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將收藏的一件明代瓷器出售給乙,乙當場付清價金,約定甲10天后交貨。丙聽說后,表示愿意雙倍的價錢購買。甲當即決定賣給丙,約定第5天交貨,并收定金若干。乙聽得此事,誘甲七歲子將瓷器從家中取出給她。在瓷器為乙占有的期間,該瓷器所有權應歸( )。
A.甲
B.乙
C.丙
D.乙丙共有
2.甲委托乙購買某品牌電視機。乙至百貨公司購買時,正值該品牌電視機舉行有獎銷售。乙選購了一款電視機并按照規(guī)定得到3張抽獎券,但未把這3張抽獎券交給甲。后來開獎,獎券中的一張中了頭獎,可得手機一部。這部手機應當( )。
A.歸甲所有
B.歸乙所有
C.歸甲所有,但應適當獎勵乙
D.歸甲、乙二人共有
3.王某在吃飯時丟失瑞士名表羅西尼一塊,餐廳人員拾得后交給公安部門。王某未在規(guī)定期限內(nèi)前去認領,公安部門按照有關規(guī)定交寄售商店出售。孫某從該商店買得該手表,將手表送給女友林某作生日禮物。手表在林某第二天乘公交車時被偷去,小偷下車后即以100元的低價賣給鄭某。該手表的所有權屬于( )。
A.王某
B.孫某
C.林某
D.鄭某
4.1996年甲將自己的三間私房作價1萬元轉讓給乙,乙略加修繕,居住一年后以4萬元的價格轉讓給丙,丙居住一年后以5萬元的價格轉讓給丁。以上幾次轉讓均未辦理私房過戶手續(xù)。在丁居住其間,房屋所在地被該城市規(guī)劃為對外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該房屋價格漲至20萬元,甲、乙、丙、丁就房屋所有權發(fā)生爭議。該房屋所有權應屬于( )。
A.甲
B.乙
C.丙
D.廠
5.甲乙(均為某村村民)訂立借款合同一份,作如下約定:甲借給乙10萬元,乙交付甲一件黃金飾品作擔保,3年后乙歸還本金,甲歸還該飾品,如乙無力還款,則該飾品歸甲所有。對此,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乙之間關于“如乙無力還款,則該飾品歸甲所有”的約定無效
B.因甲乙之間關于“如乙無力還款,則該飾品歸甲所有”的約定無效,故擔保合同無效
C.因甲乙之間的擔保合同無效,故其借款合同無效
D.擔保合同的全部條款有效,故甲乙之間的借款合同有效
答案:1.A 2.B 3.C 4.A 5.A
A.甲
B.乙
C.丙
D.乙丙共有
2.甲委托乙購買某品牌電視機。乙至百貨公司購買時,正值該品牌電視機舉行有獎銷售。乙選購了一款電視機并按照規(guī)定得到3張抽獎券,但未把這3張抽獎券交給甲。后來開獎,獎券中的一張中了頭獎,可得手機一部。這部手機應當( )。
A.歸甲所有
B.歸乙所有
C.歸甲所有,但應適當獎勵乙
D.歸甲、乙二人共有
3.王某在吃飯時丟失瑞士名表羅西尼一塊,餐廳人員拾得后交給公安部門。王某未在規(guī)定期限內(nèi)前去認領,公安部門按照有關規(guī)定交寄售商店出售。孫某從該商店買得該手表,將手表送給女友林某作生日禮物。手表在林某第二天乘公交車時被偷去,小偷下車后即以100元的低價賣給鄭某。該手表的所有權屬于( )。
A.王某
B.孫某
C.林某
D.鄭某
4.1996年甲將自己的三間私房作價1萬元轉讓給乙,乙略加修繕,居住一年后以4萬元的價格轉讓給丙,丙居住一年后以5萬元的價格轉讓給丁。以上幾次轉讓均未辦理私房過戶手續(xù)。在丁居住其間,房屋所在地被該城市規(guī)劃為對外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該房屋價格漲至20萬元,甲、乙、丙、丁就房屋所有權發(fā)生爭議。該房屋所有權應屬于( )。
A.甲
B.乙
C.丙
D.廠
5.甲乙(均為某村村民)訂立借款合同一份,作如下約定:甲借給乙10萬元,乙交付甲一件黃金飾品作擔保,3年后乙歸還本金,甲歸還該飾品,如乙無力還款,則該飾品歸甲所有。對此,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乙之間關于“如乙無力還款,則該飾品歸甲所有”的約定無效
B.因甲乙之間關于“如乙無力還款,則該飾品歸甲所有”的約定無效,故擔保合同無效
C.因甲乙之間的擔保合同無效,故其借款合同無效
D.擔保合同的全部條款有效,故甲乙之間的借款合同有效
答案:1.A 2.B 3.C 4.A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