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半磚隔墻
半磚隔墻用普通磚順砌,砌筑砂漿宜大于M2. 5。在墻體高度超過5m時應加固,一般沿高度每隔0.5m砌入向鋼筋2根,或每隔1. 2-1. 5m設一道30-50mm厚的水泥砂漿層,內(nèi)放2根Φ6鋼筋。頂部與樓板相接處用立磚斜砌,填塞墻與樓板間的空隙。隔墻 上有門時,要預埋鐵件或?qū)в心灸5幕炷令A制塊砌入隔墻中以固定門框。
2.砌塊隔墻
為了減少隔墻的重量,可采用質(zhì)輕塊大的各種砌塊,目前最常用的是加氣混凝土砌 塊、粉煤灰硅酸鹽砌塊、水泥爐渣空心磚等砌筑的隔墻。隔墻厚度由砌塊尺寸而定,一般為90-120mm。砌塊大多具有質(zhì)輕、孔隙率大、隔熱性能好等優(yōu)點,但吸水性強。因此, 有防水、防潮要求時應在墻下先砌3-5皮吸水率小的磚。
砌塊隔墻厚度較薄,也需采取加強穩(wěn)定性措施,其方法與磚隔墻類似。
3.框架填充墻
框架體系的圍護和分隔墻體均為非承重墻,填充墻是用磚或輕質(zhì)混凝土塊材砌筑在結 構框架梁柱之間的墻體,既可用于外墻,也可用于內(nèi)墻,施工順序為框架完工后填充 墻體。
填充墻的自重傳遞給框架支承??蚣艹兄伢w系按傳力系統(tǒng)的構成,可分為梁、板、柱 體系和板、柱體系。梁、板、柱體系中,柱子成序列有規(guī)則地排列,由縱橫兩個方向的梁 將它們連接成整體并支承上部板的荷載。板、柱體系又稱為無梁樓蓋,板的荷載直接傳遞 給柱。框架填充墻是支承在梁上或板、柱體系的樓板上的,為了減輕自重,通常采用空心 磚或輕質(zhì)砌塊,墻體的厚度視塊材尺寸而定,用于外圍護墻等有較高隔聲和熱工性能要求 時不宜過薄,一般在200mm左右。
輕質(zhì)塊材通常吸水性較強,有防水、防潮要求時應在墻下先砌3~5皮吸水率小的磚。 填充墻與框架之間應有良好的連接,以利將其自重傳遞給框架支承,其加固穩(wěn)定措施 與半磚隔墻類似,豎向每隔500mm左右需從兩側框架柱中甩出1000mm長2Φ6鋼筋伸入砌體錨固;水平方向約2~3m需設置構造立柱;門框的固定方式與半磚隔墻相同,但超 過3.3m以上的較大洞口需在洞口兩側加設鋼筋混凝土構造立柱。
半磚隔墻用普通磚順砌,砌筑砂漿宜大于M2. 5。在墻體高度超過5m時應加固,一般沿高度每隔0.5m砌入向鋼筋2根,或每隔1. 2-1. 5m設一道30-50mm厚的水泥砂漿層,內(nèi)放2根Φ6鋼筋。頂部與樓板相接處用立磚斜砌,填塞墻與樓板間的空隙。隔墻 上有門時,要預埋鐵件或?qū)в心灸5幕炷令A制塊砌入隔墻中以固定門框。
2.砌塊隔墻
為了減少隔墻的重量,可采用質(zhì)輕塊大的各種砌塊,目前最常用的是加氣混凝土砌 塊、粉煤灰硅酸鹽砌塊、水泥爐渣空心磚等砌筑的隔墻。隔墻厚度由砌塊尺寸而定,一般為90-120mm。砌塊大多具有質(zhì)輕、孔隙率大、隔熱性能好等優(yōu)點,但吸水性強。因此, 有防水、防潮要求時應在墻下先砌3-5皮吸水率小的磚。
砌塊隔墻厚度較薄,也需采取加強穩(wěn)定性措施,其方法與磚隔墻類似。
3.框架填充墻
框架體系的圍護和分隔墻體均為非承重墻,填充墻是用磚或輕質(zhì)混凝土塊材砌筑在結 構框架梁柱之間的墻體,既可用于外墻,也可用于內(nèi)墻,施工順序為框架完工后填充 墻體。
填充墻的自重傳遞給框架支承??蚣艹兄伢w系按傳力系統(tǒng)的構成,可分為梁、板、柱 體系和板、柱體系。梁、板、柱體系中,柱子成序列有規(guī)則地排列,由縱橫兩個方向的梁 將它們連接成整體并支承上部板的荷載。板、柱體系又稱為無梁樓蓋,板的荷載直接傳遞 給柱。框架填充墻是支承在梁上或板、柱體系的樓板上的,為了減輕自重,通常采用空心 磚或輕質(zhì)砌塊,墻體的厚度視塊材尺寸而定,用于外圍護墻等有較高隔聲和熱工性能要求 時不宜過薄,一般在200mm左右。
輕質(zhì)塊材通常吸水性較強,有防水、防潮要求時應在墻下先砌3~5皮吸水率小的磚。 填充墻與框架之間應有良好的連接,以利將其自重傳遞給框架支承,其加固穩(wěn)定措施 與半磚隔墻類似,豎向每隔500mm左右需從兩側框架柱中甩出1000mm長2Φ6鋼筋伸入砌體錨固;水平方向約2~3m需設置構造立柱;門框的固定方式與半磚隔墻相同,但超 過3.3m以上的較大洞口需在洞口兩側加設鋼筋混凝土構造立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