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釋義:第九十四條

字號:

第九十四條 本法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釋義】本條是關于施行時間的規(guī)定。
    法律的施行時間也就是法律生效的時間。正確地理解法律的生效時間,是運用法律不可缺少的條件。法律從何時開始生效,一般根據(jù)該項法律的性質和實際需要來決定。通常有三種方式。一是法律條文中明確規(guī)定,從其公布之日起生效施行。二是法律公布后,并不立即生效施行,經(jīng)過一定時期后才開始施行,法律中明確規(guī)定生效施行的日期。三是法律公布后先予以試行或暫行,而后由立法部門加以補充完善,再通過為正式法律,公布施行,在試行期間也具有約束力。本法采用的是第二種方式。即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于2000年3月15日通過,于2000年7月1日起生效施行。這是因為本法的實施,需要一段時間的宣傳和準備工作。
    法律中明確規(guī)定法律的生效時間,一般涉及到法律有無溯及力的問題。法律的溯及力就是新法律施行后,對生效前發(fā)生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適用新法的問題。如果適用,就是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就是不具有溯及力。如果具有溯及力,法律要明確規(guī)定適用原則。如“從舊兼從輕”的原則。一般法律沒有溯及力,這種不溯及既往的原則已成為各國立法所共同遵循的通例。立法法是按照這一原則,即在立法法施行前發(fā)生的法律事實和法律關系,不適用本法。在2000年7月1日前即立法法施行前發(fā)生的制定、修改、廢止法律的行為,適用其他有關調整立法行為的法律。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guī)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議事規(guī)則》、《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等。2000年7月1日之后,要按照立法法的規(guī)定執(zh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