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鴨蛋”是高考制度誕下的一個怪胎

字號:

陜西洋縣高三學生小非(化名)為引起別人關注和投資,故意將高考4門科目全部考成零分,稱要做中國的比爾蓋茨。同學和老師認為他是個比較溫和的學生,但成績一般。據(jù)悉,小非是農(nóng)民的兒子,其家人還不知道他的成績。為免家人難堪,小非目前已離開家鄉(xiāng)。(6月29日《華商報》)
    從小學中學,經(jīng)過高考,進入大學殿堂,畢業(yè)后走上社會,找到一份工作——這似乎是被許多人證明了的必經(jīng)程序和路徑。所以,對待高考,學子們?nèi)缏谋”?,慎之又慎,不敢有半點閃失。而這位考生倒好,根本沒把高考當作一回事,反把考場當成了游戲場,這多少有點見到偉人打起嗑睡的意味。
    如愿以償是一種幸福,這位考生實現(xiàn)了——四門科目全部依他所想得了零分。雖然交白卷并非這位考生首創(chuàng),在上個世紀,就有人憑著一張白卷和一手老繭被高校錄取。而時去不遠,貴州考生李堅、河南考生蔣多多、湖南考生陳圣章都想盡辦法“吃鴨蛋”。但再次曝出四張白卷,還是讓人驚愕。他們大多想通過惡意考差,來發(fā)泄對高考和教育制度的不滿,這位考生更是想通過此舉吸引關注,招徠投資。
    頻出的高考白卷,也反映一些考生看淡了高考——即便通過高考,上完大學,拿到一紙證書,又能怎樣,還不是無業(yè)可就,還不是那點報酬?而韓寒的放棄高考,倒成了他們的另類榜樣。理性來看,高考遠未到壽終正寢的時候。作為一種選拔性考試,高考雖然存在弊端,但如今還沒有哪一種更為科學的選拔制度能夠替代它。所以,交白卷這種情緒化表達,并非明智之舉。現(xiàn)在畢竟不是交白卷吃香的那個年代了,如果把第一個交白卷者當成天才的話,那么,步人后塵邯鄲學步者呢?
    韓寒沒有參加高考,成了意見領袖。只不知吃了四個“鴨蛋”的考生有哪方面天賦?按照他的設計,今后將會做生意。筆者只是擔心,以游戲態(tài)度對待高考,會不會再以這種態(tài)度對待生意對待人生?
    “四個鴨蛋”啊,只是高考制度誕下的一個怪胎!
    (責任編輯:尹成功(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