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江蘇高考文言文現(xiàn)代文、作文及語用題

字號:

2010江蘇高考(論壇)文言文、現(xiàn)代文(兩篇)、作文及語用題、附加題
    2010江蘇高考作文題為《綠色生活》。綠色,生機勃勃,賞心悅目。綠色,與生命,生態(tài)緊密相連。今天,綠色成為一種嶄新的理念,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請以“綠色生活”為題,寫篇作文,不少于800字,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南陽縣君謝氏墓志銘
    慶歷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來自吳興,出其哭內(nèi)之詩而悲曰:“吾妻 謝氏亡矣?!逼蛭乙糟懚嵫?。予未暇作。居一歲中,書七八至,未嘗不以謝氏銘為言。且曰:
    吾妻,故太子賓客諱濤之女,希深之妹也。希深父子為時聞人,而世顯 榮。謝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歸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斂以嫁時之衣。甚矣,吾貧可知也。然謝氏怡然處之。治其家,有常法,其飲食器皿雖不及豐侈,而必精以旨;其衣無故新,而浣濯縫紉必法以完;所至官舍,雖卑陋, 而庭宇灑掃必肅以嚴;其平居語言容止,必怡以和。吾窮于世久矣,其出而幸與賢士大夫游而樂,入則見吾妻之怡怡而忘其憂。使吾不以富貴貧賤累其 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吾嘗與士大夫語,謝氏多從戶屏竊聽之,閑則盡能商榷其人才能賢否及時事之得失,皆有條理。吾官吳興,或自外醉而歸,必問 曰:“今日孰與飲而樂乎?”聞其賢者也,則悅;否,則嘆曰:“君所交皆一時賢雋,豈其屈己下之耶?惟以道得焉,故合者尤寡。今與是人飲而歡 耶?”是歲,南方旱,仰見飛蝗而嘆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盜賊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我為婦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 安居貧而不困者,其性識明而知道理,多類此。嗚呼,其生也迫吾之貧,而歿也又無以厚焉!謂惟文字可以著其不朽,且其平生尤知文章為可貴,歿而 得此,庶幾以慰其魂,且塞予悲。此吾所以請銘于子之勤也。
    若此,予忍不銘?
    夫人享年三十七,用夫恩封南陽縣君。二男一女。以其年七月七日卒于 高郵。梅氏世葬宛陵,以貧不能歸也,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潤州之某縣某原。銘曰:高崖斷谷兮,京口之原!山蒼水深兮,土厚而堅!居之可樂兮,
    卜者曰然。骨肉雖土兮,魂氣則天!何必故鄉(xiāng)兮,然后為安?
    談靜
    朱光潛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薄旁?,作者姓名佚。
    “山滌余靄,宇暖微霄。有風自南,翼彼新苗?!薄諟Y明《時運》。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薄諟Y明《飲酒》。
    “目送飄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嵇叔夜《送秀才從軍》。
    “倚仗柴門外,臨風聽春蟬。渡頭余落日,建里上孤煙。”—王摩詰《贈裴迪》。
    溜索
    阿城
    不信這聲音就是怒江。首領也不多說,用小腿磕一下馬。馬卻更覺遲疑,牛們也慢下來。
    一只大鷹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進山那側(cè)的聲音里。馬幫像是得到信號,都止住了。漢子們?nèi)徽f話,紛紛翻下馬來,走到牛隊的前后,猛發(fā)一聲喊,連珠脆罵,拳打腳踢。鈴鐺們又驚慌響起來,馬幫如極稠的粥,慢慢流向那山口。
    一個鐘頭之前就感聞到這隱隱悶雷,初不在意,只當是百里之外天公澆地。雷總不停,才漸漸生疑,懶懶問了一句。首領也只懶懶說是怒江,要過流索了。
    山不高,口極狹,僅容得一個半牛過去。不由捏緊了心,準備一睹氣貫滇西的那江,卻不料轉(zhuǎn)出山口,依然是悶悶的雷。心下大惑,見前邊的牛們死也不肯再走,就下馬向岸前移去。行到岸邊,抽一口氣,腿子抖起來,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動半步。
    萬丈絕壁飛快垂下去,馬幫原來就在這壁頂上。轉(zhuǎn)了半日多,總覺山低風冷,卻不料一直是在萬丈之處盤桓。
    怒江自西北天際亮亮而來,深遠似涓涓細流,隱隱喧聲騰上來,著一派森氣。俯望那江,驀地心中一顫,慘叫一聲。急轉(zhuǎn)聲,卻什么也沒有,只是再不敢輕易向下探視。叫聲蕩開,撞了對面的壁,又遠遠蕩回來。
    首領穩(wěn)穩(wěn)坐在馬上,笑一笑。那馬平時并不覺雄壯,此時卻靜立如偉人,晃一晃頭,鬃飄起來。首領眼睛細成一道縫,先望望天,滿臉冷光一閃,又俯身看峽,腮上繃出筋。漢子們咿咿喂喂地吼起來,停一刻,又吼著撞那回聲。聲音旋起來,緩緩落下峽去。
    牛鈴如擊在心上,一步一響,馬幫想橫在峽上的一根索子顫顫移去。
    那索似有千鈞之力,扯住兩岸石壁,誰也動彈不得,仿佛再有錙銖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傾,就是索崩。
    首領緩緩移下馬,拐著腿走到索前,舉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動不動。首領瞟一眼漢子們。漢子們早蹲在一邊吃煙。只有一個精瘦短小的漢子站起來,想峽下彈出一截紙煙,飄飄悠悠,不見去向。瘦小漢子邁著一雙細腿,走到索前,從索頭扯出個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躍,腿已入套。腳一用力,飛身離岸,嗖地一下小過去,卻發(fā)現(xiàn)他腰上還牽一根繩,一端在索頭,另一端如帶一縷黑煙,彎彎劃過峽頂。
    那只大鷹在瘦小漢子身下十余丈處移來移去,翅膀尖上幾根羽毛被風吹得抖。
    再看時,瘦小漢子已到索子向上彎的地方,悄沒聲地反著手倒手拔索,橫在索下的繩也一抖抖地長出去。
    大家正睜眼望時,對岸一個黑點早停在壁上。不一刻,一個長音飄過來,繩子抖了幾抖。又一個漢子站起來,拍拍*,抖一抖褲襠,笑一聲:“狗日的!”
