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自主招生在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間行走

字號:

“終于可以靜下心來,一門心思對付高考了?!?010年高考倒計時只有100多天,這個春節(jié)假期,擺脫了自主招生困擾的高三學生小趙反而感到一陣“輕松”。再也不用四處奔波去趕高校自主招生的考試;再也不需要白天在學校里高考復習,晚上備考自主招生。
    盡管在兩所高校的自主招生面試時都沒過關,小趙還得靠6月份高考的“*分”去競爭的入場券,但他的心靜了下來。“同時準備高考和自主招生這兩種完全不同風格的考試,簡直就是一種精神折磨?!?BR>    就像小趙等高三學生的“心”一樣,熱熱鬧鬧的2010年度高校自主招生考試也終于“靜”了下來。
    虎年春節(jié)前,大多數自主招生高校公布了通過面試獲得加分的學生名單。20分或30分,是高校對這些學生綜合素質的一種認可,是這些幸運兒好的新年禮物。
    在被應試教育了12年后,能通過高校綜合素質的考試,這些學生自然成了同學們眼中的牛人。但“牛人”再牛,新學期開學后,他們還是要回到一本本復習書、一張張模擬卷上來,因為他們要為應試教育的后一試、重要一試——高考,作后的沖刺。
    在進入“七年之癢”的2010年,高校自主招生就這樣在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間行走,像個青春期的孩子,表現出對幾十年應試教育的一種叛逆,更懷抱著對未來素質教育的一份夢想。
    “《阿凡達》很火,歐美大片、日本動漫也很受歡迎。如何在這種環(huán)境下發(fā)展中國文化?”接受綜合素質測試沒有標準答案。
    盡管《阿凡達》很火,“有沒有看過《阿凡達》?”都快成為牛年歲末彼此間的見面問候語。但面對這一面試題,參加清華大學自主招生面試的學生,估計心里要嘀咕:“我也想看《阿凡達》,可哪來的時間?”兩個半小時,對于進入高考倒計時的他們來說,是多么寶貴。
    “哥本哈根會議是不是一場政治博弈?”“如何認識專業(yè)、職業(yè)和事業(yè)三者的關系?”“你對火車票實名制的看法”……在2010年各高校自主招生的面試環(huán)節(jié),沒有學生們在課堂上做慣了的各類習題,都是這些在他們看來有些另類的題目。
    參加復旦大學面試的一位浙江考生說,面試老師的問題涉及面很廣,什么話題都有,提問大多是追問式的。高校招生老師說,希望通過這些互動的面試題目測試出學生的綜合素質。
    作為我國高考改革的一種嘗試,高校自主招生自2003年一誕生就貼上了“打破一考定終身”、“推進素質教育”等標簽,被社會各界寄予厚望。當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22所高校開展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工作。到2010年,全國有資格進行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的高校已達80所。
    “只見分數,看不出學生的綜合素質?!泵磕旮咝U猩浫r,面對統(tǒng)一的高考招生錄取模式,高校招生老師總會發(fā)出這般無奈的嘆息。而高考單一的考分評價體系,也促使中學將應試教育推向極致。
    于是,當終于有機會與考生面對面時,各自主招生高校都花了很大精力對學生進行面試,挑選適合各自學校培養(yǎng)的學生。
    北京大學今年自主招生的面試題既有全球十分關注的氣候和環(huán)境問題,也包含社會十分關注的教育公平問題,還有經濟方面的內容。北大招辦負責人說,北大注重對學生全面素質和思維能力的考查,關注的問題大到國計民生,小至個人修養(yǎng),覆蓋面很廣,既考查學生的知識結構,也考查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但不管是學生、家長還是媒體,面對自主招生,思維還停留在應試上。2月5日,在復旦大學自主選拔錄取面試現場,看到考生走出考場,不管是陪考的家長還是媒體的記者,問的大多是“今天的考題是什么?”面對這一場景,復旦大學一位參與面試的教授無奈地搖搖頭:大家都不停地問題目是什么,這還是應試教育的思維方式。
    自主招生中的另類面試題要沖擊的正是應試教育中的種種落后教育模式。
    “蔬菜價格上漲超過肉類,怎么看這個現象?”這樣的面試題很難培訓。
