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醫(yī)師內科輔導: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診斷及鑒別診斷

字號:

一、國內診斷標準
    (一)臨床表現(xiàn)
    .存在易引起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的基礎疾病
    2.有下列兩項以上表現(xiàn)。
    (1)多發(fā)性出血傾向。
    (2)不易用原發(fā)病解釋的微循環(huán)衰竭或休克。
    (3)多發(fā)性微血管栓塞的癥狀、體征,如皮膚、皮下、粘膜栓塞壞死及早期出現(xiàn)的腎、肺、腦等臟器功能不全。
    (4)抗凝治療有效。
    (二)實驗室檢查
    1.主要診斷指標:有下列3項以上異常:
    (1)血小板數(shù)低于100×109/L或呈進行性下降(肝病DIC時血小板數(shù)低于50×109/L)。
    (2)血漿纖維蛋白原含量<1.5g/L或呈進行性下降或>4g/L(肝病DIC時<1g/L以下)。
    (3)3P試驗陽性或血漿FDP>20mg/L(肝病DIC時超過60mg/L);
    (4)凝血酶原時間縮短或延長3秒以上,或呈動態(tài)變化;或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縮短或延長10秒以上。
    (5)優(yōu)球蛋白溶解時間縮短,或纖溶酶原減低。
    2.疑難、特殊病例應用下列實驗室檢查1項以上異常:
    (1)因子Ⅷ:C降低、VWF:Ag升高,Ⅷ:C/VWF:Ag比值降低。
    (2)AT-Ⅲ:含量及活性降低。
    (3)血漿β-TG或TXB2升高。
    (4)纖維蛋白肽A(FPA)升高,或纖維蛋白原轉換率增速。
    二、鑒別診斷見表5-5-6
    表5-5-6  原纖、DIC.不伴有DIC的肝病全身出血的鑒別
    鑒別點
     原纖
     DIC
     不伴有DIC的肝病全身性出血
    血栓形成
     少見
     常見
     無
    休克
     少見
     常見
     較少見
    血小板計數(shù)
     正常
     減少
     正?;驕p少
    出血時間
     正常
     延長
     正常或延長
    紅細胞形態(tài)異常
     無
     常見
     無
    乙醇膠試驗
     (-)
     (+)
     (-)
    3P試驗
     (-)
     (+)
     (-)
    SDPS試驗
     (-)
     (+)
     (-)
    FDP定量
     明顯增加
     增加
     一般正常
    FDP/FgDP比值 
     無
     升高
     -
    碎片D-二聚體
     降低
     增加
     無
    優(yōu)球蛋白溶解時間
     明顯縮短
     正?;蚩s短
     一般正常
    纖維蛋白原定量
     減低
     正?;驕p低
     正常或增加
    因子V
     減少
     減少
     正?;驕p少
    因子Ⅷ
     正常或稍降低
     降低
     正?;蛟黾?BR>    治療
     纖溶抑制劑有效
     肝素有效
     補充凝血因子有暫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