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初僅有的乒乓球、田徑等5項加分,擴展至現(xiàn)在的1000多項加分賽事,甚至有部門越權審批國家二級運動員——
“高考(論壇)體育加分不管好,很容易出事。我們體育部門也出不起事!”浙江省體育局副局長翟曉翔近日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透露了全省高考體育加分政策緊急“剎車”背后的考量。
從今年4月以來,浙江各地考生家長、中學老師與政府公務員紛紛向本報編輯部舉報省內高考體育加分亂象。中國青年報記者深入浙江調查采訪后,相繼刊發(fā)了《浙江高考體育加分為啥不敢光明正大》、《浙江高考體育加分運動員證書從天而降》等5篇報道,引起浙江省領導的高度重視。浙江省體育局已經決定暫停足球與“三模三電”(即航海建筑模型、航空航天模型、車輛模型與無線電測向、無線電通信、電子制作)國家二級運動員審批,并取消了將于8月初舉行的全省中學生女子足球賽等。
加分政策“口子”越開越大
中國青年報記者(以下簡稱記):高考體育加分政策從什么時候開始實施,給省體育部門職能帶來哪些變化?
翟曉翔(以下簡稱翟):在我印象中,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教育部與國家體育總局逐步開展這項工作,加分項目與人數(shù)并不多。到1989年大概只有田徑、乒乓球、籃球等5個加分項目,且以教育廳實施為主。后來,省體育局與教育廳溝通,增加了一點項目。教育部門對體育工作也很重視,加分項目逐步放開?,F(xiàn)在高考體育加分的項目擴大至所有國家、省級體育競賽計劃的賽事,大概有1000多項。以足球為例,可以審批國家二級運動員的賽事就有20個,分為男子、女子;男子又分為U-17、U-19,越分越細。說實在的,有一些賽事我們沒有辦法管理。
原來不是我們授權各市審批國家二級運動員。今年3月1日以后,國家體育總局把國家一級、二級、三級運動員審批權授予省體育局。國家二級、三級運動員審批權再由省體育局決定授權給市級或縣級體育部門。這兩項審批權是否收回的權力也在省體育局。
記:高考體育加分資格是省體育局先審核,再把名單交給省教育考試院;還是省教育考試院審核后,交由省體育局測試?
翟:去年新聞媒體報道浙江高考航模加分事件以后,省政府非常重視。省長主持召開協(xié)調會,明確高考體育加分考生資格的認定,以省教育考試院為主,省體育局為輔;考生測試工作以省體育局為主,省教育考試院為輔。在此之前不是這樣。
今年浙江高考體育加分資格審查中就取消了170名考生的資格。我們進行了嚴格把關。
記:作為負責全省國家等級運動員審批或備案的省體育局,怎么看待市縣體育行政審批或備案工作中的失職與失去規(guī)范現(xiàn)象?
翟: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發(fā)現(xiàn)嚴重的違規(guī)審批現(xiàn)象?,F(xiàn)在主要是審批過程中,對某些賽事認定不準,就把國家二級運動員批出去了。
權勢家庭動足腦筋
記:眾所周知,參加“三模三電”需要一定的資金實力支撐。在某種意義上,浙江高考體育加分出現(xiàn)了一種“權力大、機會多”與權勢考生加分“俱樂部”的現(xiàn)象,省級體育部門是否知情,省體育局有沒有干部職工的孩子享受高考體育加分政策?
翟:體育項目決定參與人群。在國外,高爾夫、馬術、射擊、帆船、帆板等就是貴族運動,老百姓參加不進去。浙江省內航模普及賽中也有很多普通百姓的孩子參加。但航模要拿成績,不是靠自身的技能,而是借助器材的性能、遙控器好壞決定它的成績。有錢人買進口的,經濟條件差的買國產的。國產器材肯定賽不過進口航模。從事這些項目活動,需要在全國各地跑來跑去,這筆費用一般家庭負擔不起。
因為項目的特點,客觀上造成了有權有錢的人動腦筋,讓孩子參加這些比賽。這不是體育部門創(chuàng)造條件讓富人搞加分特權,把窮人的孩子排除在外。若社會把這種現(xiàn)象上升到窮與富的對立問題,體育部門也沒有辦法。
記:從學校訓練隊招生,到賽事設置、比賽,以及國家二級運動員審核公示等各環(huán)節(jié)都存在不少問題,浙江高考體育加分是否形成一條完整的“灰色通道”,吸引權勢家庭趨之若鶩,甚至形成一個普通考生家長與外力難以叫板與打破的既得利益群體?
