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21日17時,今年高考本科第一批錄取全部結束。
全國191所高校在渝計劃招生16429人,由于生源質量突出,各校紛紛增投計劃,實際錄取新生17221人,比計劃增加了792人。
院校增加計劃高于往年
市考試院告訴我們,今年院校志愿及招生計劃滿額率高,這也使不少高校追加計劃。今年院校增加計劃高于往年。
第一次投檔后,文科在渝招生130所院校中,有112所院校志愿滿額,院校滿額率為86.20%(112÷130×100%),計劃滿額率為97.55%。
理科在渝招生190所院校中,有169所院校志愿滿額,院校滿額率為89.5%,計劃滿額率為98.67%。
滿額率直接呈現高校招生的質量高低,如果所有高校的志愿滿額率為100%,就不需要二次志愿征集了。
推平行志愿增加錄取機會
考生志愿更趨合理是今年一本實施平行志愿后的主要特點。
由于“知分、知線、知位”填報志愿已經推行了4年,絕大多數考生和家長已基本掌握了方法和步驟。
今年在一本推行平行志愿,避免了高校生源“撞車”或“斷檔”現象的發(fā)生,考生的志愿填報漸趨理性、合理。
而平行志愿實行后,院校志愿滿足率和考生錄取率比順序志愿高,也增大了考生選擇學校和錄取的機會。
分數分布“扁平化”
不過,平行志愿的實行也使院校錄取考生分數分布呈現“扁平化”現象。
如:錄取平均分與錄取最低分之差(簡稱級差),文科級差超過20分的院校去年有26所,今年沒有;理科超過30分以上的院校去年有70所,今年只有4所。
分數“扁平化”后,考生的分數和專業(yè)容易集中,如果考生專業(yè)不服從調配,落選的可能性將會增大。
三原因致高分落榜 考生偏向華北華東
今年,雖然高分考生落榜率大大降低,仍有不少考生落榜。市考試院說,沒有填報志愿、志愿填報要求過高、不服從專業(yè)調配是導致高分落榜的主要原因。
考生志愿填報區(qū)域性差別較大是今年的又一大特點。
從考生A志愿填報與計劃比情況看,華北、華東明顯偏高,比例高達50%以上;而西南、西北和東北明顯偏低,比例僅在20%左右。
本報記者 牟曉暉
100名“宏志班”
學生高考全部上線 重慶日報記者 李志峰 實習生 馮俊松 記者日前從市文明辦獲悉,今年高考,我市100名“宏志班”學生成績優(yōu)異,高考本科上線率達到100%,重點上線率85%,其中,一人以682分的優(yōu)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一人提前一年考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全國191所高校在渝計劃招生16429人,由于生源質量突出,各校紛紛增投計劃,實際錄取新生17221人,比計劃增加了792人。
院校增加計劃高于往年
市考試院告訴我們,今年院校志愿及招生計劃滿額率高,這也使不少高校追加計劃。今年院校增加計劃高于往年。
第一次投檔后,文科在渝招生130所院校中,有112所院校志愿滿額,院校滿額率為86.20%(112÷130×100%),計劃滿額率為97.55%。
理科在渝招生190所院校中,有169所院校志愿滿額,院校滿額率為89.5%,計劃滿額率為98.67%。
滿額率直接呈現高校招生的質量高低,如果所有高校的志愿滿額率為100%,就不需要二次志愿征集了。
推平行志愿增加錄取機會
考生志愿更趨合理是今年一本實施平行志愿后的主要特點。
由于“知分、知線、知位”填報志愿已經推行了4年,絕大多數考生和家長已基本掌握了方法和步驟。
今年在一本推行平行志愿,避免了高校生源“撞車”或“斷檔”現象的發(fā)生,考生的志愿填報漸趨理性、合理。
而平行志愿實行后,院校志愿滿足率和考生錄取率比順序志愿高,也增大了考生選擇學校和錄取的機會。
分數分布“扁平化”
不過,平行志愿的實行也使院校錄取考生分數分布呈現“扁平化”現象。
如:錄取平均分與錄取最低分之差(簡稱級差),文科級差超過20分的院校去年有26所,今年沒有;理科超過30分以上的院校去年有70所,今年只有4所。
分數“扁平化”后,考生的分數和專業(yè)容易集中,如果考生專業(yè)不服從調配,落選的可能性將會增大。
三原因致高分落榜 考生偏向華北華東
今年,雖然高分考生落榜率大大降低,仍有不少考生落榜。市考試院說,沒有填報志愿、志愿填報要求過高、不服從專業(yè)調配是導致高分落榜的主要原因。
考生志愿填報區(qū)域性差別較大是今年的又一大特點。
從考生A志愿填報與計劃比情況看,華北、華東明顯偏高,比例高達50%以上;而西南、西北和東北明顯偏低,比例僅在20%左右。
本報記者 牟曉暉
100名“宏志班”
學生高考全部上線 重慶日報記者 李志峰 實習生 馮俊松 記者日前從市文明辦獲悉,今年高考,我市100名“宏志班”學生成績優(yōu)異,高考本科上線率達到100%,重點上線率85%,其中,一人以682分的優(yōu)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一人提前一年考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