    自主招生看重學生的綜合素質,有意引導中學的素質教育,但習慣了應試教育的學生,還沒有走出這個泥潭。在今年高校自主招生中,不少面試老師說,有些同學在回答問題時,一聽就知道參加過培訓。
    高考指揮棒下的應試教育積弊甚深,高校在招生中的種種探索、改革,意在為應試教育破冰。但近年來,自主招生考前培訓成為一些培訓機構的新商機,各種自主招生輔導培訓班應運而生,而標榜是高校自主招生“秘籍”、“模擬考題”的書籍,也成了書店里常見的教輔書。有的學校由于參加自主招生的學生較多,甚至開設了有針對性的“應試”輔導。
    去年,上海市教科院聯(lián)合南京、杭州、寧波、蘇州教育科學研究機構,開展了“高等學校自主招生對蘇浙滬高中教育的影響調研”的課題,專家們在調查中發(fā)現,有57.8%的學生認為高校自主招生使學生的學習壓力和課業(yè)負擔加重了,46.7%的教師同樣感受到“因為自主招生,自己的教學負擔和工作壓力加大”。
    復旦大學校長助理、招辦主任丁光宏說:這主要是因為中學還是按照應試的方式來看待自主招生,我們是選拔,不是考試,學生不要去準備,也沒辦法準備。
    復旦大學歷史系韓昇教授是該校今年自主招生的面試老師,對當前自主招生中出現的培訓熱極為反感。他說:應試教育現在在社會上已經成為一種產業(yè)鏈,已經被利益綁架了,復旦一有這種自主招生,馬上就有應對復旦自主招生的書出來?!耙环N非常強大的力量要把它扭到產業(yè)鏈上,扭到應試教育上面?!?BR>    為了掙脫應試教育,這幾年高校在自主招生考試尤其是面試中可謂動足腦筋,想盡辦法讓自主招生考試無法應試。復旦大學參加面試的考官每年都會有三四成的更新,連續(xù)幾年參加面試的考官,每年出題不能重復。上海交大也明確要求面試考官幾天的面試題目都不能相同。
    “蔬菜價格上漲超過肉類,怎么看這個現象?”“人的生命是否屬于自己?”有面試老師開玩笑說:“這樣的考題估計沒辦法培訓吧?!?BR>    部分高校自主招生面試題
    清華大學:
    1、如何看待高考加分政策?
    2、《阿凡達》很火,歐美大片、日本動漫也很受歡迎。如何在這種環(huán)境下發(fā)展中國文化?
    3、用一個成語形容你眼中的哥本哈根氣候會議。
    4、用關鍵詞概括2009年中國現狀。
    5、中國是否已步入高房價時代,你的觀點是什么?
    6、一根火柴在不能折斷的前提下,如何擺成一個三角形?
    7、就張磊向耶魯大學捐款8888888美元發(fā)表觀點。
    8、第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有什么重大的化學發(fā)明?
    北京大學:
    1、人的生命是否屬于自己?
    2、優(yōu)質學生享受優(yōu)質教育是天經地義的嗎?
    3、經濟學家認為,科技發(fā)展造成了就業(yè)崗位的減少,有人提出一個崗位由兩個人做,你怎么看?
    4、如果你是聯(lián)合國秘書長,如何解決索馬里海盜問題?
    5、有人說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哥本哈根峰會是一場政治博弈,你怎么看?
    6、國際社會先后簽訂了《京都議定書》和《哥本哈根協(xié)議》,其中涉及“碳匯”,請問何為碳匯,談談對碳排放交易權的看法。
    7、農村的孩子會種地,城里的孩子會畫畫,前者是否也是一種素質?
    8、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不能推動現代化農業(yè)生產,你對這個問題怎么看?
    9、“我是一個克隆人/我有血和骨/把Y染色體換成X染色體/我的小克隆就是一個異性”,請解讀這首詩。
    10、從價值觀上說,什么是幸福?精神生活可以用什么標準來衡量?
    11、我們的政府應該是領導型政府還是服務型政府?
    浙江大學:
    1、從手機、三農、德與思、美國四個詞中任選其一做3分鐘評論。
    2、若你準備出一本書,你會選擇哪些話題,從哪些方面進行策劃?
    3、2010年房價是漲還是跌?
    4、奧巴馬獲諾貝爾和平獎,你怎么看?
    6、請談談上海迪斯尼的利與弊。
    7、真小人與偽君子。
    8、正說歷史與戲說歷史。
    9、高學歷與高素質。
    復旦大學:
    1、如何統(tǒng)計上海公交車數量?
    2、金融危機對農村有何影響?
    3、社會上人與人之間關系為什么會冷淡?
    4、先秦諸子百家的看法中,你比較認可什么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