翟:對這個問題我從來沒有考慮過。我們思考的是通過競賽杠桿,能夠吸引更多的孩子參加體育鍛煉。學校成立海模隊、航模隊的目的是什么,他們也不會對我們說。至于校長怎么考慮不清楚。但有一些跡象感覺是為了高考加分。這種人肯定有。
“高考(論壇)體育加分不管好,很容易出事。我們體育部門也出不起事!”浙江省體育局副局長翟曉翔近日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透露了全省高考體育加分政策緊急“剎車”背后的考量。
從今年4月以來,浙江各地考生家長、中學老師與政府公務員紛紛向本報編輯部舉報省內高考體育加分亂象。中國青年報記者深入浙江調查采訪后,相繼刊發(fā)了《浙江高考體育加分為啥不敢光明正大》、《浙江高考體育加分運動員證書從天而降》等5篇報道,引起浙江省領導的高度重視。浙江省體育局已經決定暫停足球與“三模三電”(即航海建筑模型、航空航天模型、車輛模型與無線電測向、無線電通信、電子制作)國家二級運動員審批,并取消了將于8月初舉行的全省中學生女子足球賽等。
加分政策“口子”越開越大
中國青年報記者(以下簡稱記):高考體育加分政策從什么時候開始實施,給省體育部門職能帶來哪些變化?
翟曉翔(以下簡稱翟):在我印象中,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教育部與國家體育總局逐步開展這項工作,加分項目與人數(shù)并不多。到1989年大概只有田徑、乒乓球、籃球等5個加分項目,且以教育廳實施為主。后來,省體育局與教育廳溝通,增加了一點項目。教育部門對體育工作也很重視,加分項目逐步放開?,F(xiàn)在高考體育加分的項目擴大至所有國家、省級體育競賽計劃的賽事,大概有1000多項。以足球為例,可以審批國家二級運動員的賽事就有20個,分為男子、女子;男子又分為U-17、U-19,越分越細。說實在的,有一些賽事我們沒有辦法管理。
原來不是我們授權各市審批國家二級運動員。今年3月1日以后,國家體育總局把國家一級、二級、三級運動員審批權授予省體育局。國家二級、三級運動員審批權再由省體育局決定授權給市級或縣級體育部門。這兩項審批權是否收回的權力也在省體育局。
記:高考體育加分資格是省體育局先審核,再把名單交給省教育考試院;還是省教育考試院審核后,交由省體育局測試?
翟:去年新聞媒體報道浙江高考航模加分事件以后,省政府非常重視。省長主持召開協(xié)調會,明確高考體育加分考生資格的認定,以省教育考試院為主,省體育局為輔;考生測試工作以省體育局為主,省教育考試院為輔。在此之前不是這樣。
今年浙江高考體育加分資格審查中就取消了170名考生的資格。我們進行了嚴格把關。
記:作為負責全省國家等級運動員審批或備案的省體育局,怎么看待市縣體育行政審批或備案工作中的失職與失去規(guī)范現(xiàn)象?
翟: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發(fā)現(xiàn)嚴重的違規(guī)審批現(xiàn)象?,F(xiàn)在主要是審批過程中,對某些賽事認定不準,就把國家二級運動員批出去了。
權勢家庭動足腦筋
記:眾所周知,參加“三模三電”需要一定的資金實力支撐。在某種意義上,浙江高考體育加分出現(xiàn)了一種“權力大、機會多”與權勢考生加分“俱樂部”的現(xiàn)象,省級體育部門是否知情,省體育局有沒有干部職工的孩子享受高考體育加分政策?
翟:體育項目決定參與人群。在國外,高爾夫、馬術、射擊、帆船、帆板等就是貴族運動,老百姓參加不進去。浙江省內航模普及賽中也有很多普通百姓的孩子參加。但航模要拿成績,不是靠自身的技能,而是借助器材的性能、遙控器好壞決定它的成績。有錢人買進口的,經濟條件差的買國產的。國產器材肯定賽不過進口航模。從事這些項目活動,需要在全國各地跑來跑去,這筆費用一般家庭負擔不起。
因為項目的特點,客觀上造成了有權有錢的人動腦筋,讓孩子參加這些比賽。這不是體育部門創(chuàng)造條件讓富人搞加分特權,把窮人的孩子排除在外。若社會把這種現(xiàn)象上升到窮與富的對立問題,體育部門也沒有辦法。
記:從學校訓練隊招生,到賽事設置、比賽,以及國家二級運動員審核公示等各環(huán)節(jié)都存在不少問題,浙江高考體育加分是否形成一條完整的“灰色通道”,吸引權勢家庭趨之若鶩,甚至形成一個普通考生家長與外力難以叫板與打破的既得利益群體?
翟:對這個問題我從來沒有考慮過。我們思考的是通過競賽杠桿,能夠吸引更多的孩子參加體育鍛煉。學校成立海模隊、航模隊的目的是什么,他們也不會對我們說。至于校長怎么考慮不清楚。但有一些跡象感覺是為了高考加分。這種人肯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