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初級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輔導:第十七章節(jié)(3)

字號:

5.匯率決定理論(掌握,新增)
    (1)購買力平價理論(掌握)
    瑞典經濟學家卡塞爾于1922年提出購買力平價理論。這一理論的基本思想是:兩國貨幣的購買力之比是決定匯率的基礎,匯率的變動也是由兩國貨幣購買力之比變化引起的。購買力平價是指兩國貨幣的購買力之比,貨幣的購買力與一般物價水平成反比,是一般物價水平的倒數。
    購買力平價分為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
    ①絕對購買力平價
    絕對購買力平價說明的是某一時點上匯率的決定,即匯率等于兩國一般物價水平之比。用e表示直接標價法下的匯率,Pd和Pf分別表示本國和外國一般物價的絕對水平,則其公式為:
    ②相對購買力平價
    相對購買力平價說明的是某一時期匯率的變動,即兩個時點的匯率之比等于兩國一般物價指數之比。用 分別表示基期匯率和報告期匯率,PId和PIf分別表示本國和外國一般物價指數,則其公式為:
    熟悉相對購買力平價和絕對購買力平價之間的關系:如果絕對購買力平價成立,相對購買力平價一定成立。反過來,如果相對購買力平價成立,絕對購買力平價就不一定成立。
    【例題1•單選題】(2004年中級經濟基礎)假設A國的通貨膨脹率為6%,B國的通貨膨脹率為4%,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A國貨幣匯率在外匯市場上趨于( )。
    A.升值
    B.貶值
    C.升水
    D.貼水
    [答案]B
    [解析] ,直接標價法下匯率上升,表明本幣貶值,外幣升值。
    【例題2•多選題】(2004年中級經濟基礎)絕對購買力平價與相對購買力平價的關系是( )。
    A.絕對購買力平價成立,相對購買力平價一定成立
    B.絕對購買力平價成立,相對購買力平價不一定成立
    C.相對購買力平價成立,絕對購買力平價一定成立
    D.相對購買力平價成立,絕對購買力平價不一定成立
    E.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是等價關系
    [答案]AD
    【例題3•多選題】(2004年、2005年中級經濟基礎)下列關于購買力平價理論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貨幣的購買力與一般物價水平成反比
    B.絕對購買力平價與相對購買力平價是等價關系
    C.貨幣的購買力與一般物價水平成正比
    D.絕對購買力平價成立,相對購買力平價一定成立
    E.相對購買力平價成立,絕對購買力平價不一定成立
    [答案]ADE
    (2)利率平價理論
    利率平價理論從國際資本流動角度探討匯率,考察利率對匯率的影響,特別是短期匯率的變動。利率平價理論分為拋補利率平價和未拋補利率平價。
    拋補利率平價理論討論的是遠期匯率的決定。拋補利率理論表明遠期匯率由即期匯率和國內外利差決定,高利率貨幣遠期貼水(相應地外匯升水),低利率貨幣遠期升水(相應的外匯貼水),年升貼水率等于兩國利差。
    【例題1•單選題】(2005年中級經濟基礎)若美元利率為5%,日元的利率為3%,則根據拋補利率平價理論,遠期美元( )。
    A.年升水率為2%
    B.年貼水率為2%
    C.年貶值率為2%
    D.年升值率為2%
    [答案]B
    【例題2•單選題】(2006年中級經濟基礎)假設本國貨幣利率為5%,外國貨幣利率為4%,根據拋補利率平價理論,本國貨幣匯率應( )。
    A.升值l%
    B.貶值1%
    C.升水l%
    D.貼水1%
    [答案]D
    【例題3•多選題】根據利率平價理論,遠期匯率的大小取決于( )。
    A.國內外通貨膨脹差異
    B.國內外物價水平差異
    C.國內外利差
    D.匯率預期升貶值率
    E.即期匯率
    [答案]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