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機會
一個20出頭的小伙子急匆匆地走在路上,對路邊的景色與過往的行人全然不顧。一個人攔住了他,問道:“小伙子,你為何行色匆匆?”
小伙子頭也不回,飛快地向前奔跑著,只冷冷地甩了一句:“別攔我,我在尋找機會?!?BR> 轉(zhuǎn)眼20年過去了,小伙子已經(jīng)變成了中年人,他依然在路上疾馳。
又一個人攔住他:“喂,伙計,你在忙什么呀?”
“別攔我,我在尋找機會?!?BR> 又是20年過去了,這個中年人已經(jīng)變成了面色憔悴、兩眼昏花的老人,還在路上掙扎著向前挪動。
一個人攔住他:“老人家,你還在尋找你的機會嗎?”
“是啊?!?BR> 當(dāng)老人回答完這句話后,猛地一驚,一行眼淚掉了下來。原來剛才問他問題的那個人,就是機遇之神。他尋找了一輩子,可機遇之神實際上就在他的身邊。
撒哈拉沙漠的蒲公英
在地中海東岸的沙漠中生長著一種特殊的蒲公英,它不是按常規(guī)來舒展自己的生命,如若沒有雨,它們一生一世都不發(fā)芽、不開花。但是只要有一場小雨,不論這場雨是在什么時候落下的,它們都會抓住這一難得的機會,迅速發(fā)芽、開花,并在雨水被蒸發(fā)干之前,抓緊時間做完結(jié)子、傳播等所有的事情。
中東地區(qū)的居民常將它作為禮物送給親朋好友,因為把它埋在花盆里,只要別忘了澆水,它就會生根、發(fā)芽、開花。以色列人主要把它送給擁有智慧而又貧窮的人。他們認(rèn)為,在這個世界上,平民百姓發(fā)展自己、提升自己的機會就像沙漠中的蒲公英遇到雨水一樣少得可憐,但只要具有沙漠蒲公英一樣的品質(zhì),在機會一旦來臨的時候,果斷地抓住它,大膽地去實踐,同樣會成為一個富裕和了不起的人。
原來,那株沙漠蒲公英栽在花盆里,是在時時提醒人們在自己處境困難時,不要悲觀失望,不要怨天尤人,只要耐心地等待機會;而一旦機會到來,就要果斷地猛撲過去,抓住不放
實踐應(yīng)用
機遇不等于成功
機遇在手并不代表著你就會成功,它只不過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條捷徑。正如你到山頂去看日出,有一條捷徑可以讓你省時省力;但是,你不要忘了捷徑往往就靠在懸崖的邊上,下面是萬丈深淵。捷徑雖快,但是風(fēng)險也大,同樣要付出努力去走過它。這就是說,把握了機遇還需要不斷地努力,不能驕傲。只有這樣,你才不會半路掉進(jìn)深淵,才不會浪費你的機遇。
劉備死后,劉禪即位為帝,就是三國時期的蜀后主。當(dāng)時,蜀與魏、吳鼎足而立,基業(yè)顯赫。神機妙算的“臥龍先生”諸葛亮為他出謀劃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趙云、魏延等能征善戰(zhàn)的大將為他開疆拓土,這是百年難遇的機遇。但是劉禪最終為魏所虜,被后世嘲為“扶不起的阿斗”。一個擁有百年難遇的機遇的人,不能成就一番事業(yè),反而家國不保,這是為什么呢?
劉禪先天“性駑”,才疏學(xué)淺,對于這樣一個人,自己貪于尋歡作樂,不去把握難得一遇的機遇,這怎么能夠成功?
假如我們不把主要精力放在自身的磨煉上,而是把希望寄托于機遇上,不要說機遇并不是隨時就能到來,即使來了,我們也只能眼巴巴地望著它溜走。更嚴(yán)重的是,這條機遇所帶來的捷徑,也會隨之變成充滿風(fēng)險的山間陡徑,一不小心就會摔得粉身碎骨。
機遇孕育于挑戰(zhàn)之中
兩只青蛙——老青蛙和它的兒子小青蛙,一不小心掉入了一桶牛奶中。為了求生,它們不停地游呀,游呀,游了好長時間還是看不到希望。
老青蛙游得越來越慢,就對兒子說:“我累了,游不動了。我快淹死了。”
小青蛙不停地鼓勵老青蛙:“不,繼續(xù)游。繼續(xù)游,就會出現(xiàn)奇跡,要有信心?!?BR> 可是,半個鐘頭后,青蛙爸爸還是停下來了,泄氣了,結(jié)果沉到牛奶桶底。而青蛙兒子則繼續(xù)不停地游下去,被攪拌的牛奶慢慢形成一個黃油球,不久,它腳下的黃油球變硬了,它將這個“球”當(dāng)作平臺,縱身一跳,竟然躍出了那個牛奶桶。
在所有危險中,不要忘記里面也包含著機會。救星就在這個機會中,而機會是人去創(chuàng)造的?!拔C”這個詞本來應(yīng)解釋為危險和機遇的,就如同挑戰(zhàn)一樣,看似危機重重,前途未卜,但是我們不要忘了人生路上的“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當(dāng)然,這也需要我們不畏挑戰(zhàn),不懈奮斗,才能在絕境中找回一條成功登上頂峰的小路,一些這條路還是一條捷徑,一次讓我們?nèi)〉贸晒Φ臋C遇。只是,在找到之前,也許我們會辛苦一點,要像掉進(jìn)牛奶中的小青蛙一樣,不斷地為著脫離險境而游呀,游呀,直到掩藏在挑戰(zhàn)中的機遇露出它的真面目。所以,不要抱怨生活中沒有機遇,只有不斷地挑戰(zhàn),豈不知那些機遇有時就孕育于挑戰(zhàn)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