    三條漢子一個一個小過去。首領啞聲道:“可還歇?”余下的漢子漫聲應道:“不消。”紛紛走到牛隊里卸馱子。
    牛們早臥在地下,兩眼哀哀地慢慢眨。兩個漢子拽起一條牛,罵著趕到索頭。那牛軟下去,淌出兩滴淚,大眼失了神,皮肉開始抖起來。漢子們縛了它的四蹄,掛在角框上,又將繩扣住框,發(fā)一聲喊,猛力一推。牛嘴咧開,叫不出聲,皮肉抖得模糊一層,屎尿盡數(shù)撒泄,飛起多高,又紛紛揚揚,星散墜入峽去。過了索子一多半,那邊的漢子們飛快地收繩,牛倒垂著,升到對岸。
    這邊的牛們都哀哀地叫著,漢子們并不理會,仍一頭一頭推過去。牛們?nèi)缟塘亢玫模焕舛际且宦肥耗?,皮肉瘋了一樣抖?BR>    之后是運馱子,就玩一般了。這岸的漢子們也一個接一個飛身小過去了。
    戰(zhàn)戰(zhàn)兢兢跨上角框,首領吼一聲:“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覺耳邊生風,聾了一般,任什么也聽不見,僵著脖頸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那海慢慢一旋,無波無浪,卻深得令人眼呆,又透得欲嘔。自覺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這索由十幾股竹皮扭絞而成,磨得賽刀。手劃出血來,黏黏的反而抓得緊索。手一松開,撕得鉆心一疼,不及多想,趕緊倒上去抓住。漸漸就有血濺到唇上、鼻子,自然顧不到,命在天上。
    猛地耳邊有人笑:“莫抓住幾巴不撒手,看腳底板!”方才覺出已到索頭,幾個漢子笑著在吃煙,眼紋一直扯到耳邊。
    慎慎地下來,腿子抖得站不住,腳倒像生下來第一遭知道世界上還有土地,親親熱熱跺幾下。小肚子脹得緊,陽物酥酥的,像有尿,卻不敢撒,生怕走了氣,再也立不住了。
    眼珠澀澀的,使勁擠一下,端著兩手,不敢放下來。猛聽得空中一聲忽哨,尖得直入腦髓,腰背顫一下?;厣韰s見首領早已飛到索頭,抽身躍下,拐著腿彈一彈,走到漢子們跟前。有人遞過一支煙,嚓地一聲點好。煙濃濃地在首領臉前聚了一下,有忽地被風吹散,揚起數(shù)點火星。
    牛馬們還臥在地下,皮肉亂抖,半個鐘頭立不起來。
    首領與兩個漢子走到絕壁前,扯下褲腰,彎彎地撒出一道尿,落下不到幾尺,就被風吹得散開,順峽向東南飄走。萬丈下的怒江,倒像一股尿水,細細流著。
    那鷹斜移著,忽然一栽身,射到壁上,頃刻又飛起來,翅膀一鼓一鼓地扇動。首領把褲腰塞緊,曲著眼望那鷹,抖一抖襠,說:“蛇?”幾個漢子也望那鷹,都說:“是呢,蛇?!?BR>    牛們終于又上了馱,鈴鐺朗郎的響著,急急地要離開這里。上得馬上,才覺出一身黏汗,風吹得身子抖起來。手掌向上托著,尋思幾時才能有水洗一洗血肉。順風擴一擴腮,出一口長氣,又覺出悶雷原來一直響著。俯在馬上再看怒江,干干地咽一咽,尋不著那鷹。
    附加題
    四部:經(jīng)史子集
    魏晉時期,由鄭默的《魏中經(jīng)簿》到荀勖的《晉中經(jīng)簿》,開始“分為四部,總括群書”(《隋書?經(jīng)籍志》),所分的四部名為甲乙丙丁,分別對應《七略》各部分,其內(nèi)容則很像后世的經(jīng)、史、子、集四部。
    東晉的李充編成《四部書目》,“因荀勖舊簿四部之法,而換其乙丙之書”(阮孝緒《七錄序》),一舉奠定了四部分類法按經(jīng)、史、子、集為序的體例。
    再往后雖有王儉的《七志》和阮孝緒的《七錄》的異軍突起,但唐朝初年編撰《隋書,經(jīng)籍志》,仍走的是四分法道路,影響所及,也使四分法成了日后圖書分類的主流。
    直到清乾隆敕修《四庫全書總目》,集四分法之大成,類目空前細密,分合也更趨合理,時至今日,對我們編制古籍書目依然具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不過《四庫全書總目》之后,隨著時代的變遷,四部分類法也受到了質(zhì)疑和挑戰(zhàn)。到了清同治年間,張之洞為諸生好學者編《書目答問》,認為“叢書最便學者”,“其中經(jīng)史子集皆有,勢難隸于四部,故別為類”,在四部之外另立叢書部,于是形成了一種新的五部分類法。
    這是第4小題(語用題)
    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丹麥館,有一尊“小美人魚”銅像。
    (1)“小美人魚”出自哪位作家的哪部作品?
    (2)請以“小美人魚”口吻,寫一段30字的話,表達對上海世博會的祝愿和贊美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