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業(yè)藥師知識(二)考試輔導:片劑的質(zhì)量檢查

字號:

-
    一、片劑的質(zhì)量要求
     《中國藥典》2005年版要求片劑在生產(chǎn)與貯藏期間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原料藥與輔料混合均勻。含藥量小或含毒、劇藥物的片劑,應采用適宜方法使藥物分散均勻。
     (2)凡屬揮發(fā)性或?qū)狻岵环€(wěn)定的藥物,在制片過程中應遮光、避熱,以避免成分損失或失效。
     (3)壓片前的物料或顆粒應控制水分,以適應制片工藝的需要,防止片劑在貯存期間發(fā)霉、變質(zhì)。
     (4)含片、口腔貼片、咀嚼片、分散片、泡騰片等根據(jù)需要可加入矯味劑、芳香劑和著色劑等附加劑。
     (5)為增加穩(wěn)定性、掩蓋藥物不良臭味、改善片劑外觀等,可對片劑進行包衣。
     (6)片劑外觀應完整光潔,色澤均勻,有適宜的硬度和耐磨性,除另有規(guī)定外,對于非包衣片,應符合片劑脆碎度檢查法的要求,防止包裝、運輸過程中發(fā)生磨損或破碎。
     (7)片劑的溶出度、釋放度、含量均勻度、微生物限度等應符合要求。必要時,薄膜包衣片劑應檢查殘留溶劑。
     (8)除另有規(guī)定外,片劑應密封貯存。
     二、質(zhì)量檢查
     除另有規(guī)定外,片劑應進行以下相應檢查。
     (一)重量差異
     取供試品20片,精密稱總重量,求得平均片重后,再分別精密稱定每片的重量,每片重量與平均片重相比較(凡無含量測定的片劑,每片重量應與標示片重比較),按表中的規(guī)定,超出重量差異限度的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
     糖衣片的片芯應檢查重量差異并符合規(guī)定,包糖衣后不再檢查重量差異。薄膜衣片應在包薄膜衣后檢查重量差異并符合規(guī)定。
     凡規(guī)定檢查含量均勻度的片劑,一般不再進行重量差異檢查。
     (二)崩解時限
     照《中國藥典》2005年版崩解時限檢查法(附錄X A)檢查,應符合規(guī)定:口含片、咀嚼片、溶液片、緩控釋片,不需要作崩解時限檢查。
     崩解時限標準:
     (1)壓制片應在15min內(nèi)全部崩解。
     (2)浸膏片、薄膜衣片應在1h內(nèi)全部崩解。
     (3)腸衣片先在鹽酸溶液(9→1000)中檢查2h,每片不得有裂縫崩解或軟化現(xiàn)象,于pH為6.8的磷酸鹽緩沖液中1h內(nèi)應全部崩解。
     (三)發(fā)泡量
     陰道泡騰片照下述方法檢查,應符合規(guī)定。取25ml具塞刻度試管(內(nèi)徑1.5cm)10支,各精密加水2ml,置37℃±1℃水浴中5min后,各管中分別投入供試品1片,密塞,20min內(nèi)觀察發(fā)泡量的體積,平均發(fā)泡體積應不少于6ml,且少于3ml的不得超過2片。
     (四)分散均勻性
     分散片照下述方法檢查,應符合規(guī)定。取供試品2片,置20℃±l℃的100ml水中,振搖3min,應全部崩解并通過二號篩。
     (五)微生物限度
     口腔貼片、陰道片、陰道泡騰片和外用可溶片等局部用片劑照微生物限度檢查法(附錄ⅪJ)檢查,應符合規(guī)定。
    三、片劑的其他檢查項目
     1.硬度與脆碎度
     硬度和脆碎度是反映藥物的壓縮成形性,對片劑的生產(chǎn)、運輸和貯存帶來直接影響,對片劑的崩解,溶出度都有直接影響。在生產(chǎn)中檢查硬度的常用指壓法,將片劑置于中指與食指之間,以拇指輕壓,根據(jù)片劑的抗壓能力,判斷它的硬度。用于測定片劑硬度和脆碎度的儀器有:孟山都(Monsanto)硬度計、片劑四用測定儀、羅許(Roche)脆碎儀等。具體測定方法詳見《中國藥典》2005年版(附錄XG)。
     2.溶出度測定
     溶出度系指藥物從片劑、膠囊劑或顆粒劑等固體制劑在規(guī)定條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凡檢查溶出度的制劑,不再進行崩解時限的檢查。
     難溶性藥物的溶出是其吸收的限制過程。實踐證明,很多藥物的片劑體外溶出與吸收有相關性,因此溶出度測定法作為反映或模擬體內(nèi)吸收情況的試驗方法,在評定片劑質(zhì)量上有著重要意義。在片劑中除規(guī)定有崩解時限外,對以下情況還要進行溶出度測定以控制或評定其質(zhì)量:①含有在消化液中難溶的藥物。②與其他成分容易發(fā)生相互作用的藥物。③久貯后溶解度降低的藥物。④劑量小,藥效強,副作用大的藥物片劑。
     溶出度測定三種檢測方法有轉籃法、漿法、小杯法,操作過程有所不同,但操作結果的判斷方法相同。符合下述條件之一者,可判為符合規(guī)定:
     (1)6片中,每片的溶出量按標示量計算,均不低于規(guī)定限度(Q)。
     (2)6片中,如有l(wèi)-2片低于Q,但不低于Q-1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
     (3)6片中,有1-2片低于Q,其中僅有 1片低于Q-10%,但不低于Q-2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時,應另取6片復試;初、復試的12片中有1-3片低于Q,其中僅有l(wèi)片低于Q-10%,但不低于Q-2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
     以上結果判斷中所示的10%、20%是指相對于標示量的百分率(%)。具體測定方法詳見附錄XC。
     3.釋放度測定
     釋放度系指藥物從緩釋制劑、控釋制劑、腸溶制劑及透皮貼劑等在規(guī)定條件下釋放的速率和程度。凡檢查釋放度的制劑,不再進行崩解時限的檢查。釋放度測定的儀器裝置,除另有規(guī)定外,照溶出度測定法(附錄XD)項下所示。
     第一法用于緩釋制劑或控釋制劑;第二法用于腸溶制劑;第三法用于透皮貼劑。具體測定方法詳見附錄XD。
     4.含量均勻度
     含量均勻度系指小劑量或單劑量的固體制劑、半固體制劑和非均相液體制劑的每片(個)含量符合標示量的程度。
     除另有規(guī)定外,片劑、膠囊劑或注射用無菌粉末,每片 (個)標示量不大于10mg或主藥含量小于每片(個)重量5%者;其他制劑中每個標示量小于2mg或主藥含量小于每個重量2%者;以及透皮貼劑,均應檢查含量均勻度。對于藥物的有效濃度與毒副反應濃度比較接近的品種或混勻工藝較困難的品種,每片(個)標示量不大于25mg者,也應檢查含量均勻度。復方制劑僅檢查符合上述條件的組分。
    凡檢查含量均勻度的制劑,一般不再檢查重(裝)量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