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國慶我放歌 今夕中秋與國慶

字號:

中秋節(jié)即將來臨,今年正好與國慶節(jié)重合,又是建國60周年,市政府通知放假八天,讓人們盡情地歡樂與游玩。
    今年的節(jié)日氣氛來的早,剛進九月份,商家就推出節(jié)日商品。當然為首的就屬月餅了,商場的食品柜上已經擺滿貨架。品種繁多、口味各異、包裝精良,高中低檔次齊全。各種名酒更是琳瑯滿目,任你挑選。水產品和肉蛋奶是應有盡有,呈現(xiàn)出一派繁榮景象。
    老年人正忙著找旅行社,選擇準備出游的景點,年輕人則正在組織車友,選擇自駕游的行車路線。
    當今這一切節(jié)前的活動,在過去哪個有日無節(jié)的年代,我們是不敢想象的。
    回想起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過中秋節(jié)的情景。那時每逢秋季,城里的工人老大哥,要到農村幫助農民兄弟收割莊稼。1973年秋季,我們行業(yè)下屬各企業(yè),抽出200多人,分配到武清縣東蒲洼鄉(xiāng)下屬的一個村莊去收秋。
    在收秋的過程中,正好趕上中秋節(jié)。上級領導提出,要求全體支農人員,堅守在農業(yè)生產第一線,不準回城過節(jié)。在當時強調革命化的時期,固然沒有人員敢提出回城的要求。不僅不能回城,而且就是在中秋節(jié)那天,還要堅持在田間勞作,更不準提前收工。
    既然是過中秋節(jié),支農的人員也要改善一下伙食,這可難壞了伙食管理員。提前幾天就東奔西跑,爭取多購進一些蔬菜。月餅是憑票限量供應的,無法辦到。當時的農村,沒有蔬菜市場,我們所吃的糧油蔬菜,也都是從市里帶去的。
    中秋節(jié)那天,伙食可謂改善了,晚飯較前豐盛多了。那就是在每個人的飯碗中,加上兩種蔬菜,三塊小燉肉,兩塊“月餅”,另外,還有兩個蘋果。雖然每個人領到的都是‘份飯’,因為今天是中秋節(jié),大家還是湊在一起就餐,圖個節(jié)日氣氛。當大家吃到‘月餅’時,發(fā)現(xiàn)就是炊事員自制的糖餡燒餅,以此來代替而已。大家只好面面相覷,一笑了之。至于白酒,就更不敢奢望了。
    這天的中秋之夜,天空格外晴朗,萬里無云,一輪明月當空,大地如同白晝。面對這中秋美景,可是又有誰去欣賞呢?村莊的月夜,是那樣的寂靜,沒有任何嘈雜的聲音。就連旁邊的人員大口呼吸,仿佛都能夠聽得見。這時,卻給我們帶來許多聯(lián)想。中國是幾千年的農耕社會,農民種地收秋,從來沒有用過外人,幾家換工者有之。怎么今天需要城里人來幫忙?這個簡單的問題,在當時是沒有人能夠給出答案的。
    今年的中秋節(jié),尚未到來,就已經做好過節(jié)的準備了,相信這個節(jié)日一定會過的豐富多彩。
    今天的幸福生活與過去形成鮮明的對照,這都是改革開放帶來的結果。我們老年人要格外的珍惜,祝愿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