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模擬題解析(一)

字號: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括號內)
    1.提出“惟陳言之務去”的寫作主張的是( A)
    A.韓愈
    B.柳宗元
    C.歐陽修
    D.梁啟超
    2.下列詞人中,屬于豪放派的是( D)
    A.李清照
    B.歐陽修
    C.柳永
    D.蘇軾
    3.由一般原理推導出關于個別情況的結論,這種論證方法是(C )
    A.類比法
    B.歸納法
    C.演繹法
    D.對比法
    4.“多行不義必自斃”一語出自( A)
    A.《左傳》
    B.《國語》
    C.《戰(zhàn)國策》
    D.《韓非子》
    5.《燈下漫筆》一文的作者是( C)
    A.茅盾
    B.冰心
    C.魯迅
    D.錢鐘書
    6.《沙灘上的腳跡》選自( B)
    A.《閑書》
    B.《茅盾全集》
    C.《朝花夕拾》
    D.《往事》
    7.1951年榮獲“人民藝術家”稱號的是(C)
    A.巴金
    B.茅盾
    C.老舍
    D.趙樹理
    8.散文詩《門檻》全文采用的是(A )
    A.象征
    B.對比
    C.比喻
    D.類比
    9.“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一句詩出自(B)
    A.《歸田園居》
    B.《飲酒》
    C.《種豆南山下》
    D.《山居秋瞑》
    10.王昌齡的《從軍行》是一首(D )
    A.五言律詩
    B.五言絕句
    C.七言律詩
    D.七言絕句
    11.“氣,水也;言,浮物也”一句所用的修辭格是( )
    A.層遞
    B.比擬
    C.比喻
    D.對偶
    12.我國第一部痛逋ㄊ肥牽?)
    A.《左傳》
    B.《漢書》
    C.《史記》
    D.《后漢書》
    13.“易安居士”是指( b)
    A.辛棄疾
    B.李清照
    C.王安石
    D.蘇東坡
    14.從作品的風格和表現(xiàn)手法上看,《爐中煤》是一首(d )
    A.頌歌
    B.戰(zhàn)歌
    C.牧歌
    D.戀歌
    15.下列各句中,“則”表示轉折關系,可以譯為“卻”的是(b )
    A.既來之,則安之
    B.茍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殷
    C.到則披草而壘,傾壺而醉
    D.兵強則士勇.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16.戰(zhàn)國時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___________。
    17.一篇議論文,一般都包含有論點、論據(jù)和________三個因素。
    18.在盛唐詩壇上,王昌齡以擅長___________著稱。
    19.《麥琪的禮物》是美國現(xiàn)代短篇小說家__________的杰作。
    20.《詩經(jīng)》包括風、雅和___________三部分。
    21.《愛爾克的燈光》在寫作上一個重要特點是以_________為線索貫穿全文。
    22.蘇軾《水調歌頭》詞:“______________,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BR>    23.李商隱《無題》詩:“_____________,蠟炬成灰淚始干?!?BR>    24.《李將軍列傳》在文末引民諺:“桃李不言,__________?!?BR>    25.《天凈沙·秋思卜“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BR>    三、詞語解釋題(解釋句中加點詞的詞義。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26.是社稷之臣也。
    是:
    27.棄甲曳兵而走。
    走:
    28.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
    輕:
    29.厲王使玉人相之。
    相:
    30.功施至今。
    施:
    31.高城深地。
    池:
    32.要其何以成,何以???
    要:
    33.燕國殷富。
    殷:
    34.大軍不知廣所之,故弗從。
    之:
    35.凌出華林部甚遠。
    凌出:
    四、翻譯題(將下列各小題中畫線的部分譯成現(xiàn)代漢語。本大題共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36.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清除之。無生民心?!?(《鄭伯克段于觀)
    國不堪貳:
    37.漢下廣吏,吏當廣所失亡多,為虜所生得,當斬,贖為庶人。(《李將軍列傳》)
    吏當廣所失亡多:
    38.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義,頒白者不負載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國也》)
    謹庠序之教:
    39.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五代史伶官傳序》)
    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40.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前赤壁賦》)
    自其不變者而現(xiàn)之: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41.在《季氏將伐顓臾》中,孔子提出了怎樣的政治主張?
    42.《諫逐客書》一文在哪幾方面運用了對比的手法?
    43.魯迅在《燈下漫筆》中所指的“第三樣時代”的含義是什么?
    44.《愛爾克的燈光》一文中,三種燈光分別象征著什么?
    45.《寶玉挨打》一文中,寶玉挨打的導火索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
    六、分析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46~50每小題4分,51~55每小題3分,共35分)
    (一)閱讀《秋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問題。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辨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BR>    46.本段描寫了哪兩種景象?二者的關系是什么?
    47.從這段話來看,《秋水》這篇文章是采用什么方法來講道理的?
    48.這段話中,包含并演化出的兩個成語是什么?
    (二)閱讀《詩經(jīng)·氓》中的兩節(jié),回答文后問題。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耿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49.寫出上面兩節(jié)詩的比興句及其比興意義。
    50.這兩節(jié)詩在內容上構成什么關系?
    51.女主人的悲慘遭遇是怎樣造成的?
    (三)閱讀《麥琪的禮物》中的一段話,回答文后問題。 考試大
    那兩個住在一間公寓里的笨孩子,極不聰明地為對方犧牲了他們家里最寶貴的東西。但是,讓我對目前一般聰明人說一句最后的話,在所有饋贈禮物的人當中,他們兩個是最聰明的。在一切接受禮物的人當中,像他們這樣的人也是最聰明的。他們就是麥琪。
    52.兩個“笨孩子’指的是誰?為什么?
    53.為什么又說他們兩個是最聰明的?
    (四)閱讀《風波》結尾一段文字,回答文后問題。
    現(xiàn)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給他相當?shù)淖鹁矗喈數(shù)拇隽?。到了夏天,他們仍舊在自家門口土場上吃飯;大家見了,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太早已做過八十大壽,仍然不平而且康健。六斤的雙丫角,已經(jīng)變成一支大辮子了;伊雖然新近裹腳,卻還能幫同七斤嫂做事,捧著十八個銅釘?shù)娘埻?,在土場上一瘸一拐的往來?BR>    54.六斤的“新近裹腳”和“一瘸一拐”地走路有何象征意義?
    55.十八個銅釘?shù)娘埻胗泻蜗笳饕饬x?
    七、作文(50分)
    56.題目:干糧與獵槍
    一位大學校長在大學生畢業(yè)典禮上說:“一個大學生進入社會,就發(fā)像一個獵人進入森林,我們不只要給他足夠的干糧,還要給他一枝獵槍?!备鶕?jù)這段話,請聯(lián)系實際寫一篇議論文。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