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會計法

字號:

會計法是由國家制定的,調整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發(fā)生的會計核算、會計監(jiān)督、會計管理及其他會計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
    會計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會計法是指由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的調整各種會計關系的規(guī)范性文件的總稱,包括會計法律、行政法規(guī)、行政規(guī)章等。狹義的會計法令指由國家權力機關通過一定的立法程序頒布施行的會計法律。這里所講的會計法是指狹義的會計法,即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以國家強制力保障其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他的作用在于規(guī)范會計行為,加強經濟管理,保證以經濟活動為內容的會計信息真實、完整,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促進我國社會經濟健康發(fā)展。
    我國第一部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于1985年1月21日,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同年5月1日起施行。為了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對會計法作了修改。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根據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對會計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審議通過了重新修訂的會計法。重新修訂后的會計法,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