 : 口服時以糖漿劑為宜 ; 油類藥應注意 , 絕不能給睡熟、哭吵或掙扎的嬰兒喂藥 , 以免引起油脂吸入性肺炎 ; 混懸劑在使用前應充分搖勻。
    2. 注射給藥 : 由于嬰兒吞咽能力差 , 且大多數(shù)不肯配合家長自愿服藥 , 在必要時或?qū)Υ刮2翰捎米⑸浞椒?, 但肌內(nèi)注射可因局部血液循環(huán)不足而影響藥物吸收 , 故常用靜脈注射和靜脈點滴。
    3. 服用腸溶片或控釋片時,不能壓碎,否則其療效下降,造成刺激,引起惡心、嘔吐。
    4. 嬰幼兒期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未成熟,患病后常有煩躁不安、高熱、驚厥,可適當加用鎮(zhèn)靜劑,對鎮(zhèn)靜劑的用量,年齡愈小,耐受力愈大, 劑量可相對偏大。但是,嬰幼兒對嗎啡、哌替啶等麻醉藥品易引起呼吸抑制,不宜應用。氨茶堿雖然不屬于興奮劑 , 但卻有興奮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作用 , 使用時也應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